唐玲娟
(杭州市萧山区卫生监督所)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唐玲娟
(杭州市萧山区卫生监督所)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健康,而且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已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关注。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立法背景及管理现状,分析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食品安全 信用档案 管理
当前,因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制假售假、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对于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失信行为,防范和减少食品不安全因素,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首次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工作纳入法条。2015年该法修订后做以下调整: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档主体由原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改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建立;归档范围在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基础上,增加认证情况、消费者投诉等内容;档案利用上,增加了“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及“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金融机构”,发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威慑与激励的双重作用。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工作虽确定了法律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不规范、资料不全、信息孤立、档案价值无法体现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档案管理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规范性。我国《档案法》已经实施29年,但是受到重视不够。《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部分地方虽制定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收集、公示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但相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信息收集(征集)、整合、利用系统来说仍显不足。
二是档案收集不及时,缺乏全面性。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行政许可、处罚等档案管理工作相对规范,但日常监管等数据依然存在归档不及时、资料分散等现象。此外,我国长期的食品安全分段管理模式,导致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散存于农业、卫生、质监、工商、食药等多个部门,档案收集难度大,标准难统一。
三是档案管理技术滞后,利用不充分。2002年以来,国家档案局多次提出档案数字化要求,但由于工作进展不平衡,不少机关单位数字档案室工作还未启动,数字档案数据来源主要依赖存量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移交接收工作滞后。较低的信息化程度,影响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整合与利用。
(一)强化法律意识,提升管理规范性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制(修)订一批档案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建档单位应强化制度建设,及时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相关标准、流程,确保规范操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与业务指导,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档案工作执法检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同时,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实现管理自觉。
(二)重视档案收集,确保资料全面性
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全面、真实的信息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状况。故在档案收集环节,除《食品安全法》明确纳入归档范围的内容外,可将消费者保护协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第三方社会组织纳入信息采集体系,开通评价渠道,设定评价项目与权重,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供给和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在档案收集上,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一是从食品产业链角度,档案信息应覆盖种植、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环节,确保有全程记录,建立准确清晰的追溯体系。二是从责任主体角度,建议把企业登记注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日常检查、行政处罚、社会第三方及消费者评价等信息,按“户”为单位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一户一档”,便于信用主体的身份识别。
(三)提高技术水平,推进档案信息化
一是实时采集档案数据,实现及时管理。针对档案数字化信息滞后问题,建档单位在抓好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同时,更应重视增量档案的同步数字化。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中涉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基本都使用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档单位可采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并在结案时同步完成纸质档案的扫描上传,实现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及时管理。二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破解数据“孤岛现象”。地方政府可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已有平台资源开展管理系统建设。如杭州市萧山区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信用萧山”企业信息管理智能工程,区市场监管局在此基础上,推出一体化黑名单制度,重点监管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18类企业失信情形。该区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可作为上述工程的子系统进行开发,不仅节约资源,更有利于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一旦在食品安全领域失信,便会即刻触发跨部门黑名单联动响应机制。严重失信当事人将被联合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构建模型,保护信用数据安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内容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在分析、处理、利用数据过程中,应考虑建立档案数据安全模型,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信息的扩散和共享范围,以保护数据安全,防范风险,维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开发应用,追求价值最大化
一是引导科学理性消费。通过社会公布、网络查询、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及时、客观地公布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及评价结果,正确引导消费,对食品安全信用低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市场驱逐。二是配置有限执法资源。执法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管理对象进行主动筛选,分类监管,使有限的执法资源得到科学配置,实现最大的执法绩效。三是预测食品安全风险。随着信息采集渠道不断拓宽,如“阳光厨房”等项目的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预测有了越来越全的信息源。专业人员可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开展大数据分析及处理,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测的精准性。监管部门可利用预测结果提前介入,减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用档案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身份证。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要求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及公众共同参与建设,需要整合人员、制度、技术等多方资源,只有准确地对各主体进行定位,管理部门各尽其责,才能有效地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王媛媛.增强法律意识 强化档案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01.
[3]吴元元.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之构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切入[J].法商研究,2013(4):15.
[4]门玉峰.北京市食品信用档案建立与管理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5(2):32—33.
[5]林玮.构建信用档案网络数据库安全模型的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7(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