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包装设计内涵分析
——基于“粽子”造型特点研究

2016-04-04 21:28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关键词:粽叶造物粽子

田 原(山东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科学化包装设计内涵分析
——基于“粽子”造型特点研究

田 原(山东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粽子是经过千百年传承的功能性食品。其造型设计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本文从“科学化设计”角度入手解读粽子简洁的造型语言;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谈粽子的“科学之美”。通过对“粽子”形态设计精神价值的提炼,进一步对包装进行“科学化”设计的理念分析。

包装设计;科学化设计;简洁;文化意蕴

高级汉语大辞典中对包装设计的概念做了这样的定义:第一,包装是包扎产品的操作活动。如装箱、打包。第二,包装是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如袋、箱、瓶。第一个概念把包装作为动词使用,强调的是操作。第二个概念把包装作为名词使用,强调的是容器。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包装都是可取的。但包装设计的概念除了包扎和盛装之外,还有其他的内涵特点,即科学化的包装设计理念。

“粽子”由内而外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愿景和智慧,科学化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人文情怀。劳动人民在自然法则中提炼到设计的本质,“粽子”的设计是充满智慧的设计。本文从“粽子”的设计谈起,是因为它作为普普通通的传统食物,能够从汉代流传至今,定有它的存在道理。通过对“粽子”造型语言以及文化意蕴的研究,进一步探析科学化的包装设计内涵。

一、“粽子”的设计是有意图的造物活动

广大劳动人民经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设计”了“粽子”,在百姓生活民间实践活动中经过千年的历练并流传至今。在人和人造物的关系问题上,设计的意图是人类造物的依据。关于人类为什么要创造“粽子”这个“物”的意图问题,其实也是商业设计中的“为何而设计”的问题,人造物的过程是人类理想创造的过程。

关于粽子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北方的“角黍”说,二是南方的“筒糭”说。《齐民要术》卷九《粽饐法》第八十三引《风土记》中记载:“俗先以二节一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①《风土记》正文及猪瘟均为周处所作。唐人刘知几《通史》分别称为“章句”和“细书”,《通史》卷五《补注》云:包括周处《杨羡风土》在内的集中“史传小书,人物杂记”,“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张振珮笺注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085年,第165—166页)。按:魏晋南北朝文士著述常兼有正文和注文,正文为简练韵语,注文则是自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这是当时的一种著述习惯,如戴凯之《竹谱》就是如此。诸书所引《风土记》文字,其实主要是它的注文。这说明,吴人用叶子包裹米,把粽子做成有角有棱的形状。因为角黍的形状类似祭祖用的牛角,所以有人推断在中原地区角黍最初是用来祭祀的。而在南方,“筒糭”的产生必定有长期的饮食基础,雨水丰沛、较好的植被资源成为“筒糭”产生的自然环境基础。除了食用之外,筒糭也用于祭祀让稻谷生长的水神。如今“粽子”已经深入百姓寻常人家,融入日常生活。在祖祖辈辈、百年传承的过程中,粽子体现的是人类造物的智慧。

二、“粽子”的设计是有目的的传承改良

粽子的造型经过千百年的改良,各民族和地区的形态内容不同,有菱形粽、角形粽、锥形粽、还有九子粽。劳动人民在辛勤的实践过程中改良着它的材料、口味和包裹的方式。粽子在动态的时空中传承着自己的设计理想。

如今最为常见的粽子外造型是锄头锥形,四个“三角形”在上下翻转围合之后成为三棱锥的单元形,共有四个面、六条线、四个点。

“点”即是“角”,角是通气的孔,连接内外,煮制的过程也是等待黍米变得晶莹饱满的过程,米粒越是紧密,困扎的越是紧实,粽子的黏度就越高。热气带着粽叶的清香通过角上的小孔涌入粽叶内空间,滋养着颗颗米粒,黍米的纯享又沁透着叶子,“气”可以进入,“香”也可以浸出,分不清哪是“包裹”,哪是佐料。四个气孔同时将热传达到对面重心,外心、内心、重心三心合一,粽子的“芯”最易蒸熟。

“线”是“棱”,棱既支撑了面,又成就了空间,不但容积大,还包容了米。若把包好粽子的粽叶平面展开,可以看到“棱”把粽叶分割为一个等腰四面体,它由四个“等腰三角形”上下反转排列的单元形组成,一个“点”连接三条“棱”,“棱”是力的方向,三个恒力作用于一个消失点,实现了三力平衡。加大了“棱”对“体”支撑的力度。

“面”既是“壁”,老百姓根据粽叶长而窄的特点,把一两张粽叶在手掌中围合成漏斗状的容器,装入泡胀的黍米,再把剩余的叶子从漏斗上部内扣收口,弯折的方向顺着长韧的叶筋,既挺托而又有任性,还成就了面的转折“棱”,一气呵成封闭的智慧空间。

焖煮时,粽子之间角与角的空隙给蒸腾的热气以通道,熟的均匀,更节约了时间。最后用叶丝捆扎,在外力的作用下,无论焖煮多久,都不会变软,吃起来口感糍实。

分别在“粽子”的两个维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粽子”既是对称形态,又是非对称形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了规律,在无序中引入了秩序。非对称的美在于从规则有序中引入了“破缺”。在一个体面关系中,两者巧妙的融合,恰到好处,对称减少信息,破缺增加了信息,在动态中丰富了体面的变化。

“粽子”的形态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孜孜不倦的凭借直觉经验进行创造性改良的设计活动。道家认为:“真正的巧并不在违背自然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规律,在这种顺应之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得以实现。”[1]这个观点说明“粽子”的这种“大巧”具有“自然天成,巧夺天工”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古代造物设计的审美境界。

设计本身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地找出新方法,去满足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和当下的需求。根据需要来表的设计语言,才是新鲜的、合理的、和谐的。千百年的变更凝练了粽子简洁的设计语言,越是简练的设计语言,越是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历史变迁。它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渴望,体现着价值观念取向、渗透于人的生活方式。

三、“粽子”的设计是有大美的简洁化表达

世界的变化是复杂的,呈现的现象是无穷的,在生活实践中“科学化”能够采用最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简洁是科学的一个美学准则,也是现代设计构成元素的准则。简洁可以说是经过反复的删减,最后剩下的东西,也可以说,即使添加了这么多,还是感觉很单一的东西。①参见原研哉、阿部雅世著,朱鍔译,《为什么设计——原研哉对谈阿部雅世》山东人民出版社,第54-55页观点。用简单的图形组合成科学的体面关系,这绝不是偶然,这是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是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对科学的追求,是劳动人民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粽子”千百年来理性的思考。民间千年传承,老百姓用有限的认识包容了无限的科学,在大自然之中,直觉地找到了美的规律与形式。“粽子”的造型语言是简洁的。真正的简单具有无比大的能量,简单的本身散发着灵气,越是简单的真理越具有普遍性。“简洁”总是能和“大巧”、“平淡”、“山高水深”得到统一。粽子的造型设计不仅求“真”,更加求“美”。虽然粽子的造型简易而平淡,但越是“以少见多”,越是简单,越是大美,通过“观物之意审”而把握到了其精髓。观物审之的最终目的是“必造其质”,这里的“质”,即是自然。

杜甫的一首诗中说:“格物究理,其乐无穷。”“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细”就是观察生活,总结“美”的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推”就是推理、传承,怎么把想法变为现实。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了解了世界,追求了真理,这正是现代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真”精神。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

四、“粽子”的设计是有意蕴的文化传播

季羡林先生说过,“人类许多极不显眼的日用品和极常见的动、植、矿物的背后,隐藏着一部十分复杂的、十分具体生动的文化交流的历史。”[2]粽子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食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粽子也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意蕴。

先秦以来,老百姓就懂得养生,其日常饮食是根据时令变化而调整的,这正与阴阳相长和天时变化相应。北方的五月,是黍子成熟的季节,在仲夏之月之时,用新鲜的黍子做成粽子,成为老百姓祈福新气象的节物。五月又被称为“恶月”,阳气开始衰弱,阴气开始上升,正是阴阳交替之时。周处《风土记》记载了关于粽子形状的阴阳和谐观念。黍又名“火谷”,火属阳,菰叶水生而属阴,这就成了“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 粽叶的“阴”和米的“阳”组成了完美的世界,相互转化、互为消长,复杂而有动态变化。粽叶既是包装的容器,也是增香的佐料,糯糯的米香与叶子的清香相互渗透,成为整体。二者阴阳互根互用,互寓互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深受儒家文明的熏陶,“天人合一”的思想构成了农业社会里人们主要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性,成就了以天地人为整体的“天人合一”审美观。“究天人之际”强调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想、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成功的设计反映了人类社会创造性的智慧。

人的需求满足是实现设计创新的关键。千百年来百姓一直在捆扎和拆解粽子的造物活动中追求着和谐,在运动中找到了平衡,在差异中找到协调,在纷繁中找到了有序,在多样中找到统一。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和谐,是科学真理的美学准则,也是现代设计科学审美准则。大自然是有序而和谐的,反映大自然规律的科学也是和谐的。粽子在功能上不仅是祭祖的用品,还是养生良药。在文化传播上不仅是端午节的载体还是人们爱国情怀的寄托。老百姓在改良和创新实践活动中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粽子”的设计在几千年里的成功传播给了现代设计师带来很多的启示,它用简洁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着科学之美。只有真正领悟“粽子”的方法之美的真谛,才能深刻体悟劳动人民的智慧。人的智慧可以被欣赏,这也是现代设计的魅力之所在。对于商业包装设计的内涵除了包扎和盛装之外,还应拥有更多科学化的设计理念:包装设计是研究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过程;包装设计是在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包装设计是商品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包装设计是传统文化意蕴传承的载体之一。

包装设计之中的“科学之美”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而是严谨的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设计和科学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善美,真是理性追求,善是意志追求,美是情感追求。“真”的不一定是美的,然而“美”的却常常是“真”的。科学丰富了设计,设计贯穿于科学。“美”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信念,要欣赏其“美”,先要做到其“真”。科学化的包装设计是对真理的热爱和对真知的追求,成功的设计可以跨社会、跨历史,跨世界,跨未来。

[1]魏源.老子本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7.

[2]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梁 田)

J524.2

A

1008-9675(2016)06-0215-03

2016-09-10

田 原(1978-),女,河南汤阴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粽叶造物粽子
粽叶飘香过端午
好吃的粽子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造物美学
摘粽叶·剪粽叶
以木造物
粽叶林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