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敏
论苏轼 《黄州寒食帖》作品的诗性精神
■胡玉敏
中国书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唐朝重 “法”,到宋朝尚 “意”,标志着宋代书法走向新的书风。在北宋朝建国初期,为了建国安邦,宋初的统治者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策略。宋朝文人在艺术表达比前朝文人更加注重情感性。禅宗作为一个教派,强调心性修持并获得心性升华,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它的超越性解决人在现实中遇到的困惑,这正符合一部分失意文人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寻求解决内心精神 “专心涤垢,神与道俱”的艺术观。正是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宋代的文艺体现“‘无法之法’ ‘不工之工’,主张 ‘放笔一戏’ ‘信手自然,贯彻着禅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平常心是道的观念。”[1]在禅宗的影响下,大家追求艺术创作无功利化,创作更加自然,不受外物的束缚,艺术作品接近人的本真状态,这时期的书风开始表现自然美、真实美和文学美的精神。苏轼作为宋四家之首,他的书法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在书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因为乌台诗案受到牵连,他被贬谪到黄州。初到黄州时,苏轼全家生活困难,日子过得清苦,还要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为了解脱心中的苦闷,这时期他从儒家思想转入老庄的自然无为,性情渐渐随顺自然,气质更加潇洒豪迈,他对生活又重拾信心。这时期创作的诗歌,展现苏轼作为豪放派诗人诗性的一面。
《黄州寒食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此帖是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六行,129字,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该作品体现了他的艺术审美论的 “随物赋形”“寓意于物”的美学观。下面笔者试从诗歌文本、书法艺术和社会意义的不同层面分析 《黄州寒食帖》的诗性精神。
《黄州寒食贴》诗的内容是: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融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在黄州的清淡、凄苦的生活状态。又反映出苏轼对生活和艺术的自然随性,率气真实的性情。
此诗写得苍凉多情,创作中借助自然的形象,把自己的情感生动、自然地表现出来。如: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初月秋萧瑟。”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苏轼感叹人生的有限和时间的流逝。此时此景已是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之间,感叹世事的无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吟唱抒发出心中的苦闷,表现出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和贬谪时内心孤独惆怅的一面。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作者借用比喻的手法,描绘现实生活,用小屋比作渔舟,比喻生活的动荡与不稳定,象征自己生活的遭遇和艰辛。 “濛濛水云里”,象征在这么美的自然环境中,人的心情被自然感化,自然的伟大和包容,人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而 “泥污燕支雪” “病少年”的类比、 “春江欲入户”等比喻新颖,把一个普通的恬静的日常景象勾画出来,使得生活气息很足。其 “空庖” “湿苇” “死灰”等营造氛围的意象,又凸显出现实的处境,此时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出苏轼的心情,既有清凉悲苦的一面,又有 “随物赋形”的情怀。在黄州期间,苏轼闭门读书,完成许多著述。苏辙在 《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 “即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虽然苏轼受到打击,被贬谪,但从他的艺术作品中反映出孤傲和坚强、刚正不阿的精神面貌,贯穿在 《黄州寒食贴》书法作品的形式里。此诗既富有诗意又蕴含人生的哲理。
中国书法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艺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对艺术的敏感,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创作的字形、笔法也各异。在 《寒食帖》中,苏轼的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黄庭坚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而是字字丰润。作品中有的字,笔画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是作者运笔用力的力量和行笔速度的快慢所致,产生了线条轻重、粗细的变化。苏轼在 《书论》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在《黄州寒食帖》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例如“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笔画舒展、横轻竖重,这都是作品笔法的主要特点。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和开阔。如 《寒食帖》中 “哭、途、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其它几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例如 “破灶烧湿苇和乌衔纸”行距中的粗细对比,通过线条的急促、顿挫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行气,行与行的节奏构成了整幅作品的章法,视觉上给人一种纵深感和空间感。
在《黄州寒食帖》书法创作中,字形、行气和章法突破以往的特点,注重法度的严谨又妙趣横生,仿佛整幅作品游荡在自然的山水之间,蜿蜒的溪流胜似字形和线条的动势,随势而流, “‘字体形势、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又仿佛似人的喜怒哀乐, ‘若愁若真’;又像时间的变迁 ‘若春夏秋冬’;仿佛人和动物一样,把书写的字比喻 ‘若鸟啄形、若虫食木、若利刀戈、若强弓矣、若水火、若树云’。”[2]这说明,汉字的结体形势,比拟人、动物、植物和自然的现象,既有具体的形态,又有万象以尽意的美。这种美随创作者的性情而动,它像一首无声的乐曲,构成点画线的优美旋律,在章法和章法之间,字与字的联系中,共同奏响起艺术的凯歌。优秀的书法作品,用笔和结体之间表现出的气势、形势和姿态,就是生命的律动。像溪流又急又缓地流淌在天地之间,又像身体的血脉养育着生命的节奏。这种艺术的美,是来自对生命的观照,来自对美的追求,来自真诚的心灵。而这一切都来自人对自然的敬畏。用书法的外在之美,用妙趣横生的形态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整幅作品前部分,描写自己的现状时行笔拘禁,字形的结构趋于理性,可能源于儒家的思想内隐。后半部分,描写自然和社会环境时,有一种无我的境界,行笔洒脱,自由奔放。这一紧一松的章法对比,体现出作品严谨中带着轻松,感性中趋于理性的艺术特色。如孙过庭在 《书谱》称: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是强调书法作品中线条和线条、章法和章法之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笔墨的顿挫中,表现出书法的力量感和节奏美。如他在《答谢民师书》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艺术创作随感情自然而露,不受法度所限。既要 “随物赋形”,又要 “寓物于物”。在创作中苏轼还提出要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一方面重视艺术要遵循法度,另一方面肯定艺术的创作自由。
苏轼的 《黄州寒食贴》是被贬到黄州时创作的,此时他个人的情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困苦及思想的转变,他对艺术的创作更加的随性率真。他提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他以水为寓,表现对外物的关照,在这个世界中,人如何关照自己的生命,让自我的思想及心灵体会世界的深刻和意义。在保持身心和谐方面,练就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以个人特有的敏锐,以一种 “狂、旷、谐、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性格系统,统一于他的人生思考的结果之上。”[3]正是这种性格,在这样的心情下,他在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用书法的表现形式,再现他起伏跌宕的人生。这是用庄子 “万物齐一”的观点来寻求精神的解脱,把超然于物外的逍遥精神,贯穿在自我的艺术意象里。就他的艺术性来说,以有形的力量感染着他人,通过这一时期的生活考验化为对艺术的超越性,在和命运的抗争中虽然政治前途屡遭失败,但是成就了他艺术的生命。
黄州时期是苏轼艺术创作的高潮阶段,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感到臣子尽忠、直言,是为国家社稷负责,为百姓安康幸福着想,自己虽然受到小人陷害,这些苦难又算的了什么呢。就像科林伍德说,艺术是 “一个人情感的吐露”,从这点说,艺术作品反映艺术家情感情绪的气质。也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反映内心精神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通过符号再现情感,而人的情感有自我情感、社会情感和人类情感。好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反应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而是站在人生宇宙的层面,反映人类的普遍精神。在作品创作中, “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不是他个人的实际情感,而是他所了解的人类情感。”[4]在苏轼的诗歌和书法的创作中,表现的气质不仅仅反映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表现出他对社会、国家的一种责任和担当。苏轼贬谪经历丰富,从黄州、惠州、儋州……不同时期诗歌所表现的气质和心情都不一样。从这里引申出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而是取决于怎样表现。艺术表现的价值不在于这种表现是否与事实相符或指明事实,而在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力。”如他创作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峰高耸险峻,惊涛拍岸,这是多么崇高的自然画面。心中澎湃着激动的心情,向往三国时令人钦羡的伟大功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种雄心勃勃的气象,使作者感受到自然和历史带给自己的觉醒,心中依然隐藏为国献身的忠心。当苏轼离开黄州,到筠州看望苏辙时还劝他遇事不要悲观,要多读书和坚持高尚的气节。他写到: “风里扬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这种坚韧刚毅的精神也蕴含在 《黄州寒食帖》中,启迪后来的创作之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表现人民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和长久的精神之美。习近平总书记说: “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所以说,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传达一种理想的美,也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可以使心灵得到慰藉,思想得到升华。
注释:
[1] 《中国书法史》曹宝麟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2]蔡邕 《笔势》
[3]转引 《宋代文学研究下》主编:张燕瑾,本卷主编:张毅,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04页。
[4] 《当代西方美学》朱狄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