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兰
情感投入教学法的尝试
马桂兰
情感投入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能很好的把握住情感投入在教学中的作用。爱学生,难就难在永远保持诚挚的爱,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沐浴在爱的春风之中。那么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始终贯穿情感投入?本人以古代诗歌为例,浅议情感投入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投入 古诗 情感 体验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特别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以教师精讲为主、学生感悟为辅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不能有效地感知古诗魅力。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投入情感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只有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才能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及文本语言的情感。由于古诗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古诗语言的语法特点及丰富的内涵初中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对古诗进行支离破碎地讲解,这样就如同教师把饭咀嚼烂了喂给学生,学生“吃”起来自然没有味道。因此,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投入情感,生动有情地朗诵,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优美。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一首古诗时,里面有这样精彩的几句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对这几几句诗的意思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通过以下几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导感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钱塘湖春行”情境图,学生在这优美的图画下,初步知道了这首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这样,学生就在头脑中对这首古诗的意象形成了初步的印象。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优美的音乐,并进行了范读,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体验这一首古诗的节奏。第二步,配乐朗读,感受韵律。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有了初步的掌握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首古诗进行了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这一首古诗的韵律美。第三步,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在前面二步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韵律有了初步感知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首古诗进行反复诵读,这样,学生就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对这一首古诗的语言就有了整体感知,对这一首古诗的内容也就有了整体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欣赏这首古诗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对其语言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感受了古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
古诗虽然语言简短,但却意境深远,诗人往往能够用寥寥数笔就能够勾勒出一首古诗的优美意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诗人的背景、经历不同,对于相同的意境却是以不同的诗句去表达。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意境相同的古诗同时呈现的学生,引导学生对这一些古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次古诗欣赏课中,我给学生呈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赠刘景文》、刘禹锡的《秋词》这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意境的,但每一首古诗的切入点却都不同。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对比研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了三者的不同。在这三位诗人面前,对于“秋”的描写学生大开眼界了,他们被这三位诗人的优美诗句所感动,很快地进入了秋的意境中去了。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这三首古诗的不同,而且深刻领会了古诗描绘意境,并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学生也就真正入诗了,教学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文本语言的内容以及文本语言的情感。在古诗中往往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而这一种情感是不容易被学生一下子就挖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语言进行品评,这样学生就能够体验到古诗蕴涵的情感美。
例如,《石豪吏》这一首古诗,主要对“有吏夜捉人”这一情景进行了描写,虽然是一首叙事诗,却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描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品读,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吏”与“妇”之间的尖锐矛盾。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这一些具有强烈对比的语言进行品评,学生就在品评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就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与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与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入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一首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并深切地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会到杜诗的“诗史”风格。
总之,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比较、品评的方式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情感美,从而让古诗教学更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临潭县城关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