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文人与沙上

2016-04-08 17:24
苏州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鲥鱼刘半农张謇

缪 克

风雅文人与沙上

缪克

翁同龢喜吃江边鲥鱼

沙上多嘉鱼,有鲥鱼、刀鲚、刀鱼、河豚。这几条鱼别处也有,但沙上的要比别处更鲜美,品质最好,民间说是因水质好。这几条鱼中河豚为“天下第一”,“河豚一吃,百味全无”。刀鲚、刀鱼和鲥鱼明清时为“贡品”,明初江阴侯氏向皇家进贡“鲚鱼”(俗名风鲚,也有称刀鱼的),后所产鲚鱼成为“贡品”(分见于陈宝良的《中国明代社会生活》及《江阴县志》)。沙上水面的鲥鱼为什么成极品至味,我听美食家说鲥鱼要洄游,从大海到此沙上段,水流缓慢,长江下游葆有丰富营养,鲥鱼作长距上溯之游时身体养分未曾消耗,加之此处海水淡水交接处,使鱼味肉质更腴肥鲜美。此后鲥鱼在激流中上溯,长长的湍急水程消耗鱼的脂养,此时已不及沙上江段鱼的品质好。鲥鱼以沙上为上品,为贡品之首,就是这个道理。后因百姓负担过重,取消上贡,但名气犹存。上世纪某国元首到访南京,也是从这里捕捞的鲥鱼专车直送,可佐证。

清末著名政治家翁同龢多次到沙上吃鲥鱼。名人见多识广,却多有“刁”习,翁先生嘴“刁”鲥鱼,见出他品鱼水准非同一般,平时友朋酒食征逐,不能没有鲥鱼。他平时喜好鲥鱼味美在肉嫩滑腴如稣,还在食皮鳞。沙上一带流传一个民间传说,公婆为试新媳妇厨事才能,挑一条大鲥鱼使其烹制。新妇拿过鲥鱼即去鳞,公婆看着摇头,烧鲥鱼哪有刮鳞的?但是等烧成了端出来,大为惊讶,她用红丝线串起鳞片反贴锅盖烹调,令垂于鲥鱼上,鳞片受蒸肥脂露滴落于鲥鱼肉上,蒸熟后取下鳞片,铺于鲥鱼上,银白鲜亮的鱼边配上红丝线鳞串,更衬鲜美,人人喝采。

翁先生在他自戊戍归乡后,所“刁”的这一口除积习外,似别有缘故。其时他心中之热何曾消退,但他游止山林,清扫柴门,只与鱼鸟相亲,以消寂寞,他用美味慰平生,食鲥应作如此观。此后几年,每到鲥鱼上市的清明时节,不仅有亲朋友好馈赠,自己也多次去江边亲自买上一些。如翁先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初一记:“常令杨君馈鲥鱼一尾,叶景茹亦然,荐而后尝,并分送各处,聚丰庖人亦送片鳞。”他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八、九日日记中,就记录自备小舟去沙上(福山),泊僻静处,饱餐过后又买鲥鱼回家的情景。又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十二日记:“常熟邑尊馈鲥鱼。费屺怀,丁叔衡同到。”鲥鱼可以入记,其真正滋味应不止美味而已吧。

张謇的激扬文词

张謇早年名张育才,这在江南名志《金村小志》“汤芝”条记及:“咸丰中避兵之南通州,与举人沈昌宇、秀才张育才、狼山僧芥舟唱和。”这里的张育才就是清末状元张謇曾用名。同治七年(1868)张謇16岁时因祖上是三代无功名的“冷籍”,为走科举之道,冒如皋县张铨子“张育才”名报名注籍,在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只是后来如皋张氏索酬不断,借官勒索。这一“冒籍案”发,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才得销控案。

金村曾近长江,沙滩很快积涨出后已不属沙上,张謇与沙上真正发生关系的是金村北部的沿江围垦。有记载:清末民初,长江下游南通对面的沙上大新段山“北夹(汊江)”向东南延伸10多公里。先前总说山不转水转,这里却是水从山南过变为水从北边流,山移到这边来了,但激流冲击北夹两岸不断坍塌,每年坍江土地千亩。要是筑坝阻水使与陆地连接,一为消除坍塌之虞,二是围垦沙田,沙上富绅成立鼎丰垦殖公司发起修筑北夹海坝行动,可称一举两得。他们以优惠田价补偿投资,筹集到资金万余元招募民工2500余人,乘冬季潮小时,在北夹成功合龙筑成大新老海坝,得田8万余亩。

但是,原从北夹流经的江水筑坝后全部从长江主泓道流过,冲击长江北岸,使得南通、如皋的保坍工程受损,尤其是南通有五六个护岸丁坝将临坍塌,南通叫苦不迭。南通状元实业家张謇发起,写了一篇情真意切又理直气壮的文词作诉状,又加签南通、如皋两县知县以及地方人士递到省里,坚决要求拆除沙上建造的大新北夹海坝。张謇声望在,又得理,诉状获得省里支持。但省长想绕着这事走,绕不了就叫下面警察先看看,后来说是要铲坝,但来来去已是半年,江水奔流不等人,日日淤积,到上边人来实地查看铲坝时,沙滩已涨高至北夹两岸的平田,上边掘了几锹叹息而回。但沙上也没有得到好处,围垦所获全部收归国有,部分钱款补偿南通、如皋用作保坍经费。名人好多时候干的是实事,实事做大了就更有名,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这件事。

曾家圩风吹入小说

曾朴以他的长篇小说《孽海花》名世,其实他还出任过江苏省清理沙田局总办的实务,但很少有人晓得他在沙上广有田产。

清光绪十年(1884),沙上十二圩港东侧有处江滩地,江阴财绅郑氏雇工围垦。家居此处的顾氏,见围垦民工越来越多,须有个集散地吸纳吞吐日常需用,便在十二圩港与常通港的汇合处西侧,建简陋芦苇茅棚四十余间,租与商贩开茶馆、酒店和客栈,该处有木桥名南桥,起名为“南桥镇”。光绪十五年,已在此地置有曾家圩的曾朴见南桥镇日益兴盛,便在他的曾家圩北面靠近南桥镇的南岸,造南北向店面二十余间,以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句,取名“三省镇”,也很快兴旺起来。

曾朴仕途上蹭蹬,但经营田庄很成功。这里围垦的土地等于江上流来的财富,是最能获利的投资。他大量雇用“沙民”围圩造田,成田后再雇人耕种,这些围垦出来的田地最初与荒滩无异,种庄稼收成不好田价不贵,吸引不少人来此种成熟地,曾家就依次有曾家二圩、曾家三圩、曾家四圩,一直到曾家九圩。其中曾家六圩又分曾家大六圩、西小六圩、东小六圩,在沙上共有11个圩塘,4000多亩土地,这让他远近闻名。但他的田庄最有名还是曾家圩,只是曾家圩原来却是“叶家圩”。

我听了解其中原委的陆先生说,原来曾朴和本地叶姓财主联姻,叶姓财主觉得能和官显名大的曾朴联姻自然高兴异常,叶家把整个600多亩田的“叶家圩”作为嫁妆,随女儿一起陪嫁给了曾朴的儿子,曾家随即把田庄更名为“曾家圩”,更名后名气更大。据说,曾朴的小说《孽海花》中描写的田园风光就取材于曾家圩一带村落,它现为张家港市锦丰镇乐杨村。

刘半农的乡情山歌

刘半农出生在江阴城西南的西横街上,但与沙上关系极密切。以前曾有人称刘半农是沙上人,说“刘半农,原名刘寿彰,后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字半农,号曲庵,笔名有寒星、范奴冬等,江苏江阴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今属张家港市)人,现代著名诗人、杂文家和语言学者,中国早期摄影理论家”。两个地方相错,其实涉及到生地和祖居地。

刘半农兄弟三人是在西横街出生的,因他的家族史上出现民间常见的过继事。刘半农的祖母夏氏年轻守寡,后从其丈夫堂兄(张家港市南沙马桥殷家埭)家过继一侄为嗣子,这就是刘半农的父亲刘宝珊,此事见于宗谱。

刘半农父亲一代到西横街,承祧后仍离祖居柏林村殷家埭不远,我在两地都走过,不远。而且当时同属江阴(殷家埭现属张家港市),不过是离开沙上农村到了小镇。如果从祖家即为故乡而言,说他是柏林村殷家埭人,似也可以。不过,无论如何刘半农脱不了沙上这块土地。

刘半农与沙上柏林村殷家埭有深厚的乡土情谊。从他的家族看,他舅家就在柏林村,而他们的弟弟刘天华妻就是唐坊村人,唐坊村离殷家埭不远,刘半农母亲就是柏林村不远的人,他们经常在乡下住几天。他弟弟刘天华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就在柏林庵静养,创作出了著名的《空山鸟语》。

刘半农先到上海做起小说家,后“北漂”到北京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一员猛将后,又收集民歌,进而创作了依据沙上最普通的“四句头山歌”声调,创作了一整本民歌体新诗《瓦釜集》。“姐园里一朵蔷薇开出墙,我看见你蔷薇也和看见姐一样。”他就这样用民歌、民谣的形式来表现民间的精神、情感,创造了一个与其他新诗完全不同的审美艺术世界。

山歌即是沙上的民歌样式,一派沙上的风俗民情扑面而来。即如他的新诗中也离不了家乡,他的《稻棚》:“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这美妙的浪,把我的幼年的梦托着翻着。”八九岁的农家之夜,就在殷家埭,又如刘半农”诗中还有写离家不远的“香山”等。沙上滩地青草养好羊,它只吃青草、豆秸,少腥膻。以原木接锅烧制煮,有木质物质与羊肉兼味,用树段煮烧温度总在一定的范围内,清水烧锅之肉就十分鲜美。白切红烧均可。刘半农作儿歌:“羊肉店,羊肉香!羊肉店里结(系)着一只大绵羊。”唱成冬天里沙上平畴温暖的细节。这些都是极平常的沙上景象,他可以入诗,应是平民精神深入刘半农的骨子了。

沈从文在《论刘半农的扬鞭集》中,对他的诗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它是刘半农诗作中最美的篇什,我觉得它还有我们沙上人才感到的沙上味。

猜你喜欢
鲥鱼刘半农张謇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教我如何不想她
鲥鱼之美
缅甸鲥鱼繁殖生物学调查
最娇嫩的鱼
刘半农“找骂”
联墨双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