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仕盈
文化语境对英译云南民族习俗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
□钱仕盈
摘要: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的翻译活动中,频繁出现因文化语境因素带来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接受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接受的影响。文化积累和文化异同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接受程度确定翻译接受程度。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各类因素,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克服翻译障碍,实现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语境 民族文化 翻译选择 翻译策略
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特别是英译独具特色的云南民族习俗是一项复杂的翻译活动。文化语境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它深刻地影响着英译云南民族文化的可信度和译文的接受程度。翻译本身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转换,译入语团体的文化沉淀影响其对译文的理解和接收。不同语言团体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受世界历史、文化习俗和文化价值标准的熏陶,具备共性,但同时也具备自身独特的社会文明,有鲜明的个性。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民族研究领域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存在。在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时,一些独立于传统之外的特色文化吸引它语社会的民族研究。为了更真实和准确地向世界人民介绍云南民族文化,提供更可靠的研究资料,在英译活动中必须认真探讨并系统分析文化语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各类翻译问题。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译语的词、句、篇章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翻译策略决定了译者如何选择译语和使用译语,使目标文本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到译语社会。鉴于此,本研究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提高此项翻译活动的可能性,达到圆满传递信息的目标。
“文化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到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习俗和政治背景。”在一种语言使用者所处的团体里,共有一种因历史、文化、语言、文字、习俗和文化价值标准等因素而形成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分共性和特性。人类经历的历史和创造的文化成为一种文化沉淀和积累,让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们都有一些相似和相近的文化语境。这些相似性源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史,在世界文明传播中了解了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进程。这样的文化语境是具备共性的,可以轻易地让团体内的人相融相通。它在翻译学者眼中让翻译变得简单,只要遵循顺应原则,则可以使两种语言顺利沟通。它不受两种语言使用者思维模式、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的冲击,它是具有普遍性的,可对等翻译,让两种语言团体的人便于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翻译中的直译法就是由此而来的,它强调的是文化语境的共性。
文化语境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特定社会团体的显著个性。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语言的团体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对翻译而言是障碍。在英译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时,尤其要考虑文化语境中的个性。
翻译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多种特性。从翻译文化性的角度来说,翻译是克服语言障碍,使不同语言使用群体之间能够沟通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而这种活动主要是文化层面上的①。因此,当今的国际翻译学界转换注意力,将翻译活动与文化研究密切联系起来。中国翻译领域的专业学者们也积极投身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探究外来文化和主体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研究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时,文化语境概念的引入详细地阐释了其对翻译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民族文化翻译的影响。
民族文化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本身转换的过程,还是文化沟通交流的过程和语言选择的过程。译文的组织和重构必须尊重文化语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要主动地顺应文化语境,使之充分地表达文化意境。因此,翻译学者提出,作品翻译是顺应文化语境的结果,民族文化翻译尤其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真实正确地传达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在翻译中不仅需要语言本身的转化,还需要隐含意义的转换。对不同文化语境的两种民族来说,各自的文化修养和积淀直接影响对文字的理解。当文化对等缺失时,翻译策略就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云南民族风俗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有重要意义,只有将它融入世界文化中才能更好地保留这种地域性民族文化。英译云南民族文化时,既要完整地表达世界文化范围内的基本信息,还要表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翻译策略是一系列翻译技巧组合起来的综合技能,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传承,让译语对象理解并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风情。
(一)对应直译法
在世界文明的大范畴下,许多人类共知信息组成了世界文化语境,让各民族文化具备了共性。各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变成了一种文化语境,此语境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相互理解。当译语对象的文化积累涵盖具有共性的文化语境时,直译法可以轻易地让这两种语言互换。
直译是翻译中最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它从字面上和深层意义上都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它兼顾了世界文化语境和个体文化语境,使得译文既能传达意义,也能体现源语文化的一些特色。云南省是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少数民族特色明显。在翻译传播民族文化时,会出现大量的少数民族用语和独特的行为活动。此时,为了简明扼要地表达意义,应当多采用直译法。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气息浓厚。傣族的分支有水傣和汉傣(旱傣),水傣因濒水而居而得名,汉傣(旱傣)因居住于山林而得名,所以在翻译中可直接译为“Wet Dai”和“Dry Dai”,隐含其称谓来源。历史上傣族信佛,“关门节”和“开门节”是重要的佛教节日,“关门节”至“开门节”间的三个月意喻“关门”,族内无婚礼无盖房,等待“开门节”,迎“佛祖如寺”。因此将“关门节”和“开门节”分别直译为“The Door-closing Festival”和“The Door-opening Festival”,目的语读者可以明白其意并深入探知文化内涵。傣族婚礼中的“拴线”仪式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翻译为“Tying-up the Couple”。当文化语境中的共性明显时,翻译中直接采用对应直译法能将文字中表达的附加意义和行为动作完整地呈现给译文接受者。译者不需对源语文本进行加工和再创作。
(二)音译与补充阐释法
文化可译性局限常常在翻译文化词汇时出现。文化积累覆盖的范围超出译入语表达范围时,翻译选择要做出调整,将其控制在可以理解的范畴内。当文化语境带来文化可译性局限时,需要尊重源语文化已经形成的风俗和特定表达词汇。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可以保留文字发音,直观地呈现它的民族性和特色性,同时进行阐述和补充说明。
纳西族历史悠久,其文字和女性社会地位独具特色。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创造了自己的象形书写文字“东巴文”。在翻译“东巴”二字时,考虑到这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可以直接音译为“Dongba”,保留语言发音特色。纳西族的民间舞蹈“阿里里”和“嘎蹉”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代表,如果在翻译中去掉它的原发音,而直接通过阐释说明的方法,就被坏了它的文化韵味,会变得平淡无奇。因此,在翻译中应保留音译“Alili dance”和“Gacuo dance”,并补充它的实际形式。景颇族内部有5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在翻译一些特有的称呼时直接保留发音。“昂墨牙姆”本是旧时景颇族社会对家外奴隶的称呼,英译直接采用“Angmoyamu”,解释为“family slaves”。布朗族的特色弦乐器“布朗玎”译为“Bulangding”,解释为“Bulangding is a kind of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 of Bulang people”。基诺族盛行祖先崇拜,其创世神话“阿嫫尧白”在翻译中也直接音译为“Amoyaobai”,解释为“Amoyaobai is a Jinu Genesis legend”。
(三)类比与补充法
翻译理论中对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进行了讨论。对翻译而言,不可译源于“异”,可译来自于“同”。称为“异”的事物常指源语或目的语无法简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无法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异”超出目标语对象的文化范畴,是文化层次上的“异”。目标语对象不能想象或者说不能理解。文化缺项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借词”,借用类似的词汇,阐述原文的意义。
英译云南民族文化是将目标语对象引入一个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在语言本身没有直接对应或者直接对应会造成歧义或难以理解时,需要译者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翻译内容控制在目标语对象能够理解的范围内。世界文化的相似性和民族文化个性相互渗透,促进了言语交际。文化翻译是为了让本体文化的独特性被目标对象认知并接受。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将异于他人的元素适当地、巧妙地变成“趋同”的。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方言和习俗。独龙族有一种传统服饰,称为“约多”,是一种披在背上的编织物。在无图片展示的情况下,将这种服饰翻译为英文并且让目标语读者接受,存在很大的困难。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将其简单翻译为“a sort of cape”。“cape”在英文里是“披肩”,与独龙族的“约多”有些类似,补充解释为“Dulong people have their upper chests wrapped with a long piece of linene from the left armpit to the right shoulder,leaving the left shoulder uncovered”会更容易理解。德昂族民族服饰里有一种戴在头上的“包头”。英语里的“turban”指“裹在头上的头巾”,与德昂族的“包头”肯定有所区别,但“turban”一词在目标语语境里容易让人了解事物的大致形象,再加上补充“both sides of which are decorated with many colorful pompons”就能够基本上描述出德昂族的“包头”了。基诺族男子的典型服饰“月亮花”是白色无领对襟砍刀布小褂,背部有小块黑布,绣着圆形图案和周围的放射性线条。衣服的原型可以对应英语中的“jacket”,目的语读者在本身文化语境中可以概括出异域文化中的物体形象。翻译时可以补充“It is white front-opened collarless jacket”。
理论研究表明,翻译是可行的,但是有局限。源于语言学理论的不可译性可以通过文化研究理论转化为可译,这也属于文化语境影响翻译的范畴。英译云南民族文化习俗是为了让中国民族特色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碰撞,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丰富人类民族历史。在处理文化异同影响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所译文本,即比较本体文化和世界文化异同,使翻译文字的使用更形象。当“同”表现明显时,在翻译技术操作层面采用对应直译法,能够形象地描述翻译对象;当“同”和“异”并存时,两者兼顾,保留源语,增加阐释,规避模糊不清的阐述;文化因素产生的不可译性可以通过类比,增加解释,补充说明等方式,达到意义的传达,这样的翻译策略在于填补文化代沟。在英译云南民族习俗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翻译策略,排除翻译障碍,对翻译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注释:
①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参考文献:
[1]王宁.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3,(2).
[2]李锦,廖开洪.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J].语言与翻译,2005,(2).
[3]何其莘编.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魏晓红,李清源.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研究[J].外语教学,2010,(2).
[5]甘雪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萃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6]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钱仕盈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65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