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赟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洋中分校,福建尤溪 365106)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对中学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课程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中,运用对话法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无数成功的教学事例证明,教师友好、温和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创造能力成正比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孩子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上好“欣赏·评述”课的重要根基。但在现实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常常是学生对教材上展示的艺术经典不以为然,对教师的各式提问和提示反应冷淡。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回答过程中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互动显得被动和迟疑;或出现学生既想表达见解又担心说不好而怕遭到老师的批评、被同学嘲笑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欣赏·评述”课中,运用对话法教学时,首先要放低姿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要设置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情境,提出些有诱导性、有目的性和易于理解的问题。在对话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开展观察、想象和理解的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激励他们大胆地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见解,勇于发表不同观点;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要跟进反馈,不能敷衍搪塞,更不能轻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以鉴赏《格尔尼卡》为例,学生刚看到这幅名作时,会提出“这画的什么呀?这么难看!”“画得这么乱七八糟的,还名家作品,那我也会。”“欣赏不来,色彩也不好看,画面这么凌乱,真的是毕加索的名作吗?”等等疑问,这种现象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和欣赏经验差异造成的。学生对逼真的艺术形象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对抽象的、象征性强的作品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以自己的学识水平,高高在上地用“高大上”的美术专业语言不客气地指出学生的“无知”,教学氛围就会凝重无趣,教学将很难愉快地继续。教师要知道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乃是上好“欣赏·评述”课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对话法运用的最好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平台。首先,教师用真诚的点评来肯定提出疑问和积极参与发言的学生,并正面解答学生的疑问。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战争场景的真实照片和战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战争暴行的残酷和恐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内容?”“画面中牛的表情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含义?马又代表什么?”“你认为画面上方的举灯女人象征什么?”“作品构图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风格?”“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故事?”“你能再谈谈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吗?”……这样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对话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的对话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尊重学生的言论,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唤起学生活跃的潜能,开启学生封闭的智慧。在“欣赏·评述”教学中,师生共同欣赏美术作品,通过对话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讨论,整个过程真正能让学生快乐地融入到探寻知识和探究问题的学习中,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不管课堂对话形式如何多样,但提问的艺术只有一个,即强调该提问既能激励学生思考,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对话双方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艺术涵养。
封闭型问题一般有预设的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定向思维,沿着教师的引导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和判断,但封闭式问题容易诱导学生草率地回答“是”或“不是”,有时还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犹豫,甚至会导致教学对话陷入僵局。教师设计好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问可以改善在“欣赏·评述”教学中对话难以为续的困境。在欣赏凡高的《星月夜》时,教师曾这样设问:“你知道这幅油画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吗?”“你能表述欣赏这幅作品的感受吗?”发现这类问题学生大多回答“不知道”和“知道”或“不能”和“能”。这种情况下的对话,让提问难以继续进行更加深入和多元的探讨。同样的问题提问,笔者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换了另一种提问方式:“欣赏《星月夜》这幅作品,你看到了什么?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景象?”“作品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教师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引发性思维碰撞对话,容易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思想上的共鸣,教学问题的改变可以使教学更顺畅地进行,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应着力提高适合学生能力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沿着所提出的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学生才能在特定设置的问题中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体验作品丰富的审美意义和思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半开放型和开放型的问题是不完全限制答案的,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法、态度和思考结果回答。以教学《开国大典》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画面抛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开国大典》画得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是怎样高于生活的?”“你觉得抽象绘画也是源于生活吗?”这类问题的灵活性、适应性的特点更适合于为欣赏者留有更多想象的余地和阐释的空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话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放型问题的提出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描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过程,并学会如何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生机勃勃、快乐而有效的。
不管是上述哪种形式的提问,首先都要求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追寻他们思考的轨迹,同时及时调控提问方向,避免过多提问脱离教学目标,使对话偏离教学方向。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欣赏的作品有更深刻地了解,而对话法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对话法的实施一般由教师提出有讨论价值的欣赏问题,将有关问题分解,再组织学生分小组在充足的时间段内进行有效地讨论。还原作品的人文环境,在教学中先布置学生对美术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欣赏和评述。还是以教学《格尔尼卡》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对《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的理解前,先将介绍有艺术家生平、艺术风格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分别发放至各个小组,组内成员通过学习讨论获得毕加索的相关信息,然后再向其他小组成员介绍,也可以由其他小组向该组发问的形式以获得相关信息。活动中告诉学生美术鉴赏是多样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作品的视角,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缜密的思考来回答问题和提出不同的观点。讨论的自由和知识的融会,百家争鸣式的展示,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就会自主地投入到与良师益友对话、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的情境中。
总之,教师采用的这些教学方法,最终在“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在真与美的世界里畅所欲言,让经典美与生活美碰撞交融,升华情感、陶冶情操,这要求师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