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本科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要求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建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新时期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从高校自身发展来说,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也是建设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子系统,高等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一直是工程教育界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通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相关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提升工程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路及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且在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支撑下,使得“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截止2014年,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然而,数据辉煌的背后却隐含着种种问题:投资回报率低、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差以及技术空心化、自主品牌缺失等等,目前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行业竞争力不断弱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增速减缓,加之面临国际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热潮,全面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有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将依靠“要素驱动”发展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我国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赢得发展机遇。立足于国际国内产业变革形势,党和政府作出了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任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将成为引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行历史性跃升的第一战略资源。中国工程教育如何支撑起“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新时期国家战略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命题、新任务。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工程和技术学科为基础学科,以应用型研究、工程职业训练、工程技术服务和应用为主要功能的高等教育类型。[2]工程类高校本科教育既有别于科学教育、学术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技术教育,它是将科学理论知识与工程研发能力结合培养的教育类型,体现工程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但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存在不少弊端,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较低,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薄弱,行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以及工程伦理教育缺位,等。如何更好地适应工程科技的发展,是我国工程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性是工程类本科区别于其他类型本科教育的独特属性。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应该走“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的两轮驱动”的培养人才道路。[3]这就要求工程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经过多年办学实践,政府、教育界与企业已形成普遍共识:校企协同创新是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石油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坚持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要,树立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进一步强化工程运行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石油石化行业认可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肯定和欢迎,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石油石化主干专业80%以上的学生到石油石化一线企业就业,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校企双方开展合作,一定要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是学校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的鲜明主线。学校在石油石化行业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领域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都很突出。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积极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职工培训提供支持,并主动把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大大提升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中国石油大学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厂校合作董事会,1991年成立了厂校合作委员会。1993年,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签订协议,组建石油大学理事会,随后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在2000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后,2003 年,教育部与国内最大的四家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建石油大学。在原共建体制基础上,2014年又促成了教育部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神华、延长石油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共建石油大学的新体制,为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办学提供了体制保障。在共建体制中,企业发挥熟悉行业产业优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到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再到办学质量的反馈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当中。
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点在于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企业支持,切实保证企业深度参与,从各个层面积极回应企业需求。为了建立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学校在各个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主任,三分之一的委员来源于企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学校密切关注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与企业签署“订单式”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为企业“量身定制”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学校主动结合能源工业企业发展需求,培育新学科,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加强本科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2011年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于当年启动组建本科“卓越计划”班。“卓越班”改革授课方式,推行小班授课,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模式。特别是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卓越计划班采取“3+1”的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教育。实践教学基本实现大学学习期间全覆盖,企业指导教师实质性参与实践教学的计划与实施。
以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探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克拉玛依市合作共建工程师学院,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专门的工程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对派往工程师学院的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本科生按班组配备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校),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首批毕业的2015届学生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获得岗位初级工上岗证。
一是做好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在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学校积极推动企业人事部门制定认定学生实践阶段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与业绩等政策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服务。将学生实习费用列入学校年度预算,给予企业经费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对导师指导学生的支持;落实实习师生差旅费和企业指导教师劳务费。在做好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同时,学校积极建设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五年来投资近5,000万元改进校内实验条件。已建成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石油石化上中下游一体化仿真平台,用于接受学生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等。
二是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学校共有本科教学类管理制度73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规范,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比如:教学经费保障方面,要求院部收入(不含学校下拨的行政经费)中用于本科教学的经费不得少于20%。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为了让在企业的学生安心、有序学习,成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设立专职人员;建立驻站学生党支部;配备专职辅导员进驻基地等。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化背景,对新进教师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在入职前先进入企业进行两年科研、教学工作训练。鼓励教师开展工程研究,并直接在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研究实体,一批教师长期驻扎在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面向企业聘任兼职教师。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扩充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
一是一定要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实践训练。实践出真知,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只有真刀真枪地深入一线实践,才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学用分离”的弊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用科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一定要积极争取企业深度参与,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以说,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决定了工程人才的职业视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决定了工程人才的专业技能。只有不断拓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校企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才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一定要引导教师开展工程研究,建设工程化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化师资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工程研究。
一是管理层面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事,学校担负不起所有的教育任务。在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非常重要,但当前校企双方在认知上存在差异。企业普遍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是学校的事, 与企业无关;还有些人担心会影响企业效益。国家应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应将企业纳入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加以规划和建设,如: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或者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实践环节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专款专用;以及考虑对于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政策倾斜鼓励等措施。另外,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还不够完备。应持续建设工程类教育的专业认证标准。对工程类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相关职业持证上岗成为常态。通过构建与国际统一标准、系统的评价体系,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化人力资源市场有序竞争。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评估标准体系,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等。
二是企业层面要参与支持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从现有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企业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发挥。不少企业认为自己对学校的支持是公益性付出,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树立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及增强内部员工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校还是企业技术研发的智囊机构,以及开展员工培训的合作机构,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因此,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自觉承担起主体角色,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在提供实习条件、共建实践基地之余,加大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修订、专业评估等重要环节的参与力度。要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将高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从组织上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质量。主动与高校沟通人才需求,通过“订单班”“3+1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是高校层面要以“大工程”教育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重塑工程教育理念。改变重科研和理论研究、轻教学与工程实践的倾向,加强学生在工程研究、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关注工程对环境等“非技术”层面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综合化、系统化、人性化发展趋势。其次要改革教学模式。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契机,推进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变“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模式,开设课内研讨课,开展小班教学,实施开放选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次要加强工程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奖励体系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等,逐步建立起以实践化、综合化为核心的工程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改变目前教师任用资格和认定条件偏重学历的现状,完善以工程能力为主体的教师选拔体制。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注意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形成学校与企业交叉的工程化师资队伍。
注释:
[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王存文,等.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归工程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34-39.
[3]余文涛.对高等工程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认识[R].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论坛.上海:同济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