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2016-04-08 16:49马丽萍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感饮料教师应

马丽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构建有效教学活动、加强估算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数学素养呢?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建立数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观察规律,发现数学问题。也可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观察到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再说一说。如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20张、40张、50张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在温度表上见过 0”;“电话机上有 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等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发展数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学生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操作等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图: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要求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羊?开展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10只10只地数。数完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发现10只10只地数比较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的感悟进行发掘整理,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只10只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只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只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

三、加强常规估算教学,优化数感

加强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率,优化、巩固学生的数感。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如学习了时间单位“分”之后,让学生估一估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等。可以用三类方法进行测量估算:(1)估测半分钟,然后用测得的数据乘2;(2)直接估测1分钟;(3)估测2分钟,然后用测得的数据除以2。在估测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其次,加强估算应用意识。如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让学生解决一箱饮料24瓶,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教材要求学生先估一估,估算方法:(1)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2)24比 20 大,20×9=180,24 比 30 小 ,30 ×9=270,因此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但是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看来估算的方法不能准确得出具体的瓶数,然后再笔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数感饮料教师应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饮料换装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分发饮料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少喝饮料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