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120例优质护理体会

2016-04-05 20:35:01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杨美英房夏玲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口病皮疹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杨美英 房夏玲



小儿手足口病120例优质护理体会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杨美英房夏玲

主题词 手足口病/护理儿童@优质护理

由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1]传播速度快,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引起大流行,2014年,手足口较往年发病早,病程快,并发症明显增多,重症数量多,病死率也在上升。实施优质护理,对预防手足口病传播及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感染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手足口病患儿240例,其中男180例,女60例,年龄1~6岁。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入院时体温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的患儿有186例;发热伴有口腔黏膜、唇内见到疱 疹的患儿有220例;体温38.0~40.0℃合并心肌炎1例,并发脑炎2例,240例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0例(男92例,女28例)年龄1~5岁。对照组:120例(男88例,女32例),年龄2~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2.1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按时服药,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完成,对哭闹或接受有创监护和治疗的患儿,给予积极心里安慰,必要时给镇静剂,保障患儿休息,将机体耗氧量降到最低。加强营养,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并记录,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

2.2 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方法,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以下优质服务措施。

2.2.1消毒隔离:①一旦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2周[2];②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③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环境中生存,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1],故病室用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min,并加强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30min;④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⑤减少陪护及探视,做好陪护宣教。

2.2.2口腔护理:①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②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

2.2.3皮疹护理:①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②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③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④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⑤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2.2.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异疫苗[3],掌握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让家长认识到: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造成心理恐慌[3]。指导患儿正确洗手,建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休息和营养;出院后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与其他患儿的接触,防止发生交叉发感染。应监测体温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皮疹及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复诊。

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为1.22±0.44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15±0.72d;观察组口腔溃疡及皮疹消失时间为2.8±0.71d,对照组为4.27±1.1d;观察组患儿一般状况(即精神状态、休息、饮食等)恢复良好时间为1.23±0.33d,对照组为2.9±0.72d,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口腔溃疡及皮疹消失、一般状况恢复良好时间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讨论

由于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病情发展较快,难以预测,所以家长和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重症病例,积极做好抢救的准备,防止耽误最佳的抢救时机。积极有效的治疗与全程的优质护理是治愈患者关键,使患者转危为安,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病人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它比一般护理更精准、更细致、更到位,内容包括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层次化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4]注意对患儿进行饮食、用药、活动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提高痊愈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研究表明: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8-1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2010版)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6-219.

[3] 李秀慧.手足口病中西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10.

[4] 徐碧英,郭佳慧,漆 平.儿科监护室优质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2,10(9):183-185.

(收稿:2015-04-20)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1.056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幼儿园(2020年18期)2020-12-30 11:58:02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护理学报(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