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

2016-04-06 02:5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史

姜 飞

(中国社科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732)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

姜 飞

(中国社科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自中国政府2000年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一系列国际传播规划的实施,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日盛。中国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穿越历史,又到了一个学术发展和实践方向的重要节点。作者从问题意识出发,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国际/跨文化传播年刊》(1974—2008)为例,通过分析其研究主题的变迁,再现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形势,烛照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思想史层面存在的问题,呈现跨文化传播研究两个维度的博弈(战争/控制、误会/理解),推动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构来指导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重大、敏感、现实问题,既回应历史、现实重大关切,也丰富中国学术生产体系。

[关键词]美国国际/跨文化传播年刊;思想史;国际传播能力;东方学;国际传播规划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穿越历史,又到了一个学术发展和实践导向的重要节点。

近一年来,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出现新特点,围绕中国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2014年底瑞典宣布关闭中国孔子学院①陈雪菲、曲翔宇:《瑞典宣布关闭孔子学院:中国政府分支有违学术自由》,载http:/ / culture. ifeng. com/ a/20150112/42912210_0. shtml,来源:环球时报,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1月12日。;2015年11月英国路透社对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美国广播网的摸底调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介入调查中国的国际传播②英媒:《中国官方媒体“借鸡生蛋”在美建设隐蔽电台网络》,载http:/ / www. sinovision. net/ politics/201511/00357758. htm?t = 1446552772266,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11月3日。;在中英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宣称两国关系进入“黄金十年”的时候,日本购买英国著名百年财经名报FT拓展在英国的国际传播空间③《百年财经名报FT被日本买走了》,载http:/ / slide. finance. sina. com. cn/ usstock/ slide_9_55644_330783. html#p =6,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7月23日。等等,这些都和中国自2000年以来的文化、传媒走出去以及国际传播规划直接相关。

以2015年为界,从20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社会学领域的社区与传播关系研究起步来看传播学的发展迄今已近100年④Peters,J. D. & Simonson,P.,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Key Texts,1919 -1968,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2004.,从1959年霍尔出版《无声的语言》⑤HALL,E. T.,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1959.作为奠基文本来看跨文化传播研究已近60年;从1972年萨姆瓦和波特两人合编《跨文化传播研究读本》(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er)①Samovar,L. A. & Porter,R. E.(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Inc,1972.作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第一部“著述”(非专著)来看已43年;从1982年台湾政治大学汪琪教授出版《文化与传播》②汪琪:《文化与传播》,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和许国璋教授发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来看,跨文化传播引入华语学界已33年③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英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8年版。。期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逐步繁盛,广涉思想认识、学科发展、理论建构、政策制定多元化问题,并累积了很多的真知灼见④这些方面的文献很多,按照文献发表时间罗列供参考:李展:《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载《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71~76页。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彭兰:《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载http:/ / www. zijin. net/ blog/ user1/118/ archives/2005/266. shtml,2005年。童兵:《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单波、石义彬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尹韵公:《谁在对谁行为——跨文化传播的思考》,载姜飞编:《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载《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史安斌:《从陌生人到世界公民:跨文化传播学的演进和前景》,载《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1期。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载《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纪莉:《资本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同一性探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启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30年探讨》,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第16~21页。但海剑、石义彬:《网络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史安斌:《从“陌生人”到“全球公民”——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演进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载史安斌编:《国际传播研究前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张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载《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白贵、甄巍然:《话语偏向与“文化间性”:民族宗教报道的问题与路径——基于人民网与新华网的抽样文本分析》,载《现代传播》2014年第8期,第26~30页。单波:《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载姜飞编:《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如何将这些散碎银子熔铸为锭,整体性呈现给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构建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学术图谱和提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议的努力一直都有⑤这些方面的文献很多,按照文献发表时间罗列供参考: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蔡帼芬、徐琴媛主编:《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陈卞知编:《造桥者说:跨文化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邵培仁、潘祥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载《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顾力行、Prosser,M. H.、张红玲、王志强编:《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交际与传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J. 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姜飞、黄廓:《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刘阳:《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2000—2008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姜飞:《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第17~27页。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国视角》,载冯应谦、黄懿慧编:《华人传播想象》,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2年,第137~194页。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起点》,载郑保卫编:《新闻学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71~79页。姜飞:《走进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密林》,载姜飞编:《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第一卷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目前来看,这样一种“努力”的时机也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成熟,推动跨文化传播领域学术图谱构建的努力不断迫切。从国家实践层面对理论的需求来看,亟须跨文化传播深度支撑:中国政府从2000年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从政策到资金上投入加大力度,2004年再次提出中国传媒走出去战略;此后贯穿至今的对国家形象、软实力传播、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在不同文件中的提法以及不同类型和层次课题经费的大量投入:2008年“国际传播”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2008—2019国际传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2012年有关传播体系和传播能力建设进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文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等,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已经展开。从现实传媒实践来看,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肯尼亚建设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迄今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44种语言滚动播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蓬勃发展等等。综上我们看到,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领域不仅收获了影响力最大的政府受众群体,而且正在发挥着一种将传播研究领域带向前台,甚至引领和重构中国传播研究版图,上达国家政策的特殊作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正是当下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真实写照。从跨文化传播研究形势分析来看,出现国际传播实践和政策关注度不断升温与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冷清的尴尬局面;而这样的尴尬局面的背后原因,似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史认识不深,乃至于对于一些关键概念以及理论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不到位。同时,在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背景下,亟须做出回答和对未来的国际传播规划转向提供思考。

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的层面来看,上述问题所形成的诸多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章、教材和著作,必然性地带上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特定阶段的标签,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化进行学术检视以去粕取精;从理论的现实意义来看,中国从1978年打开国门,到现在打开胸襟拥抱世界,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并在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发出中国声音的历史转折点上,亟须切实的中国问题意识导向下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构来指导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五年规划、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建设等一些重大、敏感问题,既回应历史、现实重大关切,也构建中国学术体系,中国传播学者责无旁贷。

综上,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构需要俯瞰既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密林,进而开启新知识生产的征程①姜飞:《中国视角下的新知识生产》,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日。;而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美国的变迁和转型的关注是帮助我们走出密林,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艰苦的工作。借用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姆瓦和波特1972年在第一本跨文化传播读本序言所说的话②Samovar,L. A. & Porter,R. E.(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Inc. 1972.,要对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地图做一个界定和描述,是一件极具野心而又必须武断的事情。尽管我在《华人传播想象》一书以章节的篇幅已经对美国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学术史做了长达4万多字的极具“野心”的介绍③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国视角》,载冯应谦、黄懿慧编:《华人传播想象》,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2年,第137~194页。,但是,以俯瞰的视角来勾勒学术思想地图的话,可能还需要一点点更强的“武断”,将内容再次提炼,而同时还要将覆盖面延展。当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说,任何领域的勾勒既是呈现,也是建构,会不自然带上作者的偏狭视角,相信读者自有判断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不同学科领域对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不同汉译以及研究旨趣的争议,本文用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这样一个中性的术语指代“跨文化传播”,下文如没有特别注明,凡提及“跨文化传播”均用此英译。供商榷。

一、进入跨文化传播研究密林的思想门径

对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地图勾勒之前,需要考虑“未门之门”,或者说是思想层面上的第一道门,也是在中国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无法绕过的历史思想语境。随着中国国际传播实践的拓展和跨文化传播领域研究的深入,这个门会逐步走出“若有门”、“若无门”的两难处境,随着历史进程和理论需要徐徐开启,从门廊进入内宅;进而呈现或者建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序列中的位置,以及在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史变迁河流中的位置。

近几年来(2008—2014),中国“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的繁盛与跨文化传播理论思想的进展没有同步,出现行动上的“巨人”而思想上的“矮子”的两张皮现象。随着中国在全球实力拓展的国际抱负和国际传播工程的推进,中国学界对于国际传播研究兴趣渐增①我在《中国新闻年鉴》(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连续写作了10年(2004—2014)的传播学研究年度综述,几乎每年都涉足到国际传播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文献和人群,为节省篇幅这里不一一罗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到那里参阅其发展进程。;但望文生义的研究和生物反射式的对策居多,对于这个方向的支撑——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兴趣不大,投入不多,视野不阔,涉足不深。

再长一个时段来看(1945—现在),对于来自美国的“国际传播”领域的社会、文化思想背景认识不深。诞生于“二战”之后的“国际传播研究”是从思想上“下载”了殖民主义时期的人类学范式基础上,整合“区域问题研究”多元领域成果,汇总在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典型美式“汉堡”:面包和夹层都很重要,目光不能游离于两端——(1)殖民主义时期奠定的“老欧洲中心主义”汇总的古典和现代“东方学”(Orientalism)在美国的传承和延长,成就了美国的“当代东方学”②姜飞:《中国视角下的新知识生产》,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日。;(2)美国在集成“美国中心主义”目标下以“国别/地区”研究为表征,在“二战”结束后作为地缘政治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交叉视域,汇聚而成美国主义适用的“国际传播”理论。类似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俄罗斯欧亚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以及国内其他大学“南海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等机构涌现,贡献了比较丰富的区域性信息、知识和洞见。但其典型的资政(智库)和“策论”特征拖累了将这些研究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理论化建构的动力,对于“问题意识”的强调和“对策建议”的追逐可能导致对于“问题”背后的“问题”——“问题意识”的问题意识认识不够,这个方面在中国的区域研究领域表现尤其明显,以至于出现路走远了竟然忘记了出发点的理论困境。在当下国际传播繁盛背景下,尝试整合区域研究信息碎片化的理论努力的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深度阐释和建构功能鲜有清醒意识。

图1 

更长一个时段来看(16世纪—1945年)当下,中国学界对于殖民主义的“后殖民文化”批判草草收场并非明智之举③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是对于殖民主义时期(其实主要是欧洲,老欧洲中心主义)的深度批判,从思想上为后来的美国中心主义文化建构贡献卓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长达300多年的殖民主义时期是当今很多国家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构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跨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的历史语境。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同时提供了对于殖民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批判的武器,如何在解构中建构新的世界秩序,在中国依然是一个火热的话题和思路。

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视角出发,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模式历史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世界文化交往关系的变迁历史性走过了三个阶段:文化共生时代、殖民主义时代、后殖民时代,当下正在朝向第四个时代——文化博弈阶段努力前进。无论是上帝的使徒保罗(Paul)将《圣经》(The Holy Bible)传讲给外邦人(gentle),还是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文明传播到西方,东西方囿于地理空间所限而处于空间分离状态下文化相对共生阶段;殖民主义使得东方文化被“裹挟”进入西方人设置的“世界议程”,文化进化的过程被一种单向度的文化控制所替代;20世纪70年代迄今世界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潮流,方才使得东方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殖民主义视角为世人周知;现代传媒体系的发明和创新功能像文化无影灯,反射(而非“照亮”)大国和利益集团在全球“上下其手”的“工作”。但是,当爱德华·T·霍尔将intercultural和communication二者并置“跨文化传播”成为一个研究领域,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范式研究信息传播的文化渠道和文化功能,并将其有效整合进美国中心主义建构的宏大战略河流的时候,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的结果却是:作为其理论和思想资源的传播学日益技术化和学科化导向,“跨文化传播”研究日益身陷于国际传播技能、渠道和智库建设,乃至于对于“东方学—西方学”,去西方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再中国化等历史文化心理思潮在国人内心的“巷战争夺”着墨不够甚至视而不见。中国曾经被殖民的文化心态如何穿越文化自卑的丛林①姜飞:《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文化协商》,载《南方周末》2006年9月14日。,历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②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载http:/ / theory. people. com. cn/ GB/12650342. 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9月7日。,走向文化伟大③姜飞:《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的中国方向》,载《中国记者》2011年7月,第18~20页。?全面了解、深刻认识这个后殖民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找到一条“阿里阿德涅彩线”,对于走出中国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迷宫意义很大。很多时候,这个“后殖民语境”之门在中国是虚掩着的——很多学者没有看到或者“决定”没有看到。事实上,无论有关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方面的“策论”如何严密,如果大众和决策者意识上的迷障没有消除,迟早还会退回来重新叩门,所谓事倍功半,行百里者半九十。

二、作为领域“幕布”的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化背景与逻辑转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显著的一个现象是世界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美国人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向了美国。“成批的旅游者、技术人员、交换学者、外交官员、新闻记者、美国新闻处的图书馆员、红十字会女职员、经济合作署的行政官员、《第四点计划》的农学家、后台食堂女服务员和美国商人——单在巴黎就有五千。他们在海关查验处分头排队,然后就分散到内陆各地,人数愈来愈多。与此同时,按照富布赖特和施密斯—梦特计划,很快每年又有4万外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欧洲人纷纷议论,这些人究竟给欧洲带来什么?过去喝惯了精选的葡萄酿制的美酒的人,现在改喝名为可口可乐的一种廉价棕色液体。在40年代后期每日售出5000万瓶,其量之大可以浮起一艘轻型巡洋舰④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广东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Trans.),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第445页。。有人说,“英国人在地球上昂首阔步,似乎他们就是地球的主人;而美国人则在地球上来来往往,似乎根本不在乎地球属谁”⑤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广东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Trans.),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页。。对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国际地位的概括,比较传神的是一位白宫观察家的言论,类似中文的排比、互文的修辞,“我们(美国)不仅将永远存在于这个星球,而且,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将处于我们的监理之下”(“We are not only in the world for keeps,but much of the World is in our keeping.”)①Cleveland,H. & Mangone,G. J.(Eds.),The Art of Overseasmanship,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57,P11.。

我建议读者读上面的信息的时候时刻想着中国当下的状态和问题,因为这就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视角诞生时美国浓厚烙印的时代语境,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当今中国的处境。

商业成功和政治拓展的背后,是根植于“二战”以后美国国际传播实力的增强和国际传播空间的拓展。美国所属传媒集团控制了全球超过90%的新闻生产和75%的视频节目制作,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音像制品,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海外年销售额达到600亿美元。这些统计尚不包括作为美国第三大零售业的旅游业,以及教育和会展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市场调研表明,今天全世界的传媒产品流通,是一个很不平衡的潮流。这表现在: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每100本书籍中,就有85本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美国影视产业量只有全球的5%,市场份额却占了全球的92. 4%;美国公司出产的影片产量只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 7%,却占领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而在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 2%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美国文化产业一瞥》,2003年文化政策调研(8)。另见姜飞编:《海外传媒在中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美国的传播实力和传播空间拓展奠定了世界传媒/传播秩序,配合人类学视角提供的人种区分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③纪莉:《资本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同一性探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启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白人,尤其是美国白人作为白人的代表,取代欧洲中心主义,突破美国本土物理和精神阈限,其所建构的跨文化传播思想和理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于引导和控制世界,而其文化背景也没有超出西方殖民主义的文化背景与逻辑太远。回溯和认识美国跨文化传播学的思想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析上述思想和认识中国当下面临的处境。

2009年的时候,就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脉络,我曾做过一个梳理。当时的一个判断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研究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服务于“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逐渐走过了一个早期创立(20世纪50—60年代)、学科规划(60—70年代)、学理深入(80—90年代)、反思转型(90年代至今)的阶段”;反思转型包括对于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反思,转向建构美国文化中心主义④姜飞:《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第17~27页。。现在来看,这个美国“反思转型”阶段距离我们时间最近,也和中国自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层面国际/跨文化传播政策延伸、媒体实践发展和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界定并深入理解美国跨文化传播学界这一转型,对于反思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现实和理论建构中的问题不无裨益和启示。

“美国中心主义”的树立和美国话语领导权建构的思想历程,在跨文化传播学领域的经典文献——《跨国/跨文化传播年刊》(The 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以下简称《美国年刊》)中呈现比较清晰。

该刊1974年在美国言语传播学会(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美国国家传播学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前身)创刊,2008年从年刊改版为季刊《跨文化传播研究季刊》(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一个比较丰富的思想和史料库;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当下中国政府所主导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程中呈现出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思考,在20世纪70—90年代之间的《美国年刊》文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回答,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学理层面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非常值得翻译介绍进中国。我在这里从主题、不同年份刊次涉及到的国家、主题的变迁等要素作为观察视角,尝试管窥34年间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程和转向、烛照中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同,厘定差异和差距的同时探索启发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下一步发展。

《国际/跨文化传播年刊》①在这里特别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的迟若冰博士,为我复印了1989年、1994年、1995年、2003年的《美国年刊》,有关该年刊的所有文献在我这里就搜集齐全,弥补了我在美国访学留下的遗憾。创立于1974年,是记载反映历史,也可以进入历史的有关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经典文献年刊。前四期基本都是一个年度重要论文大汇集,没有主题,只有从1983年第7期才开始有了主题,我们可以从下表中看到34年来的变化轨迹:

表1 

年度 书名 特别关注的国家和地区 关注主题1987年第11期跨文化适应1.澳大利亚前苏联移民2.美国西班牙裔3.瑞典、英国的移民和犹太人移民群体研究1.移民、旅游、短期逗留者的文化适应2.心理3.对移民的文化控制1988年第12期跨文化传播理论无1.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2.跨文化行为,文化身份研究3.跨文化适应1989年第13期语言,传播与文化第二外语语言学习1990年第14期传播为和平 1.中国道家思想2.以色列和埃及的关系1.以色列2.阿拉伯文化3.法国4.加拿大1.语言与传播2.语言战略与传播范式3.双语语境下的传播4. 1.传播与公共外交2.传播与国际谈判协商3.传播与社区和平1991年第15期跨文化人际传播1.中国2.中国、加纳、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关系3.美国籍非洲、墨西哥人和盎格鲁人的关系1.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际层面的传播2.个人习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3.跨文化传播能力1992年第16期不同传播模式背后的文化伦理比较1993年第17期跨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影响1.中国大陆2.台湾地区3.日本、韩国、阿根廷1.国际/跨国媒体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2.不同文化模式下新闻生产模式比较3.跨文化传播能力多重视角1994年第18期跨国组织中的传播1.前苏联2.日本1.日本2.拉丁美洲3.欧洲(西欧)1.人际传播的跨文化互动2.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3. 1.组织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2.跨国组织层面跨文化培训3.美国机构与西欧、日本和拉美国家组织层面的沟通1995年第19期跨文化传播理论跨文化适应理论1997年第20期政治、传播与文化1.中国2.加拿大魁北克3.台湾地区1.两个视角下(Cross -,Intercultural)跨文化健康传播2.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3.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4. 1.政治传播中的文化影响2.政治的文化基础3.跨文化培训项目中的政治影响1998年第21期跨文化传播和身份1.中国(从后殖民和女性主义视角谈中国反裹足)2.印度移民在美(2)3.南非文化的多元性和国家统一诉求的斗争1.后殖民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2.文化身份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位置3.跨国媒体带来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对民族—国家体制认知的改变和对统一的文化体系的冲击、改变1999年第22期跨文化语境中的修辞学1.中国修辞传统2.美籍印度人1.文化话语体系中修辞学的地位2.跨文化语境中的修辞3.跨文化修辞分析的未来2000年第23期话语中的文化差异体制化过程1.非洲裔美国人2.中国和日本3.巴、以双方1.后殖民视角下的文化话语分析2.对中日、美日关系中,传播和文化关系的探讨3.对文化同化政策的反思

年度 书名 特别关注的国家和地区 关注主题2001年第24期不同文化下传播的变迁1.日本2.台湾3.印度4.美籍阿拉伯人1.日本国际化过程中日本性、白人性和文化他者性的纠结2.台湾政治身份的变迁(亚洲孤儿,抑或出走的摩西)3.印度媒体私有化进程,以及对进入印度的跨国媒体的反应2002年第25期跨文化结盟 菲律宾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斗争赛博空间的文化传播2003年第26期没有找到该年资料1.国际传播带来的文化结盟关系的变迁2.美国国内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结盟3. 2004年第27期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1.中国2.日本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多元文化群体下文化对话模式2.国际传播带来的文化变迁(阿联酋妇女使用手机为个案)3.文化语境变迁带来的文化对话(在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文化适应个案)2005年第28期全面反思跨文化传播研究1.日本2.中国大陆与香港1.反思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历程2.跨文化传播的现实主义转型:跨文化传播研究如何开始:研究范式的对话、认识文化、聆听2006年第29期认识文化群体内部和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文化多元性1.日本2.以色列3.美籍墨西哥人4.中国5.韩国区别以前跨文化传播研究专著差异的分析,此卷侧重分析不同文化中的相同之处2007年第30期组织之间/内部的文化传播组织运作和文化身份的关系2008年第31 1.非洲裔美国人2.韩国3.中国期没有找到该年资料不同类型的组织,包括学术、公司、教会、非政府组织等,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比如美国、中国、韩国、印度、肯尼亚、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等,

从2008年开始,《美国年刊》开始转变为季刊,当年的主题呈现了美国夏威夷两个种族的文化认同重构,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种族在同一个地域背景下会调适各自的文化传统而逐渐整合;并且从理论上确认文化的相对性思想。

最值得注意的是年刊贯穿始终地对于美国曾经的“老大哥”——欧洲的态度,是在学习欧洲和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过程中,美国意识不断复苏,美国中心主义逐层建构的过程,集中体现在2008年季刊开刊第一期主编寄语中。“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有一个长期的欧洲学术渊源,我们从那里面学到很多,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继续学习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们更应该看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世界多样的存在行为方式。要想质疑欧洲式的思维方式很难,但这样的质疑是必需的和无止境的。”“我不是在呼吁变乱(理论的,对欧洲思想传统。作者注),相反,我呼吁国际/跨文化传播学者挑战我们既往的思维,包括我们是如何理解、研究和确信的传播及其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实际上是在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批判基础上,针对世界范围内来自第三世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现实,借助批判,利用批判来建构某种“美国文化”主体。

从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国和主体变迁来看,34年来的变迁反映的是美国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战略所关注对象国的变迁,更突出了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实践性。

综合来看,1974—2008年,跨文化传播年刊所反射出来的研究对象国中,日本、韩国、美籍阿拉伯人、墨西哥人、犹太人等是重点,中国(大陆、港台)则次之。从日本来看,“二战”结束初期,美国直接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成功进驻日本,将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管理体系移植,并保证这样的过程稳定和有效性。同时,深入研究日本的文化和国民性,发现他们战争的起源,尤其是文化上的根源,通过研究确立美国文化进入日本的渠道和方式,确保消除日本的战争策源地特征,消除日本对美国的威胁。这样的研究以本尼迪克特为代表,早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已经开始,《菊与刀》①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005年版。即是这样的研究成果。对日本的研究,从年刊的34年历史来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从1974年创刊,一直到1985年,11年的时间里,只要涉及到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主体,就是日本。从1986年到1991年,因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增加以及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美国跨文化传播年刊开始关注中国,同时,关注日本在亚洲的地位。此时对日本关注的角度,已经从作为政治占领和文化征服的对象,从修辞上微妙地转化为在亚洲的美国的同盟。又过了10年,到了2001年,日本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地位再次上升,此时的关注更多的是侧重研究经过多年的改造,当下的日本文化与传统的日本文化以及它所身处的亚洲价值观的变迁,从中探索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模式,从而探索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模式。

再看中国。1990年第14期开始,出现第一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文章标题是“道教与国际争端调停的隐喻分析”②Chang,H. -C.,Taoism and the Metaphoric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 Mediation. In F. Korzenny & S. Ting-Toomey(Eds.),Communicating for Peace:Diplomacy and Negotiation(Vol. 14):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0.。这是一篇针对国际争端调停中,如何提高调停的效率和调节者客观性问题,用道德经第七章的七个隐喻,阐述老子“无为”观念在国际争端调停中的潜在魅力价值。1991年第15期,出现第二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作者还是Hui-Ching Chang,标题是“‘缘’概念和中国的人际关系”③Chang,H. -C.,The Concept of Yuan and 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 Ting-Toomey & F. 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Vol. 15):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1.。作者提出,一般人们以儒家的思想来界定中国的人际关系,但经过对10个来自台湾的研究生的访谈和一些来自简体字汉语文献的研究,佛家的“缘”对构形中国的人际关系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997年第20期则有两篇文章涉及到中国,一篇对比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不同地域对“新闻”理解和生产的差异,选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八个国家进行对比④Huang,S.,Ritual,Culture,and Communication:Deification of Mao Zedong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A. Gonzalez & D. V. Tanno(Eds.),Politics,Communication,and Culture(Vol. 20):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7;另外一篇是比较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四个地区在儿童的媒介消费行为中家长的作用⑤Chung,J. C.,Avoiding a‘Bull Moose’Rebellion in Taiwanese Politics:Particularistic Ties,Seniority,and Third-Party Mediation. In A. Gonzalez & D. V. Tanno(Eds.),Politics,Communication,and Culture(Vol. 20):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7.。1998年第21期涉及中国的文章是从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的视角谈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裹足问题⑥Lee,W. -S.,Patriotic Breeders or Colonized Converts:A Postcolonial Feminist Approach to Antifootbinding Discourse in China. In V. T. Dolores & A. Gonzalez(Eds.),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Across Cultures(Vol. 21):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8.。1999年第22期谈中国的修辞传统⑦Garrett,M. M.,Some Elementary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Rhetorical Tradition. In V. T. Dolores & A. Gonzalez(Eds.),Rhetoric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Vol.22):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1999.。2000年第23期探讨中日、日美之间文化和传播的关系⑧Nadamitsu,Y.,Chen,L.,& Friedrich,G.,Similar or Different?: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Culture. In M. J. COLLIER (Ed.),Constituting Cultural Difference Through Discourse(Vol. 23):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2000.,2001年第24期谈台湾的政治身份的变迁⑨Chang,H. -C.,From‘Orphan of Asia’to‘Moses Coming Out of Egypt’:A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Political Identity. In M. J. COLLIER(Ed.),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 about Culture:Critiqual New Directions(Vol. 24):Sage 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2001.;2004年第24期探讨中国大学生在美国的文化适应问题⑩Zhang,Q.,Self-Efficacy and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t US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 G. - M. CHEN & W. J. Starosta(Eds.),Dialogue among Diversities(Vol. 24):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2004.。一直到2008年第31期,作为跨国/跨文化传播年刊的最后一期,几乎每一期都有文章或者是专门探讨中国,或者是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涉及到文化的同异、组织机构的文化身份等话题。

上述这些文章的变迁,体现出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界对中国的三个态度:第一,将中国文化视为资源,探讨中国文化构成中潜在的有助于提升美国解决国际问题和提升美国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资源;第二,将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国,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大陆和台湾的现状等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张力中,探讨中国传播体制的不同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第三,将中国作为跨文化传播实践对象国,探讨如何因应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改善美国文化对中国的传播。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关系相对关注的人都会注意到,上述这些主题的变迁其背后所折射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美国国内外政策的变迁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综合分析34年的年刊,这是美国跨文化传播实践和研究历经30多年之后的大的变迁。这个变迁兼具理论、政策和思想史意义。

三、思想和学术的“道口”,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

对于跨文化传播学术位置的界定,存在分歧。综合美国、“台湾”以及大陆不同时期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我们会看到跨文化传播研究事实性地存在着思想性的两个“道口”或者两个研究维度:战争/控制、误会/软实力。而这样两个道口辨析是否能够激动相关人群思考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方向?

第一,“战争/控制”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除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控制、美国人类学家对于美国利益目标对象国的研究实现资本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收获最大利益等努力所建构的90年代以前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和思路外,“战略传播”(Strategic Communication)作为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延伸,从商业营销领域转向政治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交叉视域,成为主导跨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核心思想资源,愈加体现出一种“战争/控制”思维导向。

跨文化传播在美国最初诞生,即“战争/控制”思维在该领域的延伸。美国学者萨姆瓦等关注的是战争——“在千里之外的越南,一场旷日持久、代价惨重的冲突,是我们试图与一个其战争观和胜利观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敌人之间的较量……学会理解别人行为的意义,无论是在联合国内还是在其外,不仅是美国政府所关注的事,而且也为许多其他社会和宗教组织所关注;同样还为不计其数力求理解这个显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的个人所关注”①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在“战争”这一主题下,关注主题甚至更具体化为核战争的威胁,“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促使跨文化沟通势在必行的另一个更为迫切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取得核威慑的能力。众所周知,低效率的交往和沟通,或缺乏相互的理解,可能意味着世界末日的降临。这些关于人类末日的预言,比起一般的学说,无疑更能令人猛醒顿悟。”②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无法忽略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整个过程中西方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成功实施③B. A.利西奇金,&л. A.谢列平著,徐倡翰等译:《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为后来的俄罗斯和中国领导层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和借鉴作用。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也推动美国反思其传播策略,带来了美国传播战略的重大转型。当年10月2日,小布什总统即任命来自传播行业的资深广告界高管夏洛特·比尔斯(Charlotte Beers)为负责美国公共事务和公共外交的副国务卿。同时宣布投入1200万美元,启动针对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洗脑赢心”(winning hearts and minds)战略。不仅如此,从机构设置上,2003年1月21日,小布什总统颁布政令,正式成立“全球传播办公室”(Office of Global Communication),从国家机器和政府机制上确保战略的实施。2005年,新任负责公共外交的副国务卿、长期担任小布什总统新闻和媒体顾问的凯伦·休斯(Karen Hughes)亲自倡导并起草了美国历史上首个“公共外交和战略传播国家五年规划”,并获得国会批准,从而将全球传播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后来又陆续起草了10年甚至30年战略传播规划,英国、澳大利亚国防部也随之研究并起草类似的国家战略传播规划。

国际传播领域的战略转型从美国出发,波及俄罗斯,俄罗斯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联动效应明显。2004年,普京在接见俄驻外使节时表示,俄罗斯“必须塑造客观的、没有成见的国际形象”。①转引自张丹老师提供文献资料:Александр Игнатен,“Коваркадий Гайдамак Строи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Медиа-Холдинг”Новые Извесmия,24 Марта 2006.2005 年4月,由俄罗斯政府出资创办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 T,Russia Today)开始播出。2009年5月,经梅德韦杰夫总统批准,俄总统办公厅成立“国际形象委员会”协调各个部门对外宣传工作,该委员会由总统办公厅主任纳雷什金亲自领导,成员主要有外交部长、总统国际事务助理等要员。2010年2月,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又成立了两个旨在改善俄罗斯在西方形象的公共外交机构:公共外交援助基金会和国际事务理事会,广泛吸引政界、学界人员参与增强国家影响力的研讨与阐述。

这一系列发生在传播领域或与传播领域密切相关的战略转向,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撕下客观、中立的面纱,凸显媒体和传播的“战争/控制”功能——至于这样的转向是否、能否吹散国内媒体/传播学界长期以来的“雾霾”——对于来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想象,还需要观察。

第二,“误会/理解”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是学术导向下的视域。从思想史层面来看,人类知识生产根基和范式正在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亟需跨文化交流以消除误会②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起点》,载郑保卫编:《新闻学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71~79页。。不同国家和地区考察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观点的引入,视角不同,但似有一共性,即误会的消除,尤其是跨越文化边界的主体和个体之间误会的消除需求。

早年传播学者追问传播是否可能的问题:“现代传媒究竟促进还是阻碍了交流?”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提出:“多维叠加的传播渠道阻碍甚至减少了人与人的交流”,“有关传播的这些灰色前景的判断在20世纪30年代屡屡提及,标示着曾经被称为‘进步时期’繁荣希望的决定性终结”③Peters,J. D. & Simonson,P. 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Key Texts,1919 -1968: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P. 20.英文原文参考如右:the multi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he said,only added to the obstacles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Such gloomy conclusions about the prospects of communication,hear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since the 1930s,signaled the decisive end of the most cherished hopes of the progressive era. 2004.。在台湾,汪琪先生1982年在《文化与传播》序中说:“近几年来,由于‘美援’与‘日援’效果不彰,国际间因误会而引起的纠纷不息,究竟怎样才能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沟通,逐渐成为一个学术上的问题。所谓的‘文化间传播’也因此诞生。”④汪琪:《文化与传播》“自序”,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跨文化传播此一学科之诞生一般缘起是“误会”——或者国际,或者人际;落脚在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实施路径之一乃是将“文化间传播”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深入探讨。信息量的增加与驾驭能力的提升似乎并没有同步。甚至进一步看,对误会的考察和沟通的迫切,从信息的流动来看,似乎是随着传播技术(ICTs)的进步促进了信息的流动,物理性的障碍日少,但世界范围内人文性的壁垒渐多。汪先生也提到,“由于大众传播科技的发达,使我们日日接触到的外国所发生事情,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果我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传播科技对人类的和平共处可能有反效果,而非积极的贡献。换言之,人与人的距离可能缩小了,但是‘大同世界’却离我们更远”⑤汪琪:《文化与传播》,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3页。。

跨文化思考引入中国历经两个特殊阶段,一个是20世纪80—90年代以外国专家局和中国外文局主持译介毛泽东文集的早期国际传播拓展工程,其出发点和目的主要是中国革命和革命思想的输出;一个是21世纪初迄今的文化和传媒走出去工程,其出发点和目的则是消除国际范围内对中国的误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构造中国软实力。以此来看在大陆,自90年代“向世界说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甚至是从2008年开启的国际传播工程,基本的出发点还是在于消除误会,提升国家形象,建构软实力。中国当前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国际传播活动俯拾皆是,无论是新华社外派机构,还是中央电视台的驻外记者站的设立,还是其他出版机构、地方媒体机构在西方的拓展,都呈现着当年美国“国际传播”的身影①姜飞、陈俊侠:《中国驻外记者参与公共外交互动调查报告》(2015),载赵启正、雷蔚真编著:《中国公共外交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但是,这样的一种“误会/理解”的视角在多大程度上应该是或者能够成为一种共识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还需要“战争/控制”视角来支撑?两种视角的关系来看,究竟是零和博弈,还是梯次发展阶段?如果是梯次,孰先孰后?

这是一系列哲学上的两难命题。用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图梅(Stella Ting-Toomy)的描述,作为一个文化动物,我们就像是活在水族馆中的鱼——无需意识到环绕它的水和水槽的重要意义,自由游动在水域中。但当遭遇与我们的文化特征不一样的其他人时,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挑战着我们基本的认识模式;或者我们本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我们的个人认识就会处于一种焦躁和变迁的过程。解决这样尴尬的关键,就是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②Ting-Toomy,S.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Preface. 1999.。令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界尴尬的是,这样的准备过程似乎短到几乎忽略不计。现实发展需要的强大推动下,政府已然在国际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国际传播活动,其出发点似乎是“误会/理解”视角;其思想和理论重大前提假设是中国这个“文化动物”,可以自由游动在国际水域而“无需意识到环绕它的水和水槽的重要意义”。但问题并非如此。无论是从2014年底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终止中国孔子学院的合同③陈雪菲、曲翔宇:《瑞典宣布关闭孔子学院:中国政府分支有违学术自由》,载http:/ / culture. ifeng. com/ a/20150112/42912210_0. 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1月12日。,还是2015年底英国路透社对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美国广播网的摸底调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介入调查中国的国际传播④英媒:《中国官方媒体“借鸡生蛋”在美建设隐蔽电台网络》,载http:/ / www. sinovision. net/ politics/201511/00357758. htm?t = 1446552772266,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11月3日。,在中英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宣称两国关系进入“黄金十年”的时候日本购买英国的FT⑤《百年财经名报FT被日本买走了》,载http:/ / slide. finance. sina. com. cn/ usstock/ slide_9_55644_330783. html#p =6,2015年7月23日。拓展在英国的国际传播空间等,都已经呈现出这样视角存在的致命问题——误会并没有因为消除误会的努力而等比减少,消除误会的努力与相互理解的进展并不总是相向而行;而就在这样努力的身旁,“战争/控制”视角的思考和实践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渐行渐远,值得儆醒和深思。

国际传播领域诸多的问题正逐步呈现。也许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真问题并直面真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后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随着真问题的挖掘渐次展开。从理论上来说,或许是时候第二代本土化视角⑥汪琪:《迈向第二代本土研究:社会科学本土化的转机与危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开启中国的传播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未来;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规划中对于这两个视角本身及其关系或许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因为国际传播空间的此消彼长博弈,和国家疆界、经济利益的拓展相辅相成、同等重要。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当下有兴趣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最好文本和时代。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经济·管理】

[作者简介]姜 飞(1971—),男,河北昌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跨文化传播等方向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 -11 -1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072(2016)01 -0083 -13

猜你喜欢
思想史
“经”与“传”: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
高屋建瓴洞幽察微
——《中国管理思想史》评析
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
——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为例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文学思想史专栏·汉代经学与文学
思入价值问题的理论深处: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启示
历史学科高考复习中的知识整合策略
新“法家三期说”的理论阐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论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