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贻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语文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把语文课上得厚实、灵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要把握文体的特点,借助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在学生原有学情的基础上,寻找到新的生长点,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笔者针对教材的文体特点,进行了语用方面的探索,现浅谈如下:
一、神话教学品味神话味道
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是一篇流传较广的神话故事。怎样体现神话这种文本价值的最优化,哪些东西不用老师教,学生读读就会的;哪些东西须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去感受、体会、领悟,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神话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读懂,也很快就能感受人物的品质。后羿的正义、勇敢,逢蒙的奸诈、贪婪,嫦娥的善良、机智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读懂。但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来生动地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学生却不容易发现,这就是需要花功夫引导。另外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神话故事,挖掘神话故事与其他体裁的课文不同的特点,引领孩子体味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在研读嫦娥奔月的部分我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的美,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把嫦娥奔月的情景写得如此之美,有何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景有一种静谧之美、安详之美、神秘之美,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美,更加突出作者赞美嫦娥为老百姓免遭磨难,甘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环境描写的语句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服务的。
在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上,我采取整体阅读,纵观全文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这篇经典神话故事以及课外阅读的神话故事,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大致有:
1.主题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或是完成主人公的夙愿。
2.常有神的帮助,具有神奇的力量。
3.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
4.大多是口口相传,常有多种版本。
最后我提供了嫦娥奔月的几个版本的故事梗概,让学生尝试运用课堂上所学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表现人物的方法,选一个版本或自编一个版本,写写《嫦娥奔月故事新编》,做到学用结合,突出教材的语用功能。
二、散文教学关注作者行文特质
小学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每篇文本的行文特点,理清行文的线索,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抓住“题眼”,品析文字的语言特色。
例如:《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叶老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采用以读代讲,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在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对文章的表达顺序自然也有所感悟,为今后高年段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据此,我确定了教学目标为: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和标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评价等方式,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2.以课文中心句为主线,串起文本内容,领悟文本表达手法。
三、说明文教学研读说明特色
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时 ,要引领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挖掘其生动性、趣味性。例如《鲸》这篇说明文的的教学中,抓住具体的数字“30多吨”“2000多公斤”来让学生体会说明鲸很重,食量很大;通过比较水柱的不同来辨别须鲸和齿鲸;通过简笔画来介绍鲸睡觉的样子;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将须鲸和齿鲸的吃食、呼吸等方面的异同给标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学生体味了说明文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对课文的表达方式感受更深了。
说明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始终有着强烈的语用意识,去挖掘说明文中蕴含的语文因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关注表达方式,令学生获得新的生长点。
四、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们怎能不爱诗呢?他们在咿哑学语时就曾念起那些美妙的童谣。诗的语言是斑澜的、新奇的、富有生命力的;诗的节奏是跳跃的、动听的、振奋人心的;诗的意境是变幻的、多棱的,不追求唯一的……,这多么符合孩子的本性啊。他们的眼睛是新奇的,思维是跳跃的,情感是丰富的,想象是大胆的。可以说孩子与诗是一触即发的。我引导孩子们大量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国外的优秀诗篇以及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让孩子们不断感受诗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诗的浪漫、新颖、多彩多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勇敢作诗。
在教《看浪花》时,我邀请孩子们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按课文的结构,编一小节诗,许多同学大胆发言,编得挺不错,还注意压韵了呢!
例:
我想到海底去潜水, 我想到海底去玩耍,
找来许多好宝贝, 找找美丽的珊瑚花,
哗——哗——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云海, 一束束浪花像云朵,
我想乘着船儿去云海里逛一逛。 惹得我入了迷,忘了家。
——沈洁 ——王璐
孩子们通过写诗,激发了探索海洋、探索地球、探索科学的兴趣,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热情投入到创作中去,美丽的大海、优美的文字又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自己当小诗人编诗的尝试让他们体味到语言文字的魔力。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白纸黑字,而是一片片五彩斑澜的砖石,让他们随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可爱的小屋。
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因此,不同文体的文章必须采用不同的教法和读法,凸显文体特点。抓住文本的特点和每篇文本的行文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对相应文体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从而获得新的生长点,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