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草莓膜下滴灌栽培关键技术

2016-04-05 19:42马慧仙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昌匍匐茎采果

马慧仙

(四川省德昌县农牧局,四川 德昌 615500)



德昌草莓膜下滴灌栽培关键技术

马慧仙

(四川省德昌县农牧局,四川 德昌 615500)

本文总结了德昌县草莓生产优势及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了德昌草莓优势与草莓繁苗、定植、植株管理、膜下滴灌、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草莓;上市早;壮苗;高垄;滴灌

德昌位于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腹心地带,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0.9℃,最热月平均温度23.4℃,年均气温18.4℃,年均降雨量1147.6mm(主要集中在5~10月),年日照时数2147h,无霜期300d以上。冬春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生产草莓的天然温室。

德昌自1986年引种草莓获得成功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益提升,种植规模逐渐发展壮大。近5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hm2左右,总产量达2万t,产值8000万元,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

草莓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不仅节水、节肥、省工、省力,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从而能提高草莓的生产效益。德昌县从2013年开始示范草莓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配套栽培技术,并逐步在全县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德昌草莓生产优势及膜下滴灌栽培相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德昌草莓生产优势

1.1 果实上市早,鲜果供应期长

德昌草莓最早在11月中旬果实就开始成熟,陆续上市。适逢圣诞、元旦、春节、元宵、三八妇女节、五一节等节日,消费量大,市场前景好。采果可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底结束,供应期180d左右。

1.2 主栽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根据多年的引种筛选,主栽品种甜查理、鬼怒甘、红顔等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莓果实色泽鲜艳、硬度高、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0%~15%,果实芳香,口感极佳。

1.3 投入少

由于德昌县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极端低温-1℃左右,而草莓生长的极限温度为-5℃。因此,在生产中仅需地膜覆盖栽培,草莓即可安全越冬,生产成本较低。

1.4 销路广

德昌草莓上市时间早,品质佳,市场竞争力强,每年均有大量鲜果销往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昆明、乌鲁木齐、宜宾、丽江等全国大中城市。

1.5 产业链延长

冷冻加工规模逐渐壮大,可将草莓的尾果全部收购。

2 草莓膜下滴灌配套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苗

2.1.1 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休眠浅、耐贮运、优质、丰产性好、抗病性强且适宜露地促成栽培的甜查理、鬼怒甘、红顔等品种。

2.1.2 繁苗地的准备 为培育壮苗,宜选择前作未种过烟草、西红柿、土豆、草莓等作物的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的田块繁殖。整地作畦前将田地翻耕晒白,并施入充足的腐熟有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667m2、硫酸钾15kg/667m2、过磷酸钙30~40kg/667m2。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整细整平,再开厢作畦,畦宽1m。

2.1.3 选好母株,适时繁殖 母株最好选用脱毒原种苗,或选用其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匍匐茎苗。栽植时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为宜。采取在畦中央进行单株单行种植,株距为80~100cm,栽植母株600~800株/667m2为宜。

2.1.4 精心管理,培育壮苗 壮苗是草莓丰产优质高效的基础,在育苗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2.1.4.1 及时除膜、中耕除草 母苗定植成活到匍匐茎开始抽生前,及时揭除地膜,同时结合中耕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防治草害。

2.1.4.2 肥水管理 母苗定植成活后用清淡人畜粪水勤施薄施,也可加0.3%~0.4%尿素提苗1~2次,结合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施肥浓度和部位,防止肥害烧苗。此外,在繁苗期还可用0.2%~0.5%尿素和0.1%~0.3%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2次。雨季要注意加强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

2.1.4.3 植株管理 随着植株新叶增多和匍匐茎的不断发生,对下部老叶、枯叶、病叶要随时摘除,对出现的花序和匍匐茎上的子蔓和孙蔓也要全部摘除,保证每株多发生匍匐茎,多长合格子苗。对从每株上发出的匍匐茎要经常性管理,均匀理顺摆布田间,防止交叉在一起,并在匍匐茎的节上压细土,促进子苗早生根。管理较好的草莓母本苗1株可繁70~80株以上小苗。

2.1.4.4 病虫防治 繁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叶斑病、蚜虫、红蜘蛛,应及时防治。

2.2 定植前准备

2.2.1 园地选择 草莓喜肥水、怕涝,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光照良好、保水保肥、pH值为5.5~6.5的沙壤土为宜。前作以玉米、水稻茬口最好,忌选烟草、番茄、土豆、辣椒地。

2.2.2 施足底肥 草莓多次开花结果,产量高,需肥量较大,必须在栽前施足底肥(饼肥、有机肥、磷肥腐熟后撒施),施有机肥2000~2500kg/667m2、饼肥400~500kg/667m2、过磷酸钙50~100kg/667m2、尿素10~20kg/667m2、硫酸钾10~20kg/667m2。

2.2.3 整地 施底肥时结合土壤深翻,整平耙细土壤,随后按南北畦向作畦。栽培畦一定采用高垄,一般垄高25~30cm,垄底宽60cm,垄面50cm,垄沟宽40cm,垄底加沟宽100cm,垄面至沟底有一定的倾斜度,呈龟背型,以防积水。

2.3 定植

2.3.1 选择壮苗 壮苗是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应选苗龄100~120d以上,有4~6片展开的大叶,新茎粗,根系发达,叶色正常,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定植。

2.3.2 合理密植 为给草莓在生长发育期间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生产出优质、高产草莓,在定植时要采用合理的密度,每垄双行,株距15~18cm,一般以栽7000~8000株/667m2为宜。

2.3.3 适时定植 草莓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最佳定植时间。定植时需选阴天或下午进行。

2.3.4 定向定植 栽植时应注意定向栽植,生育良好的植株根茎基部呈弓型,凸面是将来抽出花序的部位,栽植时将凸面朝向垄沟一侧,从垄边往内5cm处定植。这样栽植就可以确保草莓果实结在垄面外侧坡面上,便于管理和采摘。

2.3.5 定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幼苗能否成活的关健。栽植太深,苗心被土埋住,易引起幼苗腐烂;栽植太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幼苗容易干死。故必须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2.3.6 定植后覆膜前的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浇水时可配施800倍液甲基托布津),并在1周内浇水2~3次,保持地表湿润,促苗发根。注意查苗补缺,心叶见长时要中耕除草,去除老叶、枯叶,摘除匍匐茎,打侧叶芽,以节约养分,促进植株花芽分化和叶片生长。

2.4 覆盖地膜

定植30~45d时,选用宽1.5m、厚1丝的黑地膜覆盖。具体方法是:以垄沟为中心向垄面覆盖,对准草莓苗心撕开小口,将植株小心轻轻拉出,用细土封严,地膜贴地,四周压严。地膜交汇在垄面草莓行间,以便于清洁生产和采摘。

2.5 膜下滴灌技术

2.5.1 滴灌系统 滴灌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过滤器、压力调节阀门、压力表、流量调节器、施肥罐、输水管道和滴灌带等组成。自来水或符合水质要求的河水,均可作为滴灌用水,肥料溶解在施肥罐中。水或水肥进入滴灌系统必须要经过滤器,这是保证滴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健。过滤器及滴灌带的尾端每月要定期打开清洗。

2.5.2 滴灌设备安装 滴灌支管置于草莓田块北侧,每畦中央铺一条直径3cm的滴灌软管带。滴灌带一头与支管通过变向接头连接,另一头用绳扎紧,沿栽培畦面铺设。

2.5.3 水肥滴灌 选用硝酸铵、尿素、硝酸钾、硝酸钙、滴灌专用复合肥、冲施肥等作为草莓滴灌追肥。追肥宜少量多次,水肥同步。为满足开花结果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在草莓开始生长到开花结果前施尿素10kg/667m2、硝酸钾5kg/667m2;浆果膨大期施尿素15kg/667m2、硝酸钾8kg/667m2。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营养缺失严重,可采用滴灌专用复合肥与尿素每隔10d交替追施。根据采果量确定施肥量,多采果多施,少采果少施。

2.6 病虫防治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使用。实行配方施肥,增施磷钾;悬挂黄板;尽早并彻底灭蚜,可显著减少病毒病危害。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每隔7~10d喷1次药,可喷40%达科宁600~700倍液,20%绿帝35~65g/667m2,50%扑海因1500~20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选用云菊1000~1500倍液、1.8%虫螨克乳油2000倍液等进行茎叶喷雾防治。每种杀菌剂、杀虫剂在整过生育期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一般在开花前使用杀虫剂,开花后不宜施用,采果前7d应停止施用。

2.7 适时采收

一般在11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根据市场的远近和不同用途适时采收。每隔1~2d采摘1次,每日采摘的适宜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到炎热来临前。采摘动作要轻,手捏果柄,带柄采下,不要损伤花萼,否则易腐烂。采收、装箱、运输和销售的整个过程,均应注意轻拿轻放,以防损伤果肉。

2016-8-3

马慧仙(1968-),女,农艺师,长期从事果树、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893561390@QQ.com。

猜你喜欢
德昌匍匐茎采果
贺德昌
采果后不要放松管理
范德昌漫画
范德昌漫画二十四节气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邱德昌 藏石欣赏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柑橘采果前后管理技术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