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贤修
美国纽约曼哈坦苏活区的Lumos酒吧,一位东北女孩遇上来自委内瑞拉的调酒师,激发出火花。Lumos去年夏天开张,至今已有多家英文电视台和报纸予以报道。它位于地下室,入口处低调地挂了一面木牌,用中文写着“酒馆”。
他们相信若有更多的白酒酒吧,可以在美国进一步推广白酒及其文化。
12岁来美国的Lumos酒吧老板李齐凡说:“我不是爱喝酒,而是对白酒有兴趣。”她对白酒的第一印象,是童年家中宴客陪父亲喝一点,当时只觉得很难闻。在美国当小留学生时,读到李白等人的诗词,常提到白酒,她开始好奇,认为白酒象征中国历史。再度品尝,发现喝伏特加,只感觉一股辛辣,但喝白酒却有回香、有层次。在中美两地的朋友圈,她发现年轻人追逐西方酒文化之余,却逐渐遗忘自己的酒。
当李齐凡告诉母亲自己想用白酒调鸡尾酒时,母亲说:“你疯了?白酒当然纯喝!”她经人介绍与有丰富调酒经验的Orson Salicetti相识。亲尝一杯他特调的曼哈坦鸡尾酒,发现两人有共同热情,不想跟随潮流,相信白酒有前景,不怕人浇冷水。
Lumos酒吧开张前,两人先到华人酒庄,把40多种中国白酒买遍、喝遍,花了一年半才决定酒单。两人也逛华人超市找中国传统香料、饮品。
李齐凡承认,最大的挑战是柔化白酒的呛味。后来发现纯杏仁不够香,但加入大米一起炒,做出的杏奶会更浓更香;再有花椒、茴香、茴香子,许多香料也都是先加热再酿酒会更香。
因为要向客人介绍白酒,她也对中国历史、白酒种类有更深入了解,发现每种白酒都有不同个性。多数人都知道茅台,但不知还有杜康、女儿红、竹叶青等。比如女儿红可以热饮;竹叶青度数较低,适合调酒;茅台度数高,而且香气有层次,便推荐客人小杯纯饮。
对于没喝过白酒的客人,她会推荐以白酒为基酒的十余种鸡尾酒,每种都不重复,有的偏辣,有的酸,有些甜,有些则较烈。
店内卖得最好的是枸杞,包含墨西哥龙舌兰、葡萄柚汁、莱姆汁、龙舌兰糖浆、苦橘,微带辣味,女生特别喜欢。她本人则偏爱清爽的柑橘,橘汁之外,还有威士忌、柠檬叶、荨麻酒。有些像牛奶般温纯,比如以茅台为基酒,加入煮过的山竺汁、凤梨汁、龙舌兰;最特别的是芝麻糊等调味,味道不冲突,也增加浓稠感,洒上自家烘烤的芝麻,有多层口感与滋味。相似的还有杏仁,主要成分包括自制杏奶及龙舌兰。嗜酸者也可尝试以蔓越莓及自酿乌梅汁为主要调味的幸运梅。
开业初期时李齐凡很紧张,因为身为亚洲人,担心这种调酒气味太复杂。没想到后来接受度很高,也有许多美国人去中国旅游,尝过白酒后,回味再三,寻香而来,或带着朋友来尝鲜,炫耀自己在中国喝过白酒。
李齐凡的合伙人Salicetti,目前也是一间调酒顾问公司的负责人。他身后的瓶瓶罐罐,泡着樱桃、黑梅、凤梨、辣椒、九层塔等酒吧不常见的调酒材料。他认为人类在酒中加香料、药材已有千年以上历史,而且有时不只是为了味道,也影响情绪,比如辣椒让人振奋,薰衣草让人放松。
以中国白酒调配新式鸡尾酒不容易,比如他在华人的干货店爱上话梅及乌梅的滋味,但这也是这是西方人不习惯的味道,必须以其他果汁中和,又不能过强压过白酒香气,因为毕竟希望客人尝到白酒。
辣椒则先煮过,再取汁液,去除辛辣,但保留香气。辣椒的特酿泡酒,入口不腻,辣味让人享受夜生活。香菜则搭配金六福,因为茅台、五粮液香气太重,他特别喜欢喝这种口味单纯的酿酒。店内也有陈年白酒,将白酒储存在小型橡木桶内至少八个星期,因为西方人很习惯橡木的特别味道。
他回忆第一次接触白酒,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位客人从中国带回一瓶茅台与他分享,第一印象是浓、烈。当时美国烈酒市场没有度数如此高的酒,他很感兴趣,但直到与李齐凡合作,才真正走进白酒大门。
开张前一年半,他每周末到法拉盛吃不同中餐,想知道中国人吃哪些菜配白酒,因为每个国家酿酒的起点都是为了搭配食物。尝试了200多种食材、香料,最后找出适合酿酒者,再确认比例。有些干燥的香料,比如丁香、肉桂、陈皮或干辣椒,必须先泡煮过,浓缩味道,只需几滴加入调酒,便可提升风味,也适合纯饮。他发现干果或风干水果也很适合,如苹果、梨子、凤梨、枣子,而且因为白酒酒精浓度高,能加速引出味道,也让白酒更易入喉。但市面上卖的风干食材含糖过高,影响口感,只有自己动手制作的才适用。
他认为白酒虽在中国销售下滑,但美国是很好的新市场,建议中国出口美国的白酒可以改变包装,而且加强对西方市场的营销、教育。他建议将白酒浓度调到40%,气味较淡,也有利推广。(摘自美国《世界周刊》)(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