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黄平,谢家滨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1、妇科2,广东深圳518105)
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及组织学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向群1,黄平2,谢家滨2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1、妇科2,广东深圳51810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组织学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中医科及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采集器、组织学检查,对照组仅进行子宫内膜采集器筛查法检查;同时进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进行对照,以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液基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增生性改变、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的总准确性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组织学筛查,诊断准确性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采集器;临床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高发群体主要为绝经后及围绝经期女性,是在子宫内膜上出现的一组恶性上皮性细胞癌,每年新增病例约20万,死亡率也在卵巢癌及宫颈癌之后[1]。而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机制尚在研究中,极早期患者无特异性症状,仅在进行其他妇科检查或健康体检中发现。临床已广泛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采集器法筛查子宫内膜癌。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筛查,诊断准确性高,效果确切[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组织学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中医科及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者100例。排除标准:生殖道畸形者、宫腔粘连者、宫颈粘连者。患者年龄22~80岁,平均(50.1±2.6)岁;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炎2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阴道流血原因待查者1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80岁,平均(50.2±2.5)岁;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炎1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阴道流血原因待查者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80岁,平均(50.1±2.7)岁;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炎1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阴道流血原因待查者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平均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以液基细胞学与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筛查法,子宫内膜采集器有一外套管,管芯前端采集环直径3 mm、长25 mm,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铺消毒巾,探针进入宫腔前予以子宫内膜细胞采集,避免宫颈细胞污染标本;在外套管保护下推送细胞采集器至宫底,外套管回缩,采集环暴露,顺时针方向转动采集环十圈,采集环回纳,退出宫颈;在SurePath细胞保存液内释放采集环,涮洗充分;细胞学标本离心沉降将多余的炎性细胞及杂质除去,离心后在沉降室中载玻片予以包埋,95%乙醇固定后常规予以巴氏染色;宫腔镜辅助下进行组织学标本分段诊刮,10%甲醛常规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两位专业细胞学诊断人员独立阅片,有异常细胞的标本、有完整保存、数量足够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者、临床相关资料完整、准确者、标记明确者为满意的子宫内膜细胞学标本。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子宫内膜采集器筛查法,同时进行诊断性刮宫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筛查法、单纯液基细胞学检查法与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的诊断准确性。
1.3 仪器与试剂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AP-1型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美国BD公司生产的SurePath细胞保存液。
1.4 判断和评估标准[3]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标准: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未见上皮恶性细胞及病变。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增生性改变、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的总准确性与诊断性刮宫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增生性改变、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例(%)]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例(%)]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在研究中,可按照生物学行为特征及病理机制分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及雌激素依赖型[4]。患者多见于未婚、少产、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女性,极早期患者可无显著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进行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5]。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显著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作用,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者,可出现子宫增大。现代研究表明,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诱发因素之一,脂肪过多可增加雌激素的储存,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雌酮活性强,且具有游离性,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6-8];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高危风险是正常人的2.8倍[9-10]。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进行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采集器、组织细胞学联合筛查法的准确性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探析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筛查法,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增生性改变、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增生性改变、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的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冰洁等[11]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细胞学检查法与诊刮术比较,出血量少,创伤风险低,患者痛苦小,可作为高危人群的主要筛查方式,绝经后患者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无需扩大宫口;而液基细胞学检查制片提高了细胞涂片的质量,是一种较佳的恶性肿瘤筛查方式,假阴性率较低[12];子宫内膜采集器获取的宫腔细胞学检查法具有无痛、可靠、安全的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方式;且组织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筛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采集器、组织学联合筛查,诊断准确性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李美艳,卢静,韩新彦,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与接头蛋白Ga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1): 10-13.
[2]任玉兰,王华英,单波儿,等.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8):136-138.
[3]杨曦,廖秦平,吴成,等.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4):183-185.
[4]王利娟,杨玉琮,苟文丽,等.青蒿琥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34(1):93-97.
[5]王玮,宁红梅,张建平,等.宫腔细胞学检查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1):32-34.
[6]姜翔,陈悦,周烨,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9):624-626.
[7]Yasuda M.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s:endometrioid,serous and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s in association with genetic analysi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 (12):2167-2176.
[8]朱琳,辛刚,杜鹃.防止子宫内膜癌漏诊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173-175.
[9]杨曦,廖秦平,吴成,等.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2):884-890.
[10]Urabe R,Hachisuga T,Kurita T,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overexpression of p53 in uterine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s with an analysis of nuclear grade[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3): 812-819.
[11]刘冰洁,李小平,赵丽君,等.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干细胞样细胞对醋酸甲羟孕酮的抵抗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 (10):772-777.
[12]周蓉,沈丹华,王朝华,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患者保守治疗随访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 (12):183-185.
R737.33
B
1003—6350(2016)21—3567—02
2016-05-2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269)
向群。E-mail:23148292@qq.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