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李爱琴
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14)
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与对策分析
杨小平李爱琴
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14)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指导中药的科学贮存。方法:从药材、环境及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中药保存的因素做了深入探讨,以开展针对性措施。结果:通过入库前严把药材质量关,入库时严格检验及分类,入库后动态化及差别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中药保存效率。结论:中药的贮存是关系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操作过程,规范、科学管理,才能将其损失降到最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主题词中药保存相关因素对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出于调剂、制剂的需要,按照辨证施治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修制、炮制后即形成供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成分复杂,因其常含有较多的淀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若保管不当,极易发生变质现象,导致药效减退甚至丧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患者因为服用变质的中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加重患者病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中药的保存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中药保存质量,现对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影响中药保存质量的相关因素
1.1药材因素药材的特性与中药保存密切相关,常因其成分含量的差别导致其保存的要求不一,其中与保存密切相关的有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所有药材均含有水分,与其本身含水量相比较,无论其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质量改变:过高时则易发生虫蛀、霉烂、潮解及粘连等现象;过低则会发生风化、气味散失、泛油、干裂、脆化等现象。所以在中药入库前常需通过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含水量。淀粉是一种适合虫蛀、霉菌生长的营养基质,同时淀粉具有吸水性,当表面水分增加时,更便于霉菌生长、虫卵繁殖,因此淀粉含量高的中药容易发生虫蛀、霉变。含黏液质的中药遇水膨胀发热,易于发酵,同时是微生物、虫卵的营养基质,易于发霉、生虫。长时间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含有油脂的中药会发生氧化反应,继而发生异味、酸败等现象。油脂也在脂酶作用下水解可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含挥发油的中药长期与空气接触,随着挥发油的散发,其气味随之减弱,温度较高时挥发更加明显。花类中药含有不同的色素,不稳定的色素,在受到日光、空气等影响下而遭遇破坏,受潮后易发霉变色。
药材质量受品种、栽培、产地、采收、炮制等的影响,而药材质量对后续的保存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的次生代谢产物在种类上及量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由于药材品种含量的差别,可能导致保存方法发生改变,若一味按照一种保存方法,势必会影响到保存效果。野生和栽培是目前中药生产的主要途径,目前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其技术粗放,种植范围被盲目扩大,品质参差不齐,产生了严重的变异与退化,药材成分变化,相应的保存方法也应该发生改变,延续传统保存方法,必然导致效果不好。另外,种植过程中大量农药、除草剂,过量化肥的使用,导致药材中化学品残留及重金属富集,影响其质量及保存,为后续的处理带来了难度。自然条件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关系密切,产地的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等的不同可明显引起药材质量的差别、药性的改变及各种含量的变化,引起保存上的差别。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不仅与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有关,还与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相关。除少数鲜药外,所有采收后的中药均需经加工处理,一方面通过加工可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纯净度;一方面按照要求加工或者修制,便于药材尽快灭活,干燥,利于保存;同时对鲜品进行保鲜处理,可防止霉烂、变质。经过炮制后的药材,质量高,水分适度,便于保存。
1.2人为因素中药从栽培到出库的整个过程中均涉及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药材栽培的质量与药农的技术密切相关,后期采收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分类与炮制,采购和后续的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进行。采购中药时,凭借相关人员的经验或猜测进行采购[2]的现象时有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由于中药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保存条件的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日常保管工作,增加了管理难度[3]。对人员素质要求高,只有对中药基础理论、鉴定、炮制、仓库保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针对各种中药本身的性质和影响其变质的因素采取科学的贮藏方法,加强管理。但是常常由于缺乏责任心及繁重、繁杂的保存任务,导致相关人员责任缺失,引起系列问题。
1.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的温度、湿度、空气、日光、微生物(霉菌)及害虫等都会影响中药的贮存。包装容器、保存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中药质量,使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中药贮存过程中,外界温度可加速药物的变质。温度升高时,害虫和霉菌容易繁殖,进而生虫和霉变;温度还会蒸发水分,降低含水量,促使氧化、降解等化学反应加速。挥发油在温度过高时加快挥发,芳香气味减弱或消失;含有糖类或者黏液质的中药易发霉、生虫、变质;含油脂的中药易酸败泛油,外表油润的炮制品外表易失润,胶类及树脂类中药饮片粘结成块。若温度过低,鲜药或者含水较多的药物则会发霉,甚至腐烂。
药物的物理或者化学变化、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均与环境湿度有关。环境湿度过高时,中药吸收水分,易发生霉变现象,特别是对于糖类、黏液质、淀粉类中药饮片更易发生;粉末状中药因吸潮粘连成块;矿物类中药易潮解;盐炙饮片变潮,继而生霉;蜜炙饮片吸湿粘连,表面生霉。环境湿度过低时,含结晶水的中药会失去结晶水而风化。
在日光照射下,中药易于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油。
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常因氧化反应而引起中药的变异,如含鞣质、油类或者糖脂成分的中药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发生的。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等成分的中药常因氧化、酸败、分解而使其变质。中药饮片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易发生泛油、虫蛀、霉变等变异现象。
丝状菌类是引起中药霉变的主要霉菌,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中药或者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因此常需通过一定的包装以减少外界温度、湿度和阳光等的影响,避免发生霉变。
常见害虫的最佳繁殖生长环境是温度在18~35摄氏度,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包装容器不仅起到盛装作用,还可保护药品的完整和清洁,防止微生物、虫害等的侵蚀。
2对策分析
2.1严把入库前的中药质量关入库前的中药质量对后续保存难度及保存时间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入库前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中药鉴别能力以保证药品的质量,防止充伪和掺假,提高库房管理人员的鉴别能力能更好的把好入库关。显微镜观察法、理化鉴别法是常见的鉴别方法:通过观察中药的形状、颜色、以及气味等外部特征,对其进行辨别真假;对一些无法直接辨别的可借助显微镜进一步鉴定,入库严格检查辨别真伪是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有力保障。
2.2入库时的检验与分类在中药进库前需严格把关入库,保证符合贮藏要求者方可入库。需确保中药质量符合标准,对中药饮片的净度、片型、色泽、气味、水分、包装等均需检查,保证杂质已被清除,拒收有灰屑、虫迹、蛀洞、包装的底部有蛀粉、潮软或质量低劣的中药。根据中药本身特性,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处理;选择合适的贮藏器具,对于一些特殊药材的贮藏器具,需进行特别考虑,例如含鞣质中药材应避免铁皮箱贮藏等。保障贮存空间的整洁卫生,干燥和通风。
对中药含水量进行检测,检查是否有发霉的现象,如有则必需作相应的处理才能入库。一般饮片含水量控制在7%~13%,蜜炙品类不得超过15%,酒炙、醋炙及盐炙品类不得超过13%,烫制、醋淬制品不超过10%[4]。分剂量袋装的饮片,检查包装完整性,核对数量、规格、生产厂家、产地等,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饮片,必须记录批准文号等内容[5]。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还与药材的储藏方法密切相关[6],因此入库时需针对药材成分的不同,采取不同储藏办法,如传统清洁养护、除湿养护密封养护、低温和高温养护,以及现代的干燥养护、气调养护、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包装防霉养护、气幕防潮养护、蒸气加热养护、气体灭菌养护、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等。
2.3入库后的动态、差别化管理药品入库后的管理包括了出库、退货以及退库。中药入库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自身在贮存过程中的改变,常需及时调整保护措施以防止变质,若未能进行动态监测,一直按照一个标准执行,不能对中药进行分类、差别化管理,势必随着变化引起新的变质的发生。入库后要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处理发现问题。本着“先进先出、先产先出、易变先出”的出库原则,严格药品出库行为。同时仓库内配备一些避光设备,均能够有效防止药材性味的改变[7]。为了有效控制与管理中药及有效期,医院每个月都应该对所有中药进行一次全面的核查工作[8],以保证药物出库的连续性。
3结语随着我国医疗机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药品循环流通制度改革的深入,对药物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一方面药房需要不停进行药物补充,以满足医院正常诊疗工作与患者的需求[9],另一方面由于药品库存过多,既增加了监控问题,同时也造成保管费用的上升,研究显示[10]单就医院的库存管理费用,就占了医院较多的流动资金,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资金周转。由于中药的特性,库存管理的问题更多,如处理不当,易引发质量问题,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机患者健康。因此,科学储藏与合理管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按照药物特性实行分类管理在制定相应的药品养护过程中,需要以药物的具体情况以及药材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11]为依据,采取个体化管理。传统保存方法中,只注重对保存环境中的湿度、温度以及通风等加以控制,并不符合所有中药的保存条件。因此,要根据药材的需要及特点,对中药饮片进行炮制,掌握储存日期,进行合理利用,降低中药的过期率[12]。中药材和饮片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植物、动物、矿物及特殊药品等四大类,据其具体特点又可分若干小类,有序科学分类有利于药品的管理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13]。
中药饮片的分类存放[14]:淀粉含量多的饮片宜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的容器内,用双层无毒塑料膜袋扎紧;挥发油含量多的饮片宜用双层无毒塑料膜袋包装,贮放于干燥通风的阴凉处;含糖分多的饮片应充分干燥,密封存放;加酒炮制的饮片宜贮于密闭容器中于阴凉处保存。贵重药品的存贮应单独存放,专人管理,对毒、麻类中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由专业人员进行贮藏管理,与一般药材或饮片分开,要严格遵守发放、领取、核对制度;易燃的中药的存贮如硫磺、火硝、樟脑等必须与易燃物隔开,按有关消防要求放于安全地点,在夏季还应防其自燃。
3.2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环境以营造最适保存环境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和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 以下为宜,要严格控制饮片水分在9%~13% 之间。若贮存与养护管理不当,中药饮片可能出现粘连、挥发、腐烂、风化、潮解溶化、变色、虫蛀、发霉等情况。
由于天气的变化,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也会相应变化,需要对库房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时调整,防止因长期高温或者梅雨季节等极端环境造成药物质量的改变。
总之,中药的贮存是关系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我们从中药的源头抓起,严格操作过程,规范、科学管理,一定会将其损失降到最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安志强,崔宇宏,高天爱.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200-201.
[2]刘纪红,孙雪.基于ZigBee 的药品库存实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6):43-45.
[3]周波波,陈亚媚.“零库存”模式下药房二级库的库存管理与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3):229-231.
[4]《中药饮片标准通则(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2011.
[5]Deming Zhou,Lawrence C.Leung,William P.Pierskalla,et al.Inventory management of platelets in hospitals:optimalinventory policy for perishable products with regular and optional expedited replenishments[J].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13(4):420-438.
[6]陈晨,张晓乐,李燕,等.综合性防范措施减少门诊中药房发药差错及其隐患的实践[J].中国中药房,2010,16(19):1465-1467.
[7]张立雯,林彤,毕福钧,等.辐照中药光释光鉴别法的建立与评价[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24(1):91-96,107.
[8]邹红,席环环,钟凌云,等.半夏饮片调剂及包装贮藏技术研究概况[J].中成药,2013,35(3):606-609.
[9]范慧明,曾定元.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优化改进问题研究—基于QCC 管理工具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3,11(4):47-51.
[10]孙青,罗秦英,罗俊,等.药房合理库存管理之实践[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6):589-591.
[11]徐文芬,何顺志,王悦云,等.不同产地加工与贮藏方法对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影响[J].中成药,2012,34(8):1556-1559.
[12]章志红,吴宏华,朱晓红.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方法及整改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海峡药学,2012,04(8):265-267.
[13]王二丽,何荣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概念之浅见[J].海峡药学,2007,19(9):147-149.
[14]王立新,丁安伟.中药饮片GMP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分析[J].中国药事,2008,22(2):155-157.
(收稿2015-06-18;修回2015-07-21)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