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现代课堂的融合

2016-04-07 23:38邹烨
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约翰游戏教学融合

邹烨

[摘要]约翰·赫伊津哈认为,人类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兴起和展开的,揭示出游戏的极端重要性。继“理性的人”和“制造的人”之后,他还大胆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的形象——“游戏的人”。由此,发现当前教育问题迭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现代课堂过于强调秩序性与严肃性,而轻视游戏性与趣味性。因而,致力于游戏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便成为现代课堂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学校、教师等相关机构或人员的通力协作,从理论创新到具体实践,逐步促进游戏与课堂的融合,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及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游戏;现代课堂;游戏教学;约翰·赫伊津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1011004

荷兰著名学者约翰·赫伊津哈,从其主修的文化学研究领域对“游戏”这一概念作了颠覆性的描述,指出:“游戏先于文化,因为总是要先假定人类社会,文化才不充分地确定起来,而动物并不必等人来教它们玩自己的游戏。”[1]而且,他的“游戏人”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喜欢游戏且生活在游戏之中的。诚然,游戏与课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长期以来,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往往流于形式,处于被轻视的境地,其教学魅力尚未被充分发掘。有鉴于此,现代课堂应着力进行教学改革,恰如其分地融入游戏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基地”、“快乐成长乐园”。

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

游戏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出现的,它产生于文化出现之前,伴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其定义是纷繁复杂的。“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生物和人的本能,人类学家倾向把游戏看成是幼儿学习求生本领的过程,社会学家往往把游戏看成是幼儿社会化的必备条件,历史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是文化发展的动因之一。”[2]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地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3]在游戏的众多定义中,又以赫伊津哈的最为典型。他把游戏概括为:“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1]

据赫伊津哈的观点,从本质上而言,游戏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产生的,自由、愉悦、虚拟、规则性、非功利性是其核心特征,人人都是生活在游戏之中的。因而在人的价值得到重视,潜力得到开发,追求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赫伊津哈的“游戏”及“游戏人”理论理应得到延续、发展和应用,尤其对于人才培养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来说,极具启发意义。但作为现代课堂的教学方式的“游戏”有其特殊性,它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产生的,是专门针对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或改编的,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虚构性、规则性、群体性并重等特点。在教学游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辅助者。游戏的设计有相对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力求取得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平衡,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游戏之于现代课堂的积极意义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4]。游戏对现代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益处多多,给课堂增添了活力与笑声,称得上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

2.1提高学习效率的“助推器”

赫伊津哈说:“大自然给我们的游戏,是有激情、有欢笑、有愉悦的游戏。”[1]杜威更是认为如果“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5]。游戏教学方式,因其浓厚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游戏教学模块穿插于相对乏味的理论讲授环节之中,能够产生“调味剂”的效果,使学生心神为之一振,注意力又开始集中;(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输与运用,能与理论教学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3)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对之有一种天性的喜爱,自然心向往之。

2.2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的内化

现代课堂中的游戏往往是以“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分工,共同促进游戏任务的圆满完成。每个合作团队都想取得好成绩,因而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因素,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和共同付出。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形成集体荣誉感与自豪感。而且,游戏成员间的沟通与配合也可视作社会人际交往的雏形,提升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2.3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之途

传统“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增长,而轻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心理和情感的完善。当前,我国学生虽然在知识积累上略高一筹,但健康状况堪忧,他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心智健全程度和情商发展程度也不容乐观。而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方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陶冶心性,且其能动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赫伊津哈说过:“在游戏中,人体的美在运动中达到极致,在更高的发展形式中浸润着韵律与和谐,这是就人的审美知觉而言最可贵的礼物。”[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6]。

2.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

当前,师生关系仍未能彻底突破传统师生关系的“樊篱”,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双方仍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然而,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高,都要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游戏正是新型师生关系成长的“沃土”,因为在游戏中师生双方暂时摆脱了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这一约定俗成的角色定位,成为平等的游戏参与者,以此为契机,双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合作、沟通与情感的交流,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架构了“桥梁”。正如叶澜先生书中所言,游戏对亲密师生关系建立的积极作用在于:“其一,教师自身在非强制的自愿的职业活动中得到完善;其二,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的游戏情境中得到进步。” [7]

3游戏与现代课堂融合的阻力

游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是课堂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然而,游戏与现代课堂的融合遭到了来自制度、观念、理论体系等方面的重重阻力,亟待突破。

3.1高考制度和社会评价机制导向的片面性

游戏与现代课堂融合来自观念上的阻力:(1)在某种程度上说,高考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其选拔和评价标准的“唯分数至上”却又导致我国中小学教育朝向“应试”这一片面化方向发展。当前,虽然国家呼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由于高考仍是按照分数高低来决定录取与否以及录取院校的排名的,且每年都会出版相应的考试大纲,因而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生源,纷纷以高考考纲的要求作为学校教学的蓝本。具体到课堂,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所谓“重点”实为“考点”的知识传授,家校虽然也赞成游戏教学方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但是在高考的压力面前又会折服于较为传统的讲授学习,认为在课堂中穿插游戏环节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但耗时太长,还不如集中时间进行整块的知识学习;(2)社会也倾向于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或者学历的高低来评价他人和衡量他人的价值。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师长的好评,而高学历又是找到好工作的 “敲门砖”,因而也导致教育的“应试化”弊端更甚。

3.2游戏教学理论体系的“缺位”

游戏与现代课堂融合的另一大阻力来自于游戏教学理论体系的“缺位”。国内外学术界目前还未对游戏教学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到的精确结果几乎为零,这一现状已成为其融合的“瓶颈”。该理论体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1)缺乏适宜的游戏内容或种类。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游戏应具有与教学目的的契合性、愉悦性、可操作性和简洁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配合主干知识的吸收、巩固。但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游戏大部分是直接引用外部的团体游戏,有时与教学情境并不相符;(2)缺乏科学的游戏设计理论。游戏设计涉及到游戏种类、游戏形式、游戏编排与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选择,非常复杂,若无科学理论体系的支撑,难免陷入游戏组织者的主观意识里;(3)游戏评价与反馈环节的缺失。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到:“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8]游戏教学后的评价与反馈不仅能使学生明晰自己的表现,还能帮助游戏组织者进一步改善教学游戏。

4游戏与现代课堂融合的策略探析

“现代课堂的问题是,来自于强迫性的‘他者行为阻断了主体寻找真我的途径:学生丧失了话语权无法说自己的话;丧失了自主性无法自主生活;被剥夺了时间与空间而无法自我创造。”[9]而“‘游戏人理论下的大学教学将师生视为‘游戏人,认为‘教育过程即是游戏过程,指出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达到教学目标”[10]。游戏教学理论对于现代课堂的弊端是一剂“灵丹妙药”,应从理论架构、观念转变、实践探索等途径来力促二者的无缝融合。

4.1转变观念,营造积极的游戏教学支持网络

“‘个体成长过程中需要游戏,早已被研究者所认同。”[11]“人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成为和‘看到他们自己,才能避免司空见惯的‘异化危险。”在当今这个充满“游戏精神”的社会,教育事业需全面引入“游戏”这一多元化的因素,以促进现代课堂高效化、人本化的实现。一是要转变观念,赋予游戏教学以思想和精神上的重视。过去,学校、教师及家长总认为在课堂上玩游戏就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认为学生应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教学方法也应以讲授法为主。这些偏见是应该被坚决抛弃的;二是要从制度、物质上支持游戏与课堂的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应倡导多样化的课堂,鼓励增加课堂的游戏因子,甚至可以从制度上予以规范,还可设置专项的课堂游戏教学基金,从而逐渐杜绝“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

4.2理论架构,完善游戏教学理论体系

丰富教学游戏的内容和种类。适宜的游戏内容和种类如同商品的“适销对路”,不同的对象、课程和情境,需要有差别的游戏种类和具体内容,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新授课与复习课,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导入新知,应选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类型,内容应向速度和一定的竞争性倾斜;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旧知,则可选择“回忆式”的游戏类型,内容应偏向准确性和全面性。又如大学语文课与职业指导课,大学语文是一门比较感性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一定的文学知识等,因而其选择的游戏可以是情景式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中,能够逐渐领悟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这比教师口头传授的效果更佳;职业指导课目的在于锤炼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等,因而其选用的游戏题材皆取自于真实的职场生活,游戏种类包括模拟招聘、自我介绍展示活动、职场维权辩论赛、各类提升活动等。

优化教学游戏的编排与组织。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1)耗时优化。课前,教师需明确游戏的整个流程及各环节的大概耗时,并整合或删除不必要的环节,一些承接性的环节可用旁白代替;(2)角色优化。游戏角色不在多而在精,教师应明确各个角色所承载的意义和教学目的,并据此选择合适人选;(3)组织实施过程优化。游戏实施过程应是环环相扣、衔接流畅,不能因脱节而耽误时间。为了强化游戏所承载的教育意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彩排,尤其是对于情节较为复杂的游戏。

凸显教学游戏的美感与愉悦成分。赫伊津哈说到:“游戏的基调是狂喜与热情,并且是与那种场景相协调的神圣或喜庆式的。一种兴奋和紧张的感觉伴随着行动,随之而来的是欢乐与轻松。”[1]教学游戏若无法带给学生美感和愉悦感,就难以引起其感官上的注意和共鸣,从而沦为另一种形式的机械学习。

4.3强化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游戏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游戏的设计者、组织者及评价与反馈者,他们的游戏教学理论的厚薄、实施教学游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应加强自身游戏教学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提升游戏教学的理论修养。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教师游戏教学理论修养的提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1)努力学习与游戏有关的理论知识,增进对游戏的了解;(2)努力学习有关游戏设计方面的知识,提高对游戏种类的选择水平及组织与编排水平;(3)努力掌握一些融合策略,以提高游戏与现代课堂的融合效率。

提高游戏教学的实践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高游戏教学实践水平的主要途径如下:(1)观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况,学习其游戏教学的设计、实施及评价与反馈方法,吸取其精华为己用;(2)参加游戏教学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兴趣班等方式,系统提升自己的游戏教学实践水平;(3)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即在做中学。教师在实际的游戏教学中,可以通过详细认真的评价与反思,找出不足,并及时予以改进。

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人”理论向人类揭示出人的自由本性和追求愉悦的天性,这对我国各级教育的启发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我国传统课堂中,学生是知识和教师权威的“捆绑者”,渴求自由而不得,身心的自然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将游戏理论加以改造或重组,继而融入现代课堂是大有裨益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当然,促进二者的无缝融合仍需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

[2] 何道宽.游戏、文化和文化史——《游戏的人》给当代学者的启示[J].南方文坛,2007,(6):17.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4]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4.

[5]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8.

[6] 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

[7] 叶澜,白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3.

[8] 唐松林,欧阳算.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2):29.

[9]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8.

[10] 马颖峰,贺宝勋.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游戏与教育结合的平衡点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6):35.

[11]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16.

Integration of games and modern classro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John Huizenga′s Homo Ludens

ZOU Y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Hunan412001,China)

AbstractJohn Huizenga believes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arose in the game and spread as a game,it reveals 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 games.After the rational man and the made man,he also boldly proposed a new human image called "the man of play games".Therefore,we found a deep-seated reason of our currently educational issues is that modern classroom pay too much emphasis on order and seriousness,but despise games and fun.So m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gam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modern classroom reform.The realization of this task depends on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school,teachers and other relevant institutions,and the innovation from the theory to the concrete practice, then achieves the goal of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with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feeling,consciousness.

Key wordsgames;modern classroom;game teaching;John Huizenga;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约翰游戏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窗 前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