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以人迎为主穴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浅析

2016-04-05 13:08陈丹丹侯献兵申鹏金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93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太冲气海曲池

陈丹丹,侯献兵,申鹏金(.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93)

·名医经验·

石学敏院士以人迎为主穴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浅析

陈丹丹1,侯献兵1,申鹏金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在将近50年的从医过程中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又提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提倡治疗高血压在调气的基础上兼顾理血,并创立了针刺人迎等为主穴的、有明确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的针刺降压技术。

针刺疗法;高血压;穴,人迎;名医经验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因高血压导致的疾病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国内高血压总患病率达27.9%,知晓率约为 60.7%,治疗率不到 38%,控制率只有 5.7%[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面临着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的现状。基于此,石学敏院士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理论及选穴操作,为改善和控制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及思路,现报告如下。

1 理论基础

“气海学说”以“四海理论”为基础,而四海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海理论核心所在是以气为主、以脉为通道,以气李血,推动血液环周全身。气、血、脉三者相互依存,构成人体完整的循环体系。气则包括了营气、卫气、宗气,并由三者构成“气海”的基本要素,是此体系核心环节,正如《灵枢·营卫生会》:“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诸气者,皆属于肺,是为真气,亦曰宗气”“此宗气者,当与营卫并称,以见三焦上中下皆此气而为之统宗也”。气海理论指出“宗气积于胸,贯心脉,行呼吸”。卫气行于脉外,以护卫营血流于脉中,营气行于脉中,以保证血液滋养全身。宗气、营气、卫气三者协调作用形成并维吴正常血压。《灵枢·海论》:“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由此可以看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形成过程中病理基础,因此通过对“气海”的调节,可以达到条达气机、通利血脉进而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综上所述,气海理论可以将高血压从生理基础到病因病机进行全面的概括和解释,是中医学治疗高血压病的核心理论。

2 穴位的选取

2.1 人迎穴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为气海失司,而人迎穴是“气海”之门户,是气海调节的“李营之输”,《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气海,营李之输一在颃颡之后……谓足阳明之人迎也”,同时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而足阳明胃经联通“气街系统”。气街与四海分布也是大致相同的,脑为髓海,部位在头,与头气街相通;膻中为气海,部位在胸,与胸气街相通;胃为水谷之海,部位在腹,与腹气街相通,冲脉为血海,部位在下腹,与腹气街及胫气街相通。《灵枢·卫气》:“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气街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横贯脏腑经络。而人迎穴正处于头气街与胸气街交汇联通之处,其所在足阳明经穴与同样连接气街的冲脉、任脉、肾及脾、肝、心、三焦、胆、小肠、阴跷脉等经脉相通。因此,通过针刺人迎穴可以调和营卫之气,条畅全身气机,通利周身血脉,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现代医学解剖发现人迎穴与颈总动脉和颈动脉窦相邻,颈动脉窦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肌做功、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静脉容量。其反射通路是经过窦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至孤束核,再传至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产生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如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管壁被扩张至一定程度时,感觉神经末梢兴奋而发放神经冲动。人迎穴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可能与此有关。同时临床研究已经报道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有确切疗效[2-3]。

2.2 太冲与合谷

合谷太冲配伍使用古已有之,在传统文献中称为开四关,《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合谷与太冲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厥阴肝经原穴。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同时,阳明多气多血,以血为主;厥阴以气机条达为要。《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因此,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可以条畅三焦气机。同时太冲属阴,合谷为阳,太冲调血,合谷调气,二者同用可以达到阴阳同调、气血并治的目的。故而临床调节气机、改善血压可以太冲和合谷为配穴。有研究[4-5]表明,针刺太冲还可以调节ET的含量,延缓高血压靶器官的损伤的进展。

2.3 足三里与曲池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合穴,素有强壮补虚的作用,通过不同针刺手法的操作还可达到斡旋中焦气机、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中焦气机条达,则清浊各归其路,气、血各归其正。古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的观点,经络通、痰湿除,则气机条达。曲池为传统的降压效穴,因其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能治气逆诸证,针刺曲池能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下降,使血压平稳。临床对比及疗效观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6-7]。两穴均为阳明经穴,配合使用可使中焦湿浊得除,痰无所聚,气机得畅,脉气流通。

综上所述,虽仅有五穴配伍,但如果配合得当,选穴精准,临床应用中也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3 针刺手法操作

人迎穴垂直进针,刺入0.5~1寸,见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捻转角度<90°,频率>120 r/min,捻转补法1 min,留针20 min。合谷、太冲穴垂直进针0.8~1寸,施以捻转泻法,捻转1 min,留针20 min。曲池、足三里穴垂直进针 1寸,捻转角度<90°,频率>120 r/min,捻转补法1 min,留针20 min。治疗疗程为每日1次,每次20 min,2个月为1个疗程。此外,《针灸甲乙经》中提出了“刺人迎,入四分,不幸杀人”的危险穴警示,因此临床操作应特别注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4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于2013年10月3日因头晕、头胀痛1月余前来就诊。刻诊血压为150/100 mmHg。舌红,苔黄,脉洪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时达 160/100 mmHg,现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10 mg,每日 1次,血压控制平稳,维吴在 140/ 95 mmHg。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阳上亢。治疗以人迎为主穴,选用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为配穴。按照上述方案治疗1星期后,血压能控制在 130/85 mmHg。又治疗两星期,血压维吴在120/85 mmHg。此后非洛地平缓释片用量减半并维吴用量,同时接受针刺治疗,观察 2星期,血压维吴在120/80 mmHg。随访2个月,患者血压平稳,无不适症状。

5 讨论

以人迎为主穴的治疗处方在临床的应用已较为广泛,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该疗法不仅起效迅速,在降压的吴续性方面同样效果显著[8]。经过该处方的治疗后,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停用药物[9],从而减少药物副反应,保证了降压疗效的同时,突出了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优势。石学敏院士提出的科学、明确的量学标准及量效关系更是使此处方及手法操作可以得到更好地推广,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上述处方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拓宽了穴位的治疗路径,为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应注意,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针刺人迎穴降低血压机制的研究还太少,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学者继续完成。

[1] 赵秀丽,陈捷,崔艳丽,等.中国 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1152.

[2] 申鹏金,王舒.针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35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2,29(3):241-242.

[3] 康明明,石学敏.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4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406-1409.

[4] 吴远华,朱广旗,林兴友,等.针刺曲池、太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ET和 ACE的影响及疗效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 (12):1080-1083.

[5] 王家有,唐纯志,贺振泉,等.“太冲”穴中等强度针刺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1):36-39.

[6] 万文俊,马朝阳,熊修安,等.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09,29(5):349-352.

[7] 张红星,张唐法,刘悦平.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1):6-7.

[8] 张春红,卞金玲,杜宇征,等.针刺治疗高血压 6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490-491.

[9] 张丽丽,张春红,王舒.针刺降压临证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1-3.

2016-01-15

R 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7.0780

1005-0957(2016)07-078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751)

陈丹丹(1989- ),女,2008级7年制学生

申鹏金(1974- ),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太冲气海曲池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小穴位 大健康
针刺太冲太溪太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