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倾向与侧重点

2016-04-03 19:25刘湘林
乐府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唱法歌唱

刘湘林

我国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倾向与侧重点

刘湘林[1]作者简介:刘湘林(1963~),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

[内 容 提 要]自上世纪初美声唱法进入我国以后,在几代歌唱家和学者的努力之下,该唱法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被吸纳和融合,已经与我国的民族声乐达到了水乳交融,完成了美声唱法的中国化。这方面的诸多实践,也引发了学界科学研究的热潮。宏观地考察和分析当下美声唱法研究,该研究跨学科的学术倾向和两个突出的侧重点,即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关系研究和美声唱法与声乐教育改革关系研究。

美声唱法研究/跨学科倾向/侧重点

在一般的界定中,美声唱法亦称柔声唱法,是指用半分力量来演唱的一种发声方式,也是一种演唱风格和声乐学派。美声唱法发展至19世纪,已经不再单纯以炫耀技巧和声音为目的,而是更多地通过声音来表达歌唱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丰沛的情感;与此同时,该唱法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热情关注并因此产生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些技巧上、方法上、风格上,以及理论方面的研究,反过来又不断地推动着美声唱法走向成熟、系统和理论化。因此,时至今日,美声唱法已经对世界的声乐领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迎来了该唱法学术研究的更为广泛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考察分析中国当下美声唱法研究的现状入手,探讨其跨学科研究倾向,以及因此体现的两个突出的学术侧重点。

一、中国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倾向

20世纪,是美声唱法名扬世界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声唱法不再局限于欧洲大陆偏安一隅,而是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向全世界辐射自身的影响力与魅力,这正好成为刚刚结束封建帝制、迫切的需要吸纳西方文明的中国所需要的新文化信息。在此时代背景下,美声唱法长驱直入中国并打破了中国传统歌唱方式和表演模式,为中国传统的歌唱习俗增添了新的质素和血液。

从五四运动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近一百年的漫长岁月里,美声唱法不但很好地融入中国的声乐发展,同时也征得了中国学界对该唱法的重视。近百年间,我国针对美声唱法的研究论文已达到了3400多篇,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与考察角度的点面结合,使得美声唱法的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蛛网式交错渗透的立体体系。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的纵深与拓展,该方面的研究课题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美声唱法独立研究,而是呈现为以美声唱法为立足点,全面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融合。由研究美声唱法的历史沿革、技巧方法,到研究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领域的渗透趋势与融合,并有大量的研究转向美声唱法同民族声乐的对比、借鉴和联系;同时,随着高校声乐教育的蓬勃建设,美声唱法研究又逐渐扩展到高校声乐教育建设与改革的相关领域,并使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加以探讨。此外,在新近的美声唱法研究中,其他领域的知识方法和理论体系也逐渐被引进,多门学科的内容知识,都成为美声唱法跨学科研究所涉足的范围。在这样的倾向下,该唱法的研究也已深入到教育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并衍生出多个交叉学科主题,还涉及到了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如生理学,解剖学和声学等。这在庄元的《当代中国音乐声乐研究述要》、倪瑞霖的《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等文章中都有详细的综述或论述。

在美声唱法的跨学科研究倾向中,较为突出的还有加尔西亚阐述的关于美声唱法理论同生理学结合的范例。加尔西亚教学和理论上的成就,不仅在当时鹤立鸡群的,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作为将传统的口传心授的美声唱法上升到科学和理论层面的第一位大师,成为用科学的理论揭去美声唱法经验主义神秘面纱的先驱,同时也被誉为“声乐教师的教师”。他在《歌唱艺术论文大全》修订本中对美声唱法等的严谨细致描述,已经不再是感官性质上的声音描绘,而是用科学的计量和言辞来界定和表达美声唱法理论,这在声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加尔西亚的影响下,一大批声乐教师、歌唱家、医生、生理学家纷纷投身到对歌唱机理的探讨和研究中去。1863年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亥姆霍兹的声学巨著《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译《声音感觉论》)付梓问世,将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研究和数学、物理学分析结合起来。这样一种全新的声乐理论研究手段激起了包括声乐界在内的巨大反响,促发了一股强劲的推力,驱使并吸引人们运用声学的普遍原理去解释歌唱发音的现象。在美声唱法里,法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杜普雷提出了掩盖唱法,让· 德·雷什克则成为面罩唱法的始作俑者。20世纪以后,由于医学,物理,声学等学科领域有着重大进展,学科前沿被不断地开拓,在美声唱法背后的音乐学科已经外延到了了众多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在音乐学方面有音乐心理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在物理学和医学的分支学科中则包括了建筑声学、物理声学、嗓音医学、听力医学等。与此相照应的美声唱法的理论研究也相应的朝着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的方面迈进。郭伟,尤其是西方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我国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展开。

我国关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研究起步较晚,大多的声乐理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1995年,中央音乐学院的韩宝强教授等三人课题组利用频谱分析手段对中西方美声唱法和京剧唱法的发声形态及声音特点对歌唱共振峰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是较早的成果;随之,当代相关的美声唱法声学研究分析开始增多。吴静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音色趋同性的声学分析》和《歌唱音色的声学研究综述》,刘栋梁的《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发声机理比较研究》等是这方面的代表。

在我国对于美声唱法的跨学科研究中,美声唱法的特点不仅在声学方面成为研究的视角,同样在一些音乐厅的设计上也成为思考的要素。我国著名建筑声学家项端祈在其《音乐建筑》一书中,就介绍了音乐厅、剧院的建筑声学和声学设计相关内容。该书作为我国声学研究者关于音乐建筑声学的系统著作,也是美声唱法的相关理论在中国建筑学方面的一个独特应用。上述说明美声唱法的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已经展开,并形成特定的倾向。但是,尽管如此,考察和分析当前我国美声唱法研究还是可以明显见出,关于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关系,以及美声唱法与声乐教育改革关系研究乃是该领域突出的学术侧重点。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关系研究

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过程中,最先受其影响和渗透的,是传统的民族声乐。民族声乐是一种在保留了中国戏曲优秀传统的同时,又吸收借鉴了西方演唱技巧的歌唱艺术。因为这样的实况,在学术研究领域,期刊论文和硕博学位论文中都有关于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关系研究的著述。这些论著大多是从两者相互借鉴和融合以及歌唱技巧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魁丽华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肖萍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之研究》,以及马菲的《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都是这方代表性成果。上述论文主要是在论述咬字、共鸣和气息等要素和环节运作及其过程实现中,探讨美声唱法对于民族声乐的影响,以及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美声唱法的吸纳与借鉴。其中,“咬字”研究则是这一学术侧重点的很好示例。

“咬字”作为我国声乐艺术传统,是古代声乐里面衡量歌唱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古代,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咬字吐字的理论和技巧,如“五音四呼”“归韵”“十三辙”等。在对这一传统的研究中,郝宝珠、王丽娜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咬字上的差别》认为:如果说民族声乐中的咬字是“说着唱”,那么美声唱法里的咬字就是“唱着说”,即在行腔中发音和吐字。由于美声唱法多使用意大利语演唱,意大利语中的音素和发音以五元音为主,发生部位在口腔后部,靠近软组织,所以对声音的反射并不十分明显,导致声音较之汉语圆润,丰满,因此能够在演唱中较多地把吐字和唱腔结合一起,强调咬字要服从声音,把声音的优美放在第一位;民族声乐里的字在声前,要求每个字都达到“咬字、归韵、收音”,声音多高亢、清亮。这里的发音应该借鉴的是美声唱法里咬字的圆润和自然,使声音在吐字的过程里赋予了更多的流畅和饱满,从而将过多重视“说的艺术”的方面和美声唱法里歌词服从于韵律的审美融合起来,使发声更加趋近自然的通畅性,并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声音的表现潜力。

与此相近,张建华的《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提出,在歌唱作品中,只靠情感来撑起整部作品,未免显得单薄;声音的共鸣和情感如同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中国民族声乐的共鸣,是局部的共鸣,以口腔、鼻腔、头腔的上部共鸣为主。我国许多地区的山歌与民歌的发声特点就是将喉头上提,在中音区全部使用真声,而在高音部分突然使用假声,以达到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歌唱方式。民族声乐里的共鸣声音很少会下沉至胸腔,腹腔,这样发出的声音多明亮清脆,但同时音量小且单薄也是局部共鸣的缺陷。与此相较,美声唱法的运用共鸣则是混合共鸣,这种混合共鸣可以在高中低音区之间自由转换和调整,高音无尖锐单薄之感,低音也无迟钝滞涩之声。同时,混合共鸣也降低了声带与喉头的负担,使声音的质感更加厚重且具有穿透力,在规模庞大或者配乐嘈杂的环境里,演唱者仍然能够将声音清晰地传递到听众的耳朵里。这样的共鸣方式值得民族声乐借鉴和吸收,使声音在三个音区内的转换毫无矫造痕迹,既有金属的华丽和明亮,又在穿透力的基础上做到了声音的饱满丰实。

在气息方面,学者们还注意到美声唱法中科学完整的呼吸理论对民族声乐产生的重要影响。任超平的《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就是专门对于美声唱法气息方面的论述。他认为:气息是歌曲演唱的动力,没有气息的支撑,也就丧失了发声的基础和生命力,只有正确的运用气息,才能够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在中国传统的地方民歌和乐曲中,气息的运用方式并不侧重于声音的流泻,而是作为一种情感上的补充来表达歌曲中的喜怒哀乐。如《小白菜》,《兰花花》中,仍然采用“偷气,换气”等方法,切断乐句,来表达乐曲中或哭泣、或激动、或愤怒的情绪。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声乐里也增加了通过连音演唱和花腔演唱展示乐曲中华彩篇章和浓烈情感爆发的构成。

对于中国声乐发展而言,美声唱法的传入,是一个重新审视传统民族声乐的契机,使该领域认识到民族声乐不能总是局限于自己的天地,而应该放眼世界,同其他文化艺术碰撞、激发,这样才能够得到创新和发展。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里曾提出艺术形式必须“随时而适用”,即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势灵活地变化自身,以应对历史大环境。民族声乐发展对美声唱法的吸纳借鉴融合,正是“随时而适用”的体现。以往的民族声乐过多的强调真假声的区别和对比,使得歌唱过程里声音转换突兀且不自然,在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下,民族声乐摒弃了单纯使用真声或假声的缺陷,将真假声加以融合,使演唱更加的流畅,既拓宽了音域,也丰富了歌曲表现手法。此正如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所说,我国的音乐传统历来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发展,而较少关注声乐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性,于是美声唱法的研究正好弥补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上的空白。美声唱法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积淀了对声部划分,歌唱构造,以及歌唱训练的发声体系等方面成果,通过该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意义和影响的研究,使得民族声乐的出路在于积极地同美声唱法的优点和长处融合借鉴,努力建立自身民族声乐的教育体系和完善声乐理论构造方面,获得很大的推动,从而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和繁荣。

三、美声唱法对高校声乐教育影响研究

美声唱法不仅对于传统的民族声乐有着影响和借鉴意义,在我国近现代的声乐教育发展上,美声唱法也对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在美声唱法研究中,其对高校声乐教育影响也成为另一个学术侧重点。众所周知,美声唱法这一西洋文化的产物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开始走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从西方的文明土壤里汲取营养,而美声唱法的传入,就成了先进知识分子在艺术上打破传统的一个契机。张伟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论述到: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下,大量的音乐社团,音乐院校和专业音乐教育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上海国立音专就是一个杰出的典型。上海国立音专成立于1927年,它模仿德国音乐学院的教学体制,聘请了一大批中外知名声乐教育家教授美声唱法,是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前沿阵地。在此之后,北京,广州等地陆续开设了音乐学校也加速了美声唱法的普及,而这也成为了中国现代专业声乐教育的滥觞。此后,私立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音乐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师范科声乐专业。美声唱法里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口传心授的模式,使得声乐教育向着更专业,系统,科学的方向发展。在学校教育出现萌芽变革之时,中外著名音乐家如萧友梅,赵梅伯,赵元任,青主,霍尔瓦特夫人,苏石林,作为早期中国声乐教学的先驱,也推动了声乐教育的发展;张雄的《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的奠基人——苏石林》、丁汝燕的《苏石林与中国声乐教育》等文章也都都从这样的角度,以苏石林为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第一人为视角,探讨了美声唱法对高校声乐教育影响。苏石林是俄罗斯歌唱家,在上海国立音专教学期间,培养了许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影响力的学生,如被誉为“四大名旦”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朗毓秀,中国第一女高音黄友葵,曾与世界顶级指挥家卡拉扬合作过的男低音歌唱家斯义贵等;研究者同时还认为:苏石林也是将“面罩唱法”较早引入中国的歌唱家,这样的演唱技巧使得国人对于声乐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即将以往教育里主张感性认识和个人体悟的方式转变为具有科学系统的声乐理论指导的声乐教育体系,从而完善了我国声乐教育系统和声乐理论结构。

在经过了数十年动乱以后,中国的声乐教育进到了改革开放时代,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教育实践中,当前美声唱法的声乐教育主要体现为三种: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开设的美声唱法专业;各师范类与音乐类院校中开设的声乐教育系中的美声唱法专业;综合类院校中音乐学院开设的美声唱法专业。我国九大音乐学院中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军艺,南艺等都成为声乐专业比较突出的高校。艺术院校里的声乐教学实践,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们尝试将中西合璧的方法引入声乐教育中,解决克服了语言、发音和文化差距上带来的困难,取得了教学实践上的成就和经验。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品素教授,自1958年起就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少数民族歌唱的发音技巧和特色,既保留了民歌中的独有韵味,又从美声唱法中引入了一些有益的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优秀嗓音的杰出歌唱家,后者不仅深得美声唱法的精髓,更能够用美声唱法演唱带有中国韵味的歌曲。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敢为路在何方》;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宋祖英的《大地飞歌》、《辣妹子》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同时,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通过中西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的结合开阔学生的嗓音,而不再局限于狭窄的音域内,令其歌唱和表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等实例,也都为学术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研究对象。因此,在我国声乐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现状中,诸多学者都将研究的目光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结合的角度转到了高校声乐教育改革上。

杨勇的《推进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毛亚雄的《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晓红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探析》,以及胡晔的《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文章都锁定了同样的问题,从美声唱法的角度或契机,发出了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呼声。他们提出我国现有的声乐教育模式需要变革,不仅要向着创新发展进步,也要回头接受传统的文化教育;指出无论是美声唱法的艺术底蕴和声乐发展史,还是中国戏剧的身段训练及声乐表演,都是高校声乐教育在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注意和改革的一个方面。此外,这些文章还强调高校的声乐教育需要打破千人一面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使之成为未来歌唱领域的大家。

总之,从实践经验看,人们对美声唱法过于狭隘的概念理解,已向更加宽泛的方向拓展。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吸纳与融合的成功,同时也说明随着声乐的发展和繁荣,声乐界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在向更为科学更先进更广泛阶段的自觉攀登,而学术界对于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倾向以及其中体现出的两个侧重点,就是对此有力的证明。冯光钻在其《努力创立中国声乐学派》中曾提出:各种歌唱方法、艺术观念、理论学说也应是百花齐放的,在大的目标下,应当允许各种艺术流派百家争鸣,和谐的并存,学界对于美声唱法的科学研究正是对此很好的呼应。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M].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出版社,1999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应尚能.以字行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易娟.浅谈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J].大舞台,2010

[7]苏都毕力格.对中国式美声唱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

[8]王超.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北京:音乐生活,2007

[9]张雄.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的奠基人——苏石林[J].北京:音乐爱好者,2010

[10]李凌.我与马思聪[J].人民音乐,1956

[11]徐小鹅.南北民歌的歌曲风格与演唱方法四大相异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

[12]夏美君.民族民间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二[J].盐城师专学报,1994

[13]张权.关于演唱中国歌曲的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

[14]刘辉.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1998

(责任编辑 白丽荣)

1001-5736(2016)02-0190-4

J616.21

A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唱法歌唱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歌唱十月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