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规培生医德培养中的作用

2016-04-08 18:06赵云富
大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规培医德医患

周 洁 姜 蕾 赵云富

目前,医德教育途径主要有课堂教育、会议宣传、媒体报道以及自我学习,而对于临床实践中如何培养年轻医师的医德尚无具体要求,也无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1][2]作为上海市首批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5年多的实践,我们在规培生(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以下简称“规培生”)医德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发现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医德的具体内涵及作用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医德属于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我们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医德修养为目的,将医德内涵具体化为“十项原则”,以此作为医德评价标准,即体现原则为善,违反原则为恶,在科室中达成共识、形成了良好的行医氛围。十项原则为:病人第一原则、身心统一原则、知情同意原则、隐私保密原则、最佳方案原则、协作互助原则、文明礼貌原则、廉洁行医原则、精益求精原则、积极向上原则。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特定场所,医务人员除了要遵守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公共道德外,还受相应的卫生法律法规约束、应当具备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不可否认,大部分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学教育背景、娴熟的医疗技术、健全的法制观念,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的医务人员毕竟是少数。然而,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临床工作中医患之间的认识差异、期望差异、感受差异等在所难免,由此产生的医患纠纷和矛盾并不少见,其中也不乏因医务人员缺乏医德修养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一项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足20%,其余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等与医德医风有关的问题。[4]之所以如此,除了社会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德的要求不断提高外,与医务人员医德培养教育的缺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5]作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医德教育与传授医疗技术同样重要。临床一线是医德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医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老师自身的医德修养和言传身教对于规培生的医德培养都至关重要。

二、医德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课, 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医风意识起到了先导作用。[6][7]但是,由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规培生进入临床后的医德实践却少有人问津,常常是出现医患纠纷后给予批评教育,结果差强人意,再犯在所难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强调教师临床带教时要起到率先垂范作用、因势利导作用、沟通技巧示范作用以及培养协作互助精神。

(一)率先垂范作用

临床带教过程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其一言一行均对规培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病房中有一位颌骨恶性肿瘤全身播散的患者生命垂危,带教教师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3天吃住在病房,虽然最终未能挽回该患者的生命,但在患者死亡后,带教教师并没有马上离开病房,而是轻轻地为他合上没有闭合的眼睑,接着更换了死者面部带有渗出物的纱布,并安慰了死者家属,之后才轻轻地离开病房。根据该患者疾病性质及自然进程,医师、患者本人及家属均清楚已无逆转可能,但带教教师仍然放弃休息,尽力减少患者痛苦,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世界,让家属的心灵得到安慰,很好地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病人第一”的原则。负责该床位的一名规培生目睹了全部过程,对老师的所作所为深表钦佩,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某某老师真好!”表明了该生对老师言行的认同以及对医者仁心的赞美。可以说,这一事例对该规培生医德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表示,在今后与患者相处过程中一定会举一反三,真诚热心为患者服务。类似的垂范作用还体现在文明礼貌、廉洁行医等方面,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因势利导作用

由于规培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医学伦理、医德规范等理论知识,加之临床工作的特点,不可能采用理论课的传授方式进行医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实际病例和事例因势利导地对规培生进行医德教育。例如,一位规培生顺利地为一位患者拔除了患牙,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后,让患者带着脸上的血迹离开治疗室。带教教师发现后,马上把患者重新叫到椅位上坐好,为患者擦除脸上的血迹,使其有尊严地走出诊室,于细微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该规培生看到后顿时脸红耳赤,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做法的欠缺。借此机会,带教教师告诉该规培生,当完成每一例患者的治疗后,应当清除患者脸上的血迹及异物,用行动真正体现病人第一的原则。在此后的临床工作中,该规培生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相似的做法还体现在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隐私保密原则的执行等方面。

(三)沟通技巧示范作用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医患沟通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当然,医患沟通过程中,作为掌握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医师,并不应该一味迎合患者,而是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状况,将相关医学理论和所要采取的治疗方案用最易为患者所理解的语言来与患者沟通,如此常能起到事半功倍、减少因不理解而发生纠纷的作用。例如,一位青年男性患者来我科就诊,自述发现口腔粘膜长“疣”,经1名规培生反复检查后未发现口腔黏膜异常。但患者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该规培生没经验,要求上级医师来解决。带教教师了解情况后,为患者做了仔细的口腔检查,同样没有发现异常。于是,带教教师问患者是如何发现口腔里长“疣”的,患者说是对照网上查到的有关资料描述,感到自己口腔黏膜上突出的东西就是“疣”,老师又问:“那资料上说如果得了疣会怎样?”患者回答说:“有可能与艾滋病有关联。”老师说:“你是不是害怕自己得了艾滋病?”患者点了点头,带教教师接着问道:“最近去过哪里?”答:“非洲。”“有接受性服务吗?”回答:“有。”这下患者的心病找到了。带教教师告诉他有关艾滋病筛查的相关流程,并为他开出了相关检验单。经过检验,各项结果均为阴性。患者最终相信自己的口腔黏膜是正常的,复诊时向年轻的规培生说了声“对不起!”。这位规培生由衷地感叹道:“老师,您真有洞察力!”老师回答说:“心病还需心来医”。学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从中也体会到了将身心统一原则应用于医患之间沟通的重要性。类似沟通技巧示范还体现在知情同意告知时与患者的沟通中。

(四)培养协作互助精神

协作互助原则是指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有关临床各科室、各类医护人员、各医技科室,必须团结一致与密切协作的道德要求,也是现代临床实践的客观要求。坚持这一原则,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所在科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人手紧、任务重的工作状态,除了医、教、研工作外,还有许多为军队服务的任务需要完成,每个医生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兄弟科室间会诊要求相当频繁,具体经常涉及到口腔科的有移植科、血液科的相关治疗前的口腔病灶排除和治疗,神经外科、脊柱外科、耳鼻咽喉科、整形科的有些手术也经常需要有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参与,额外的医疗工作任务往往需要我们的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去完成。但患者的利益、医院的质量高于一切,带教教师不仅不推诿各科室提出的会诊请求,有时还优先处理急需处理的患者。例如,耳鼻咽喉科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需诊治牙体、牙周疾病,放疗后处理可能会引起难以治愈的放射性颌骨骨髓炎,若按一般病人对待,牙体、牙周疾病的治疗需预约且周期长,带教教师急患者所急,特事特办,带领规培生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加班为患者妥善诊治,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了规培生协作互助精神。

归纳起来讲,临床带教过程中并不缺乏医德培养的机会和素材,其中教师自身的医德修养是关键、言传身教是手段;临床诊治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带教教师的医德修养,时时刻刻都对规培生的医德培养产生影响。作为口腔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我们担负着培养未来合格口腔临床医学人材的职责,承载着推动祖国口腔医学繁荣和发展的重任。5年来,来自11所口腔医学院校的24名毕业生,前来参加培训学习,已出站的18名规培生分布在上海7家综合性医院、3所牙病防治院工作。我们在规培生医德培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医德的深刻内涵,把医德培养融入日常临床带教过程中,让每一位接受培训的规培生懂得只有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应用医德原则约束自己,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5年来,我们所在科室每年因规培生发生的医疗纠纷始终处于1—2例的较低水平。

注释:

[1][6]王萍.浅谈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4,(31):261-262.

[2][7]郑懿,黄阔.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内涵性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3,21(6):1106-1109.

[3]赵金磊,夏江徽.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9,(6):389.

[4]人民日报调查.医患矛盾产生原因[N].生命时报, 2006-06-27 ,第01版.

[5]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1993,第一章 总则,第三条.

猜你喜欢
规培医德医患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规培”的上海模式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