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在高师院校排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6-04-06 08:37刘俊一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发球表象排球

姜 琪,刘俊一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表象训练在高师院校排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姜 琪,刘俊一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师院校学生排球发球技术,提高排球课程教学效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学生排球发球成功率和运动表象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传统教学模式与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均对排球发球成功率提高、运动表象能力增强、技术动作快速形成动力定型起促进作用,但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二者的影响更加显著。

表象训练;排球发球教学;高师院校

2016年里约奥运落下帷幕,中国女排重夺世界之巅,使排球运动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尤其成为大学生争相模仿的榜样。随着排球运动热度越来越高,其中制胜规律越来越引起各方学者的研究兴趣。而排球发球技术作为制胜技术之一,如何提高其成功率对排球训练、竞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以表象训练为干扰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干扰。

表象是依据人自身的感知觉,对某一事物的感知结果在大脑中储存的情景片段[1]。表象是人体感觉、知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感知觉感知事物能力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运动表象是基于表象的特点,通过感知觉对某一技术动作或运动场景进行综合处理,在脑中重现出其形象或运动情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甚至情绪等方面可直接影响运动表象在脑中重现的清晰程度,尤其是视觉、动觉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运动表象的形式主要有:内部表象、外部表象、模仿式表象、情景表象以及动作表象,可根据不同训练目的分别进行训练,但它们之间有时交替进行[3]。表象训练是以提高掌握运动技术能力为目的,佐以生动的暗示语,使受训者不断加强脑中已有的运动技术构型或某一运动场景的印象,从而提高情绪自控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常见的心理学训练方法[4]。作为心理学训练的重要环节,表象训练也是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心理学研究人员最熟悉且常用的一种训练手段[1]。

表1 中国应用表象训练情况

由表1可知,中国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对表象训练进行研究,其中1990年至2005年时间段达到研究的高峰,并得到正面反馈,由此反映出表象训练的积极作用,但部分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在开展表象训练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表象训练的概念,对进行表象训练的原因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欠缺,以及在如何提高表象训练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和教练员在进行表象训练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表象训练合理程度不高。这些原因导致他们在运用表象训练时表现出不坚决、不彻底,使表象训练的应用效果低下[5]。因此,对于表象训练的实际效果,以及如何进行表象训练还得进行进一步的商榷。

高师院校的运动教学模式仍沿袭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在其影响下,高师院校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拘泥于典型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2],而这正意味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将严重缺乏,这些负面影响将呈连锁式地进行。

高师院校学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其业务能力不会有所提高甚至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进而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因此,本文以表象训练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排球发球成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提高高师学生学习积极性、运动表象能力、动作动力定型形成速率、运动成就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表象训练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以“表象训练”“排球发球”为关键词查阅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共检索出57篇期刊文献,将检索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采用个人访谈法和直接访谈法,对东北师范大学排球教学专家孙建华老师就目前我国排球教学和排球发球教学现状进行讨论与分析,并请孙建华老师对本实验相关指标的选定进行指导,笔者在其指导下制订此次教学实验。

1.2.3 教学实验法

1.2.3.1 实验对象及实验时间 在东北师范大学2016级非排球专选班任意抽取一个行政班共20人(均为男生)为实验对象,将其均等分为2组,其中1组作为实验组,另外1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以应用表象训练为主,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训练。

在东北师范大学综合体育馆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活动,每周2学时,从2016年9月5日到2016年11月30日进行共24学时的教学实验;2组教学均采用同一名教师进行教学,以确保2组教学的一致性。通过实验对照分析,比较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

1.2.3.2 对照组教学过程设计实施 对照组的教学主要依据传统教学模式,这一教学过程完全秉承学校体育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主导学生活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需要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这一模式把完整与分解教学方法作为主导,从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入手,以程序化的手段将整个动作进行编程,学生依照教师规定程序进行联系(见图1)。

1.2.3.3 实验组教学过程设计实施 实验组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见图2),先组织观看标准技术动作或国际级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影像资料,使排球发球技术动作在受试者心中形成表象后,教师通过暗示语积极调动学生脑中已形成的表象,使学生在回顾运动表象中学习并体会技术动作各环节[7],把国际级运动员完成的精彩动作投射到自身,边表象边体会完成排球发球技术动作的环节、幅度、速度、力度、发力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觉。

图1 传统教学模式

图2 表象训练教学模式

1.2.3.4 实验测试方法 经过排球专家的指导,总结并归纳出排球发球(正面上手发球)的技评标准和指标。主要以每人发10个球,其成功率依据击球过网率、技术动作、击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动作技评标准:动作协调性、动作力量性、动作流畅性;击球效果评价指标:速度、飘度、旋转、落点。

1.2.4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发放与回收评价运动表象能力问卷,测量表象训练对学生表象能力的影响效果。本实验将学生实验前后的运动表象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前后各发放20份调查问卷,实验前后共发放4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40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本文参考并采用的“运动表象问卷(SIQ)”是由马腾斯在1982年制订的,是现今较为全面地测定运动表象能力的问卷,它对各个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情绪、心境以及同时产生的某种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6]。

问卷的评分是首先按照纬度相关项目分别评分,然后再把相关纬度评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总分。各纬度评分越高,表明在此感官或心理状态下,运动表象呈现得越清晰、越生动;各项综合的总成绩越高,表明运动表象能力越强。

1.2.5 测试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实验前后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包括身高、体重、1min仰卧起坐以及立定跳远4项素质。

1.2.6 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以及t检验对表象训练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力求以科学、客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测试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前,分别对2组实验对象排球发球成功率、运动表象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整理并分析2组实验对象差异是否显著,以便于确保单一变量分析。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排球发球成功率情况(实验前)

表3 对照组与实验组运动表象能力情况(实验前)

表4 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素质对比情况(实验前)

由表2、表3、表4可知,实验前所选取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的排球发球成功率、运动表象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这3个方面均未发现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对象基本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基本确定对照组与实验组具有可比性,以上各项指标的检验,为进一步研究表象训练在高师院校排球发球教学中的效果建立科学依据,为实验分析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测试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排球发球成功率比较分析对2组实验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t检验,以便于清晰地反映出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干扰教学效果的影响。

表5 对照组实验前后排球发球成功率变化情况

表6 实验组实验前后排球发球成功率变化情况

由表5、表6可知,传统教学模式和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均对实验对象排球发球成功率具有一定影响,传统教学模式平均数增长了1.30,而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平均数增长了3.60,2组训练模式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7 2组实验后排球发球成功率情况

由表7可知,虽然2组对训练模式均对实验对象有显著的影响,但二者影响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对2组实验后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表象训练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涨幅情况来看,表象训练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优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

2.2.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运动表象能力比较分析运动表象能力是直观反映表象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以及t检验,通过运动表象能力变化来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与表象训练教学模式的差别。

表8 实验前后对照组运动表象能力变化情况

由表8可知,实验前后对照组的运动表象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对象的运动表象能力影响不大。

表9 实验前后实验组运动表象能力变化情况

由表9可知,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运动表象能力变化较大,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应用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实验对象的运动表象能力,也可说明运动表象能力的提高与应用表象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互为表里,二者相辅相成。

表10 2组实验后运动表象能力情况

由表10可知,应用表象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验组运动表象能力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运动表象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加入表象训练进行干预后,实验对象的运动表象能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较传统教学模式组运动表象能力增长明显。

3 分析与讨论

3.1 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排球发球成功率的影响

实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提高排球发球成功率具有积极影响,经表象训练后学生排球发球率提高幅度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显著。

排球发球成功率的提高通常伴随着技术动作标准化、合理化程度不断加深,技术动作力学结构不断完善。随着表象训练对受试者脑中运动表象不断强化,使得受试者对完成技术动作流程不断熟悉,再加上感知觉的联合作用,动作技能达到动力定型时间被大大缩短。

实验中采用表象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排球发球成功率,而且还能促进运动技术快速动力定型。

表象训练作为心理训练手段之一,常常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项目当中,如:以篮球为代表的同场对抗类项目、以羽毛球为代表的隔网对抗类项目、以武术为代表的格斗对抗类项目等。

Suinn在1993年便指出[8],表象训练提高运动技能的应用机制在于把技术动作各环节作为一个符号,表象训练是人对编排好的符号序列进行回顾练习,而不是因为神经肌肉的冲动。而这一理念的提出,便将表象训练回归于符号学习的理论机制当中。正是因为人类符号性的练习,可使学生或运动员在进行表象练习中,对于熟悉的技术动作的时间、空间、幅度等动作要素快速掌握,并且能对技术动作的每个环节都有预见性连接。

结合以上的理论以及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表象训练对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形成时间、形成成熟度具有有利影响。通过对2组实验前后排球发球技术动作对比分析,发现表象训练干预组相比于传统教学组能更快地形成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

3.2 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运动表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加入了表象训练进行干预后,学生运动表象能力明显提高,而传统教学模式对其影响不大。运动表象能力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它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虽然个体的表象训练差异性较大,但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练习,所有个体的表象能力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训练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方可显现。

根据1982年Weinberg[9]的研究表明:表象训练持续时间至少不低于1min,至多不能超过5min。而Suinn[10]在1997年对其观点产生质疑,认为心理训练的时间取决于受训者是否产生了疲劳,对表象训练时间未进行严格的控制。证明早期的研究中早已涉及表象训练的负荷问题,适宜的负荷安排对于表象训练事半功倍,而缺乏理论依据的训练非但没有效果可能还会起到消极反应,导致表象能力产生紊乱。因此,注重表象训练适宜的负荷对于表象能力的形成、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 结 论

1)传统教学模式与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均对排球发球成功率提高、运动表象能力增强起促进作用,但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二者的影响更加显著。

2)传统教学模式与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均对排球发球技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起促进作用,但表象训练教学模式对快速形成动力定型的作用更加显著。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17-423.

[2] 秦鹏.表象训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对发球成功率的实验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3] Research findings guiding application Keynote address presented at a meeting of the 3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Asia-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Z].Landers D.M.. Mental practice / imagery and performance,1999.

[4] 刘淑慧,赵国瑞,王惠民,等.高级射手比赛发挥的心理研究[J].体育教学,1993(1):1-13.

[5] 王华叶,林岭.科学应用表象训练,提高表象训练效果[J].科技信息,2011(16):411.

[6] 朱屹.表象训练在羽毛球普修课中的教学实验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7] 仲米欣.表象训练在河南高校武术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8]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Weinberg.R.S.Hankes.D&Jackon. A Effect of the length and tenporal of the mental preparation interval on basketball shooting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1(22):3-14.

[10] Suinn,R.M,Mental practice in sport psychology:where have we been,where do we go[J].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1997(9):189-207.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magery Training in Volleyball Teaching of Serving in Normal Universities

JIANG Qi, LIU Jun-y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rving technique of volleyball score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volleyball course, the author used literature reviews, expert interview, teaching experiment,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e motion representation questionnaire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volleyball serve and the athletic appearance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ode have the eflect of enhancing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serve,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the movement representation, and forming the dynamic shaping quickly, but the eflect of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odel is more obvious.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volleyball teaching of serving; normal universities

G807.0

A

1004 - 7662(2016 )09- 0036- 05

2016-05-15

姜琪,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通信作者:刘俊一。

猜你喜欢
发球表象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表与里
表与里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透过表象看公式
表象与真相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