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苗,张秋芬,孔令磷,张 侠,叶艳胜,鲍翠玉
咸宁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苗,张秋芬,孔令磷,张侠,叶艳胜,鲍翠玉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mmunity elderly in Xianning c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e Miao,Zhang Qiufen,Kong Linglin,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Hubei 437100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咸宁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人抑郁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咸宁市社区47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16%,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居住状况、平均月收入和患病种数。[结论]社区应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抑郁;影响因素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导致社会活动相对减少,抑郁水平相对较高[2]。因此,关注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咸宁市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咸宁市社区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服务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5年4月—6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从湖北省咸宁市社区抽取47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楚,无语言沟通障碍;④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有障碍、不能进行正常沟通;②拒绝参与调查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①基本资料问卷,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和躯体健康状况。人口学资料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居住状况等;躯体健康包括老年人对自身总体健康的自评、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等;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可信度高,使用广泛。其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如厕、床椅转移、行走和上下楼梯。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41分~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0分~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③老年人抑郁量表简表(GDS-15),测评老年人有无抑郁症状,共有15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分~1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评分≤5分为正常,无抑郁;≥6分为抑郁阳性。研究表明, GDS-15简洁且实用。梅锦荣对此量表进行的信效度检验中,其分半信度系数是0.75,克朗巴赫系数是0.82,具有较好的信度[3]。
1.2.2调查方法调查员为研究小组全体成员,统一培训后,调查员采取编制好的调查问卷,到各个社区现场调查,取得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同意,并向老年人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根据表格的条目向老年人逐一提问并对老年人理解不清的问题做详细解释,如实记录老年人的情况以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性。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为476份,有效率为95.2%。
1.2.3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单因素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本次调查显示,无抑郁(≤5分)400人(84%),抑郁阳性(≥6分)76人(16%)。
2.2社区老年人一般情况及影响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2.3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2.3.1相应自变量及应变量赋值(见表2)
2.3.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X1~X6作为自变量,是否存在老年抑郁作为应变量Y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0.05的检验标准下,共4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年龄、居住状况、平均月收入和患病种数。其中,平均月收入为保护因素,年龄、居住状况和患病种数为危险因素。见表3。在Logistic回归方程中,χ2=28.407,P<0.001。表达方程式:LogitP=-0.531X5+0.372X1+0.362X6+0.257X4。
表1 社区老年人一般情况及抑郁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476)
表2 研究变量及赋值
表3 老年抑郁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3.1老年人抑郁情况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16%,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城市不同,北京某社区抑郁检出率为22.02%[4],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43.5%[2],西安市某社区抑郁检出率为23.5%,均高于咸宁市社区抑郁检出率,可能与地域分布不同等因素有关。提示当地政府应着力于促进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政策的制定,创造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鼓励家庭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降低抑郁发生率。
3.2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3.2.1平均月收入研究表明,平均月收入水平越高,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越低。说明有一定经济保障、收入稳定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状况的重要因素,与周英等[5]研究结果一致。经济问题容易造成家人之间的矛盾,影响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区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经济贫困的老年人更应该加强关注,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
3.2.2年龄因素研究发现,年龄越低,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越低。与贾丽娜等[6]研究结果一致。年龄较长的老年人在应对家庭危机的能力上较差,社会交际能力差,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因此,社区人员需要增强对老年人的理解,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特别是年龄较高的老年人,更需要加强沟通与爱护,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
3.2.3患病种数研究表明,患病种数越少,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越低。与曹月婷等[2]的研究结果相同,不同患病种数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健康状况相对较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从而产生抑郁心理。因此,社区组织机构要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开展健康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使老年人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7],预防疾病恶化,使老年人有良好的健康状态。
3.2.4居住状况研究发现,与子女和配偶居住的社区老年人,其抑郁发生率低于独居空巢的老年人。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与配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抑郁状况明显低于丧偶的老年人。与王彤等[8]研究结果相同。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来自家庭、社会的关系,能够影响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开展宣传活动,是提高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点。
4小结
平均月收入水平、年龄、患病种数及居住状况与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有关。平均月收入水平越低、年龄越大、患病种数越多、独居丧偶的老年人抑郁水平越高。因此,政府和社区要采取针对性的办法来解决老年人的抑郁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主观幸福度[9]。社区应加强对居家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与照顾,增强沟通,根据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供相应的精神慰藉服务,加强心理干预,减轻抑郁症状[10]。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帮助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谢朝辉,张海燕,李硕,等.北京市西城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随访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3):341-344.
[2]曹月婷,江秀玲,钱巧霞,等.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43-544.
[3]刘芳.离退休老人的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1:1-57.
[4]张保利,宋亚军,李相桦,等.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4):404-406.
[5]周英,相亚美.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180-1181.
[6]贾丽娜,庄海林,王小燕,等.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1):970-973.
[7]郑晓莉,刘新玲,化前珍,等.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行为与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4B):959-961.
[8]王彤,周晓庆,张仰君,等.对北京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认知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5):385-387.
[9]李硕,谢朝辉,邵钧,等.北京市西城区老人的主观幸福度[J].上海精神医学,2012,24(6):335-346.
[10]杭荣华,刘新民,凤林谱,等.心理干预对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23-2725.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7-08;修回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5.03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2B-0607-03
作者简介何苗,本科在读,单位:437100,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张秋芬、孔令磷(通讯作者)、张侠、叶艳胜、鲍翠玉单位:437100,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Q106;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3B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