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新友
(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大力推广机采技术应用促进川茶产业提质增效
段新友
(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茶叶是四川的优势特色产业,四川是全国茶叶主要产区,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川茶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针对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而制约川茶产业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川茶产业大力推进机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促进推广机采技术的措施与办法。
茶叶;机采;技术;推广
但是,随之而来的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矛盾更加凸显。茶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春季名茶采摘期间,劳动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造成鲜叶不能及时采摘,使其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受到影响。各地实践证明,大力推广茶叶机采技术,能有效解决采茶用工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沐川县近年来启动大宗茶叶原料的机采示范推广工作,通过3年来的努力,机采茶园得到较快发展,全县示范推广机采茶园1667hm2,有效解决了夏秋茶采摘劳动力缺乏、效益不高以及原料加工不足的难题,带动了茶叶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7万hm2,茶叶产量达7261t,产值达6.1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全县茶叶产业从业人员8万余人,茶农人均茶产业增收达4193元。
目前,茶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中国茶产业还是四川茶产业,依靠扩大规模发展产业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从全国看,茶园面积已经达到267万hm2以上,总体上已经过剩;从全省看,2016年茶园面积将达到2.22万hm2,面积已经够大。川茶产业进入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理念,发展优势产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益。要以建设产业强县为平台,培育区域大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川茶产业转型升级。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省用10多年时间,全力推进机制名优茶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机制名优茶的全程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清洁化,实现了“机器替人”的跨越,推动了川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大力推广机采技术加工优质大宗茶,是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茶产业的又一个“机器替人”行动,对推动川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
1.1 劳动力短缺日益突出,倒逼大力推广机采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有效劳动力不断减少,采茶用工矛盾日益显现,各主产茶区都存在采茶工不足的问题,仅名山区每年就需要从外引入5万名采茶工,特别是夏秋茶的下树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大宗茶生产。
1.2 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需要大力推广机采技术
近几年来,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采茶劳动力成本占比产品成本越来越高,据沐川经验,大宗茶机采成本比手工采茶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可有效解决采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5.药敏纸片试验结果见表2。药敏纸片试验结果表明敏感的药物依次是: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的依次是:青霉素和卡那霉素;而对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具有抗药性。
1.3 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要大力推广机采技术
机采效率比手工采茶提高8~10倍,可有效提高下树率,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切实有效增加茶农收入。
1.4 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近几年来,消费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优质大宗茶消费稳步增长,高端名茶消费则有所减少。沐川和鹿鸣茶业的经验都表明,机采鲜叶同样可以加工出从中高端毛峰开始的一系列优质大宗茶和出口茶。大规模推广茶叶机采技术,就能为生产加工优质大宗茶、出口茶和黑茶提供优质丰富的原料,实现川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1 标准化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省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快速发展,良种化水平和茶园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茶园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茶园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茶叶机采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机械设备日益完善
采茶机械日臻成熟,已基本能够适应当前采茶的需要。同时,鲜叶风选分级、加工机械都在不断改进完善,为机采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2.3 技术不断成熟
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示范和生产应用,机采技术、机采鲜叶处理及加工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已经制定发布了《茶叶机采技术规程》,为机采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4 积累了成功经验
我省10年前就已开始在名山等地开始了机采茶实践,近几年来沐川、通江、筠连、珙县等大力推进茶叶机采技术的推广,宜宾市通过抓八大茶叶专业合作社推动茶园机采,沐川形成机采茶园面积达1667hm2、23家茶叶企业开展机采鲜叶加工的规模化推进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为全省全面推广茶叶机采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典型成功经验。
3.1 思路与目标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茶产业优势县为平台,以安全高效机采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项目引导、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全面推进全省茶园机采技术推广应用,到2020年,全省茶园机采面积达到6.67万hm2,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川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3.2 深化推广机采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劳动力日益短缺,劳动力越来越贵的问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不争事实,各行各业都在实施智能制造、智能生产,实施“机器替人”计划。川茶产业要提高竞争力,要降低成本,也就必须要加快推进茶叶机采技术的推广应用,再一次在加工环节前端实施“机器替人”,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全省茶叶战线要掀起推广茶叶机采技术的高潮,推动川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3.3 加强技术培训
茶叶机采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建茶园的栽种模式、茶树品种选用、生产管理方式都与传统茶园有所不同,老茶园还需按机采茶园的要求进行改造;机采机具的使用、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机采鲜叶也与手工采摘鲜叶的加工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加强对不同环节的技术培训十分必要,要分环节、分季节开展培训。
3.4 实施“111”机采示范工程
一项重大技术的推广,没有几年时间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没有一定的投入引导同样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拟实施“111”机采示范工程,也就是依托一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实施66.67hm2(1000亩)机采茶园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建设实施666.67hm2(10000亩)机采茶园基地,用5年时间,使全省机采茶园面积达到6.67万hm2(100万亩)。
3.5 加强宣传领导
全省茶叶战线要大力宣传推广茶叶机采技术的重要性,要向茶农、种茶大户、合作社、企业宣传,更要向相关部门、领导宣传,形成推进茶叶机采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各茶叶主产区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茶叶机采技术推广工作,要作为茶产业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来抓,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倾斜,在工作推进中进行中加强指导督促,务必取得突出实效。
2016-8-1
段新友,男,硕士,农业推广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