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魅力刍议

2016-04-04 12:31王江涛
文学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金圣叹水浒传魅力

王江涛

《水浒传》的魅力刍议

王江涛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但中职学生对其了解着实有限,本文从四方面对这部名著进行艺术赏析,以期学生能真正从文学角度上理解名著的魅力。

社会现实 人物形象 结构 语言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表现了“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一.“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构成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的指导思想,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小说以他的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如皇帝昏庸,上有高俅、童贯、蔡京、杨戬四大奸贼,中有梁中书、高廉、贺太守之流的赃官污吏,下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的地方恶霸,正是这样从上到下的黑暗统治,把许多英雄逼上了梁山。小说具体描述了他们各自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这些英雄出身不同(包括上自拥有“誓书铁券”的封建旧贵族,下至渔夫猎户),遭遇和经历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但都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由此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的行动。

二.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写人的文学,一部小说离开对人物的精美塑造,就谈不上是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在古典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这部小说共写了六百八十五个人物,高度融进了人物独特形象的精心塑造,特别是对一百单八人的描写,各个面目不同,刻画得形象逼真,人物活灵活现,令人惊叹。故金圣叹曾赞:“《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一百八样”。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地位、社会身份的不同,他们性格又有着独特个性,作者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样是写人粗鲁,也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

三.语言上开创了口头文学语言,更具个性化、形象化

《水浒传》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个性突出、极富表现力。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如潘金莲听了武松说”篱牢犬不入”后,指着武大便骂道:“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24回)

语言鲜活泼辣,一个市井泼妇形象跃然纸上。

四.“百川归海式”的结构

《水浒传》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比如小说以高俅发迹为开端,有交代起义背景的作用;高俅逼走王进,是官逼民反的开始。由王进引出史进,由史进引出鲁达、朱武、杨春,一个引出一个或几个,像滚雪球一样,直到一百单八将齐聚梁山。这种百川归海式的结构,成为小说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而且,《水浒传》中的很多故事情节,既可以独立成章,将某个人的几篇故事串连,又可以成为人物“传记”。如“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三打祝家庄”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章节。

当然,《水浒传》除了以上四方面可以赏析外,还有许多值得赏析的方面,如主题内容研究、关于女性描写方面等等,但窃以为,这四个方面已经足够使中职学生了解这部名著的魅力。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水浒传》名家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猜你喜欢
金圣叹水浒传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金圣叹刑场别子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东方欲晓》的魅力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幽默到死金圣叹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点评中“犯”概念的探讨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