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钊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基建处,陕西 西安 710119)
【经济论坛】
城市公共空间的外部性效益转移方法初探
马 钊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基建处,陕西 西安 710119)
为了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外部性产生的额外效益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物品特性进行分析,给出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外部效益转移的建议性方法,并列出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对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构建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产品;外部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国家建设的投资规模空前庞大,其中很多资金都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上来,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的建设占到了相当比例。这类建设项目的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服务民众为目的。显然这类项目建设具有巨大的外部性。例如,由于某区域修建公园,区域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使得周边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这些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因此获得额外的利润。这种利润由公园改善区域环境的外部性而产生。尽管开发商获得项目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可能因此上升,但是这种成本的增加通常都大大小于公园建设给开发商带来的额外利润。对于那些在更早时间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商而言,其额外收益更大。这说明,政府的投资使得个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获得大量的额外利润,对全社会而言是有失公平的。而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由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产品特性。以下,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产品特性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这部分由个别营利性企业获得的额外利润,转化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投资方(通常是政府)的收益,从而使的国家的建设资金得到更有效率的应用。
1. 公共产品(Public Good)
公共产品是相对与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而言的。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苹果被一个人吃掉,另一个人显然无法再去享用这个苹果,这是典型的私人物品。但是如果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园和城市广场等,一个人享用并不能导致其他人无法享用,这就是公共产品。
2. 公共产品的特征
1)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例如国防,一旦形成了国防体系,提供了国防服务,要想排除任何一个人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防保护,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拒绝为国防费用纳税的人,他也仍然处在国家安全保障的范围之内。
2)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主题。例如,对于公园、广场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为一千个人所共享,却不能将其分成一千份,分别给一千个人分别享用。
3)外部性(externalities)
与公共产品的受益的非排他性与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密切相关的是外部性,这也是在经济领域中造成市场失灵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外部性又称外溢性、外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向行为主体以外的范围的溢出。通俗的说,就是某人承担了成本,但没有获得对应的利益,或者是获得了利益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如前前文叙述中,公园、广场这类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就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负外部性又称为负外部经济。例如,通常公园、广场的建设往往使其周边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开发商获得更多利润,这种额外利润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这种行为的正外部性的体现。
前文提到公园、广场的建设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改善,导致周边区域房地产价格上扬。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公园的正外部性获得额外收益。政府(通常城市公共项目的投资方是政府)投资导致了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获利,有失社会公平,可以视为一种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如果能将这一部分收益转化为政府投资的收益,并再投入到其它可以使广大民众受益的项目上去,对广大纳税人显然更加公平。以下给出几点建议,力求达到或部分达到这种效果。
1.公益性项目与盈利性项目在招投标中实行合并发包
政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投资主体。另外,我国的土地国有制度也决定了政府对于无论是公益性或盈利性项目都有其天然的决定性影响力。所以,我国有条件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同盈利性项目统一规划。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将公园、广场这类公益性的项目与其它受此项目正外部性影响的盈利性项目合并为一个整体,在招投标过程中进行发包。例如,可以将公园的建设项目和附近住宅项目的合并为一个承包单元,开发商要想获得盈利的住宅开发项目,必须同时承担部分或全部公园的建设任务,其费用作为房地产项目得益于公园项目的正外部性影响的货币体现。这样,就减少了政府对公园建设的投资,体现了公平原则。
2. 对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的正外部性充分评估并公开
另一种途径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改善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充分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广泛公开,使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的正外部性对周边区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使得对其导致的利好预期及时、充分地反映到土地拍卖价格上来,也就变相实现了开发商的额外收益向政府的转移。
3. 有区位优势的区域与差的区域连带开发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现阶段的一大问题,即使在一个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开发程度也往往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例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青岛市,城市的南北差距也一度非常巨大,甚至有人用“绣着花边的抹布”来形容其城市格局,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城市发展。然而,开发程度较高,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新的开发项目更容易在这些区域获得收益,从而导致强者愈强,差者愈差。对此,政府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政府可以规定开发商要想获得区位优势较好地区的开发项目,就要连带承担一定数量的开发成本较高、开发难度较大、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的区域的开发项目。如果连带的比例合适,应当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可以说有区位优势的区域的公共空间的正外部性能有效推动了缺乏区位优势的区域的发展。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外部性产生的额外效益发生了有利转移。
首先,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正外部性产生的效益进行转移目的是在于将其从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主体转移到公共空间建设的投资主体(通常是政府)上来,体现了社会公平,而绝非与民争利。
其次,对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转移过来的正外部性效益,应当加强监管,保证建设资金规范使用。
另外,应当注意这种转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防止房地产价格因此继续飙升,注意应用的范围和程度。对于主要以普通大众为目标消费群的项目可以少执行或不执行这类措施。对于高档住宅和商业地产则可以加大这种调整力度。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要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又要兼顾社会公平,加强对以营利为目的企业主体获利性质的判断,防止这类主体对城市公共空间正外部性资源的不当占用,对其做出适当调整,无疑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1]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杨志永,张馨. 公共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高培永,崔军. 公共部门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张宇龙]
Study on the method of the external benefit transfer of urban public space
Ma Zhao
(Shaanx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119)
In order to make external benefits of urban public space distribute in a reasonable way,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to the urban public space,find methods to transfer positive external benefits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lists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o 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to build a health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order,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public goods; externality; City
2016-09-15
马钊(1979— ),山东省菏泽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基建处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F290
A
1008-4649(2016)04-0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