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学环节中实践能力培养*

2016-04-04 14:05丽,袁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蒋 丽,袁 丽

(1、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现代服务与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学环节中实践能力培养*

蒋 丽1,袁 丽2

(1、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现代服务与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培养是其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寻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及建议,以期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不断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与建议。

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硕士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专业学位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2014年 3 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加强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导,公布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及年限、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加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培养实践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尤其是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培养。

一、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未能体现职业性

学术学位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专业学位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具有刨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硕士更是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能接受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定位。目前,专业学位虽然与学术学位在概念上有所区分,但教育实践培养的规律在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中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是很大程度简单地移植学术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讲授只是局限于理论的介绍和思路的讲解。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高为核心。但在实际中,教育硕士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然存在“偏理论、轻应用”的问题,课程设置实用性不足制约着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很难应用于实践过程。

2. 双导师指导教学作用不彰

双导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于改变原来整齐划一、忽略个性发展的单一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双导师各尽其能的教学模式契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但大多数高校双导师指导教学名不副实,学生名义上是由双导师协调指导,实际上大部分由校内导师全过程培养,而校外导师仅仅参与培养。主要原因是,校外导师虽均是基础教育教学或者管理岗位的骨干,对基础教育政策、信息、教改熟悉且专长,但因为编制在原单位,岗位责任大担子重,所以参与教育硕士人才选拔、课程教学、论文指导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仅仅在实习实践环节发挥一定作用。学校对校外兼职硕导仅有一份聘书,并没有规范的“导师培训”,所以校外硕导对高校导师任职要求不明晰,岗位意识不太强,责权利不够清,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其次,双导师交流平台亟待构建,双方导师很难在教学相关问题上保持有效的沟通,校外导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探讨的时间和质量更加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项目研究等多个环节,双导师协调指导作用有待改善。

3.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为图省事,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仅仅通过上交实习报告的形式由导师象征性验收,实践教学成了空架子。同时,部分课程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单一。大部分任课教师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特色教学方式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所占比例小,受众面不够广泛,教育硕士示范课、优质课、精品课、网络课程建设还未起步。

二、教学环节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与建议

1.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1)制订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高校可出台专门的培养方案,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邀请基础教育相关专家和优秀教师根据学校的需要对课程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加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立足高校的实际和具体的学科特点,以此充分发挥高校的特色优势。尽量缩减了课内学时数,增加科研素质训练和实践技能环节,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为主要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强化教学中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教学创新能力、缩短进入学校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适应能力夯实基础。

(2)“师生共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高校可基于实践构建课程教学模块,建立“师生共建”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通过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促使理论与实践并融,形成新的蕴涵机制。这种“以生为本,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课程内容和职业实际的紧密结合,从而培养研究生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和认识,激发自我认知和创新意识。在高校教师教育基地建立微格教室、教学实验室,将模拟教学实践纳入实践教学范畴,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理解实践教学内涵,对培养均具有较强的。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形式,提高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实效性,而且对实践学校中小学学生发展有很大意义。

2.双导师队伍建设与合作

(1)增加“走”与“引”的内在动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立健全校外导师库并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配各相应的校外导师。明确校内硕导的遴选标准并加强校外硕导的培训。高校遴选出的教育硕士导师必须具有基础教育岗位经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等,导师应有到基础教育一线调研或者短期挂职的体验。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才能增强导师对基础教育一线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规格的真实认识。其次,对新遴选出的导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对已聘用导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导师方能续聘。只有制度措施保障到位,才能使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双导师队伍逐步合理和完善。

(2)建立畅通的双导师教学交流渠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通过教育,既要达到理论水平的提升,又要使其实际教育能力得到锻炼。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强化应用型才的培养,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高校可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建立校内外导师交流平台,以保证双导师在教学上的有待沟通,并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交换意见。双方导师经验的切磋,不仅可以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质量管理

(1)建立多维实践平台。高校除了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平台外,还应加大人力和物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与地方基础教育加强合作。高校应加大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共建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的力度,有计划、分阶段地投入经费,建立校、院二级“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质量高、教学改革有特色亮点的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让研究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锻炼,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注重高校里教师教育培训基地的建立,可专设一些微格教室、教学技能模拟实验室、中小学教学实训实验室等,让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出来。

(2)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实习基地管理至关重要。实习要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内容、实习日程、实习指导等,明确实践教学的日常管理和学校、学生、教育实习基地三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针对实践教学可制定专门的《教育实践教学手册》,严格规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同时,学校与教育实习基地要增加互动,定期交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实现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学生的共赢局面。

(3)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实践教学考核是检查和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对导师、学生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既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还应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并与研究生学分和导师工作量相挂钩。学校应定期和非定期抽查,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加以督促和完善,从而改变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新生的事物,近几年得到不断发展,但是其培养模式仍在不断终索和完善中,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学为用”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在“运行”上动脑筋,在“实施”上动真格,在“管理”上出实招,在“质量”上下工夫,就一定能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迈向新的台阶。

[1]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号.

[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育发[2011]5 号.

[3]何艳茹. EDM 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 17-19.

[4]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30-240.

[责任编辑 李楠]

The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 for Postgraduates of Full Time Master Major Degree

Jiang Li ,Yuan Li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anxi Hanzhong 723000;Shaanx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119)

It is a crucial part for its guarantee of developing quality to cultivate their practice ability for the postgraduates of full time education degree.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search for the fostering paths and suggestions of full time education master’s practice ability, sinc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developing our country’s full time education master’s practice ability. Meanwhile, it is to promote the full time education master’s practice ability, with its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ability fostering system, and to accumulate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proposals for cultivating the full time education master’s practice ability.

Full time education master;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strategy

2016-07-05

1.蒋丽(1977— ),女,陕西省汉中市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2.袁丽(1979— ),女,陕西省汉中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服务与管理教学部副教授。

本文系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我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LGYJG1501。

G643.2

A

1008-4649(2016)04-0038-03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