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年
释“宛”
□寇延年
摘要:《秦风·蒹葭》中,“宛在水中央”等句的“宛”字,通常被释为“仿佛、好像”。这给诗义阐释带来困扰,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应解释为 “陷入”。
关键词:宛 仿佛 好像 坐见貌 陷入
《秦风·蒹葭》是《诗经》里流传度极高的一首诗。诗中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诸句,句中“宛”字,通常被释为“仿佛、好像”。“宛在水中央”解释为“仿佛在水的中央”极富朦胧、唯美的意味,但根据诗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妥当,应释为“陷入”。
“宛在水中央”之“宛”见于各类注释书和辞书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一,释为“坐见貌”。如:《毛诗正义》中“宛在水中央”句下,郑玄笺云:“宛,坐见貌。以敬顺求之则近耳,易得见也。”[1]朱熹《诗集传》云:“宛然,坐见貌。在水之中央,言近不可至也。”[2]高亨《诗经今注》中把“宛”释为“分明”[3]应该还是依据郑笺得来。其二,释为“好像、仿佛”。《汉语大字典》中“宛”字义项“好像”下,列有“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例句。[4]《汉语大词典》中“宛”字义项“犹仿佛”下,中同样列有“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例句。[5]向熹《诗经译注》释为“仿佛”[6]程俊英《诗经译注》释为“仿佛、好像”[7]。曹音《诗经释疑》释为“仿佛”[8]。
这两种解释我们认为都是不适合的。
首先,“宛”在《诗经》中还出现了三处,《唐风·山有枢》中“宛其死矣”之“宛”是“苑”的假借字,作“萎死貌”解;《魏风·葛屦》中“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之“宛”作“委曲顺从”解;《小雅·小宛》中“宛彼鸣鸠,翰飞戾天”之“宛”作“小貌”解。可见无论“坐见貌”还是“仿佛、好像”的释义都不适用于《诗经》别处,尤其前者更是绝无仅有。
其次,郑玄释“宛”为“坐见貌”,这与“宛”的本义、引申义都没有关系,这样的解释没有任何依据,因此,后人也多不采用。至于“宛”的“仿佛、好像”的义项,确实是存在的。我们怀疑这个义项是从“宛然”“宛若”“宛如”等中衍生出来的。“宛然”“宛若”“宛如”中的“宛”是“委婉、隐约”的意思,正是受“宛然”“宛若”“宛如”等的影响,后来才独立有了“仿佛、好像”的义项。从文献资料来看,“宛”的“仿佛、好像”义的产生不会早于唐代。
最后,从诗义上讲,把“宛”解释为“坐见貌”或“仿佛、好像”都是不恰当的。关于《蒹葭》的主旨,众说纷纭,比较有影响的有“刺襄公未用周礼”说、“求贤”说以及“爱情”说等等。诗歌欣赏本来就是开放的,每位读者都有权利根据诗义做出自己的解读和发挥,在此我们也无意对本诗主旨作辨析。但是,我们发现把“宛”解释为“坐见貌”或“仿佛、好像”都不能够准确理解诗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意思,进而给全诗阐释带来困扰。比如,郑玄笺云:“宛,坐见貌。以敬顺求之则近耳,易得见也。”[9]朱熹《诗集传》释云:“宛然,坐见貌。在水之中央,言近不可至也。”[10]两位都把“宛”解释为“坐见貌”,然而,一位言“近耳”一位言“不可至”结论却是截然相反的。同样,把“宛”释为“仿佛、好像”也很难阐释清楚。比如,袁梅在《诗经注释》中说“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似有若无。”[11]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人们便做各种猜测,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于‘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金欲飞,入神之笔。上曰‘在水’,下曰‘宛在水’愚之以为贤人隐居水滨,亦以此知之也。”[12]更有甚者说:“笔法恍忽迷离之至,若写真实的人决不能如此。(因为真实的人,无论其为贤者、隐士、友人、情人,决无居于水中之理。)则此诗所谓‘伊人’,不过诗人心理上构成之幻影,与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乃相同之物。”[13]由此而认为《蒹葭》是“祭河之诗”。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显然这些都是由于对“宛”的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意象模糊,进而生发出各种联想。
我们认为《蒹葭》诗中“宛在水中央”之“宛”应释为“陷入”。理由如下:
(一)“宛”的本义及引申义
许慎《说文解字》:“屈草自覆也。从宀,夗声。惌,宛或从心。”[14]许慎的说解并没有联系字形。“宛”从“夗”得声,是“夗”这一母字的孳乳之字,意义也来自“夗”。许慎《说文解字》:“夗,转卧也。从夕,从卪。卧有卪也。”[15]段玉裁注:“谓转身卧也。《诗》曰:‘展转反侧。’凡‘夗’声、‘宛’声字,皆取委屈意。”[16]“转卧”义核即“辗转”,由“辗转”引申出“弯曲,曲折”“晃荡,摇动”“起伏,行止”(如宛延)等义项。由“弯曲,曲折”义项又引申出“凹入,低洼”。再由“凹入,低洼”引申出“陷入”也是很自然的。
(二)相关的同族字
汉字字族就是汉字在孳乳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一组或若干组形成系列的汉字。这一系列的孳乳字(同族字)都是在母字的形、音、义的基础上分化孳乳的,有共同的发生源,因而在形、音、义三方面都与母文有“血缘关系”。[17]通过对同族字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推求出母字所具有的意义。
碗,也曾作“埦”“椀”和“盌”,《说文解字》:“盌,小盂也。从皿夗声。”[18]段玉裁注:“于夗皆坳曲意。皆以形声包会意也。”[19]“碗”形状即是中间凹入。
箢,《说文》中没有,《集韵》中收录。是一种用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同样是中间凹入。
剜,《说文解字》:“削也。从刀宛声。”[20]“剜”这个动作也必须将所用工具伸入、陷入对象才能完成。
可见由“宛”孳乳出的几个同族字都与“凹入”或“陷入”意义有关。
(三)“宛”的方言
陕北方言“宛”[uγ53]就有“陷入”的意思。如:汽车宛进泥里了。陕北方言“碗”读[uγ412],两者声韵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这也符合汉语变调的规律。
(四)从诗义分析
前面讲过,如果把“宛”释为“坐见貌”或“仿佛、好像”那么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句的意思,进而造成诗义阐释的混乱。如果把“宛”释作“陷入”那么一切都变的简单、明晰了。
首先,诗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和“宛在水中沚”便很好理解了,顺流而下的小船陷在水的中央、水中的坻上、水中的沚上。意义具体而贴切,展现出追寻不得的困境,既符合事理也符合情理,很容易让人接受。
其次,原来大多数注释者把“宛在水中央”的描述对象认为是“伊人”,即所谓的“伊人宛在,觅之无踪。”我们认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描述的是“追寻者”逆流而上的境遇。那么下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结构上讲,也应该是描述“追寻者”的,更不可能“溯游从之,”讲“追寻者”,“宛在水中央”讲“伊人”。把“宛”释为“陷入”,“宛在水中央”的描述对象也就确定无疑了,而且和上一句形成统一和对应。
最后,从全诗的阐释上来看,由于原来各个注释者对“宛在水中央”的理解是模糊的,一些问题如:伊人为什么要待在水中央呢?伊人到底能不能接近呢?总是困扰着他们,进而就发挥想象,做出好多猜想。如果正确解释了“宛在水中央”,那么,诗义就可以这样概括:伊人在远方,想方设法去追寻,可是都不能实现。在这样的基调下,进行“讽喻”“求贤”“爱情”等等的阐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对诗义的概括是从对“宛”以及“宛在水中央”等句准确解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也有不少注释者早已提出与我们类似的说法,如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21]程俊英、蒋见元也在《诗经注析》中说:“这是一首描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22]只不过他们应该是从全诗意蕴推敲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论断的合理性。
(本文为榆林市科技局项目“陕北出土古文字考释与研究”[2014-cxy-10-3]。)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2.
[2]朱熹.诗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88.
[3]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8.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989.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4806.
[6]向熹.诗经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76.
[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3.
[8]曹音.诗经释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1:83.
[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2.
[10]朱熹.诗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88.
[11]袁梅.诗经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5:335.
[12]姚际恒.诗经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0.
[13]苏雪林.诗经杂组[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250.
[1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0.
[1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42页.
[1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315.
[17]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4.
[1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211.
[2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142.
[21]朱熹.诗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88.
[2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345.
(寇延年 陕西榆林 榆林学院文学院 7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