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创作风格特点

2016-04-03 19:37:51李雯靓
乐府新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红梅赞江姐唱段

李雯靓

浅析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创作风格特点

李雯靓[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必然走向世界,而且中国民族歌剧在世界歌剧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在当代音乐“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歌剧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典型代表,《江姐》是综合中西方歌剧艺术的精髓而创作完成,属于西方的歌剧创作技术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结合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歌剧《江姐》的创作内涵以及对江姐这一人物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重点对歌剧《江姐》中的音乐创作风格与演唱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充分理解与高度概括,为如何能够更好的塑造角色,诠释人物内心情感,再现剧中江姐这一人物形象,并达到完美的演绎整部作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歌剧《江姐》/《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红梅赞》/人物形象/音乐创作

引言

歌剧这一艺术形式自从其诞生就在世界音乐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几百年多名歌剧作家、作曲家以及歌唱家的努力才造就出今天歌剧的辉煌成就。虽说几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就在这几百年中诞生了无数扣人心弦、慷慨缠绵的经典咏叹调。在中国歌剧发展历史进程中,无数经典被传唱。笔者通过多年对民族声乐的演唱学习和研究,并与多位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翻阅大量与歌剧有关的书籍资料,从中汲取到了很多知识。在欣赏中国诸多民族歌剧时,笔者尤其对这部曾经被多位中国歌唱家成功演绎的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甚为钟爱,被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所诠释的革命精神与真挚的情感所震撼。

笔者在研究中国民族歌剧《江姐》时,对这部歌剧中一些经典唱段进行了认真的演唱学习和研究。其中《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首咏叹调深深的吸引了笔者,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西洋唱法和中国传统戏曲及川剧唱腔的精华。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与演唱实践,对这首经典歌剧选段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浅析在歌剧《江姐》中对于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风格特点,为民族歌剧共同研究此类方向课题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歌剧《江姐》概况

(一)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与剧情梗概

大型民族歌剧《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中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的,小说《红岩》记录了在那段白色恐怖的历时时期里,我党革命战士在恶劣环境下,为了谋求解放与敌人作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当时社会环境造成了巨大反响,被推崇为中国歌剧史上伟大作品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使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摇摇欲坠,垂死挣扎的反动派疯狂镇压我党革命同志。在新中国的灿烂曙光即将升起的前夜,肩负四川省委到华蓥山发展壮大游击队重要任务的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毅然只身一人前往川北地区,接替牺牲的丈夫——原华蓥山政委彭松涛的职务。江姐与双枪老太婆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广泛联系发动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作战。由于江姐等人的作战与奋力阻截,使敌人的粮草及军火供给匮乏,既重创了敌人,也有力地支援配合了解放战争。

由于《挺进报》的发行机关暴露,1948年6月,江姐于万县被捕,关在了位于重庆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监狱。穷凶极恶的敌人施尽酷刑对江姐等人进行拷打和威逼利诱,但是江姐凛然不惧,坚定顽强,在狱中仍领导难友与敌人展开斗争。然而,就在黎明即将到来前的黑暗时刻,江姐从容就义,未能看到解放的胜利曙光。江姐用她年轻的生命挺起了伟大共和国的脊梁,为解放、为信仰,痛击反动派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在白色恐怖下化成忠魂高唱解放。

创作者们被江姐的事迹深深打动,歌剧《江姐》的创作组开拓思维,努力创作。当然,歌剧《江姐》的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经过两年多的淬炼,剧本4次易稿,音乐多次推翻修改而创作成功。经过了几代歌唱家对“江姐”的精彩演绎后,许多经典唱段流传至今。歌剧《江姐》早已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红色经典的传奇之作,它表达革命先辈为祖国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其精神影响至今。而“江姐”这一人物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歌剧历史上红色经典女主角的杰出代表人物。正可谓是:“巴山蜀水要解放,形势险峻毒蛇狂,战略明确反攻强,青松林内红旗扬,革命到底志如钢,大义凛然不惧亡,青春贡献光和热,一曲红梅永传唱。”

(二)歌剧《江姐》角色的形象塑造和唱段浅析

1.歌剧《江姐》中江姐的舞台形象塑造

歌剧是一门容纳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则是通过塑造人物性格来实现的,这也是表现情节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每部歌剧当中都会塑造出一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的音乐形象、内心的活动,情绪的起伏,都牵动着整部歌剧情节的发展和至关重要的歌剧命脉与核心。《江姐》这部歌剧较为生动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歌剧中的女主角江姐,来源于真实历史中的人物形象——中共重庆地下党员江竹筠。她在人民心中永远都是深蓝旗袍白围巾,而在歌剧舞台上的江姐身着红色毛衣则是为了展现英姿的形象。《江姐》的创作者一开始就确定了江姐是一名英勇无畏,勇于奉献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她关爱同志、志存高远、忠于共产党的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无畏艰辛、英勇向前的革命女英雄。同时江姐还是一位感情丰富而又细腻,内柔外刚的女人,她有理想、有抱负,既是一名革命党员也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这种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江姐人物形象在整部歌剧中的塑造,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一体现在江姐的唱腔以及音乐旋律的变化之中。因此,在音乐旋律的风格、曲式结构以及乐句、乐段的变化,音乐的节奏、速度的转换都有利于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把握歌剧中“江姐”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

歌剧中这一“正面”戏剧形象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以江姐为首的双枪老太婆、孙明霞、兰洪顿等对党忠贞不渝,对敌人无比痛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而“反面”戏剧形象则是指被广大人民群众恨之入骨的敌人沈养斋和叛徒甫志高等刽子手们。歌剧就是在正反面针锋相对的戏剧冲突下不断发展剧情情节不断的变化,塑造出了两种不同人物性格强烈对比的写照,从中也衬托出了革命者江姐等人的高尚品格与英勇无畏铁骨铮铮的革命形象。

2.歌剧《江姐》中的唱段浅析

剧中的著名唱段《巴山蜀水要解放》、《红梅赞》、《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奉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绣红旗》等,这些琅琅上口的旋律悠扬在神州大地上几十年,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江姐》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舞台演出本拍摄了同名舞台歌剧艺术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经典唱段唱段《红梅赞》。《红梅赞》这首歌曲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诠释了以江姐为核心的革命者所展现出来的浩然正气。歌剧《江姐》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欢迎,主题曲《红梅赞》更是家喻户晓,真可谓是二十世纪新中国歌剧的经典歌剧选段之一。

歌曲《红梅赞》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借用红梅来赞扬人的性格。更是以红梅报春,红梅傲雪的深刻寓意来传颂江姐,赋予整个朴实的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时《红梅赞》更是表达江姐思想感情,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的红歌。在人民大众面前展现江姐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加之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委婉高亢的旋律,使这首歌曲能很好地深入民心。为了诠释歌曲《红梅赞》所描写的江姐英雄形象这首作品曲调明朗、刚健,高低起伏较大,在激情中进行着大抒情,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展现歌曲本身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氛围,讴歌革命者用鲜血与眼泪抒写着崇高、悲壮、博大、圣洁、理想的情怀。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与《红梅赞》等唱段已成为那个年代的经典传世之作。笔者认为,这两首作品都是歌颂革命先烈的经典作品。唱段《红梅赞》是整部歌剧《江姐》的主题曲,含有概括整部歌剧的含义层面,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音乐创作风格。

(三)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人物形象分析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是歌剧的第六幕,是表现江姐女性性格与英雄形象的主要唱段。剧中描述了江姐被甫志高出卖后被捕,在审讯室中即将受刑的情形。在狱中,江姐怒斥叛徒。面对着反对派的严刑逼供,江姐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势,表达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1.坚定、勇敢的革命英雄形象

在这一歌剧唱段中,江姐唱到“春蚕到死丝不断”到“粉身碎骨心也甘!”简短的这几句唱词,表现出了江姐坚定的内心,体现出了一名忠于党,献身于党,为了革命的胜利,将个人的安危与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坚决斗争的英雄主义气概。唱段中从“不贪羡荣华富贵,”一直到歌曲尾声“不觉辛苦只觉甜”,体现出了,江姐不贪羡荣华富贵,不奢望安逸生活,为了革命事业愿用一生去战斗。

2.情感细腻,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

对于江姐这样的形象,在剧中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但还是能从剧情和唱段当中窥探出来。剧中,江姐的丈夫彭松涛政委惨遭敌人杀害,当看到丈夫的头颅悬挂与城墙之上,江姐的内心充斥着痛苦与悲伤,这时的江姐是一位典型的女性形象,感情细腻、温柔善良、有血有肉。而在《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选段中唱到“久盼望神州辉映新日月,深热爱中华锦绣好河山: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则体现了江姐作为一位女人,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但是祖国需要她,她愿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党和人民。

二、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音乐创作风格特点

歌剧《江姐》音乐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音乐手法丰富,大胆地将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洋科学唱法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川剧、京剧等戏曲表演形式。同时,《江姐》在音乐创作道路上取其精华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多的创新。歌剧中的音乐语言成功运用塑造出完整的音乐人物形象,丰满人物鲜明人物性格,深受专业人士广为传唱并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其中,歌剧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将多种音乐创作形式结合一身,音乐风格新明,戏剧冲突明显,演唱方法考究。具体音乐风格体现如下:

(一)旋律复杂、节奏多变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分为四个部分呈现:慢板(4/4拍)—紧板(4/4拍)—慢板(4/4拍)—清板(4/4拍)—流水(自由节拍)—快板(5/4拍)—原版(4/4拍)。

第一部分唱段中从“春蚕到死丝不断”到“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这一部分从慢板开始(4/4拍),再到紧板,再最后回到慢板,江姐把“春蚕”比作共产党人,“粉身碎骨心也甘”表达出共产党人的英勇无畏的崇高理想。音乐开始是慢板的进入,一个抒情性的段落,旋律优美舒缓,借用了贯穿歌剧的主题音乐《红梅赞》。第二部分唱段从“啊~久盼望神州辉映新日月”,至“愿将这满腔热血染山川!”这部分用“啊”音自然地过渡到慢板(4/4拍),进而转入到“清板”。在节奏上要有所加快。本段运用了“慢三眼”的板式,这部分既唱的要流畅,又要唱出一种风骨,刚柔相济,进一步的展现了江姐的革命理想。第三部分是“散板”的节奏。从“粉碎你旧世界奴役的锁链,”到“幸福的明天。”这部分的演唱在节奏上自由无节拍,紧拉慢唱,但节奏要均匀。这部分音乐旋律随着人物内心情绪的起伏,慷慨激昂,音乐表达了江姐对中国革命主义事业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的展望。第四部分是戏剧性较强的结构段落,是全曲音乐的尾声也是最高潮的部分,“我为祖国生”到“不觉辛苦只觉甜”。这个段落不论从速度上还是旋律的变化,节拍的相互转变,都较为频繁。由前段的紧拉慢唱的散板唱腔转换为(5/4拍)一板一眼的“流水板”,铿锵有力。最后的几句从“赴汤蹈火”到结尾转回了原速(4/4拍)多次的节奏转换,旋律的变化,将江姐为革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英勇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为祖国生,我为革命长,”到“贫贱不移”体现了这首选段的思想主题,应唱的激昂高涨。整首歌曲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变化较为频繁,借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特点,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

(二)多种唱法完美结合

在这首唱段中体现出了多种唱法的运用,在传统的音乐创作基础上,大胆的运用美声唱法,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融合了西方歌剧和中国传统戏曲表现形式及川剧唱腔的精华,多种唱法的融合让这部歌剧在音乐创作上博采众长。

1.结合西洋歌剧唱法表现人物戏剧性

歌剧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它集众多艺术形式于一身,一直被视为西方戏剧表演领域里最高贵典雅,受群众广泛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歌剧《江姐》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打破了中国传统单旋律的形式,加入了独唱、合唱、重唱、领唱的形式,并借鉴了西洋科学的唱法,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

西洋唱法通常具有气息舒展饱满、声音浑厚洪亮、音域宽广,并结合充分的共鸣等特点。演唱者在演唱这部作品时,运用西方美声唱法,融合了中国民族传统演唱方法和戏曲表演的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达到中国观众审美的需求,使人物的声音塑造得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因而,具备很强的戏剧性,典型人物塑造鲜明丰满。

在歌剧整段演唱中,大量融入西洋歌剧唱法的演唱特点,从人物不同的侧面,不同阶段,创作音乐人物形象,使歌剧的演唱气息饱满,声音流畅,共鸣腔体协调配合。这首选段中刻画细腻,表达流畅,人物性格丰满鲜活。演唱时根据情境和人物心理的变化,选择性的运用演唱方式。表现江姐温柔善良性格时,音色要深沉甜美;表现江姐坚定勇敢性格时,音色要浑厚有力。还要注重声音技巧的裱画,保持音量与音色的统一。随着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声音唱法上的技巧也要随之变化,时而刚健、时而柔美。从多角度不同成面的展现,江姐共产党员革命形象更加丰满。

2.结合多种板腔体式彰显人物性格特征

《江姐》这部歌剧本着“走民族化的道路”,从戏曲中吸取营养的原则,板腔体的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在《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首选段中,就以川剧、高腔为基础,广泛吸取四川民间音乐素材、一字腔等多种板腔体式。

(1)板腔体结构的运用

“板腔体”是中国传统戏曲和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形式。[1]引自《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音乐词典》中“板腔体”第15页。在这首歌剧选段演唱中运用了,散-慢-中-快等板式结构,音乐随着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在节奏和速度上也随之改变,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戏剧性,突出了戏曲板腔体的作用,彰显了江姐的人物性格特征与演唱风格。

(2)川剧唱腔的运用

另外,《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首唱段的唱腔中融入了川剧音乐元素。因为《江姐》这部歌剧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四川地区,所以在音乐创作风格上采用了大量的川剧唱腔。川剧历史悠久,有高腔和昆腔等声腔艺术形式,在我国戏曲宝库中光彩夺目,至今仍保存了不少丰富的乐曲和传统剧目,是我国精湛的表演艺术之一。“一字腔”在川剧高腔中是最具代表的声腔形式,在这部作品当中鲜明的体现着这种演唱形式,它的音乐形式细腻,能够准确的表现人物音乐形象。

结语

本文以歌剧《江姐》的创作基本情况与人物性格塑造作为出发点,重点分析《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该选段音乐创作风格的多种运用,从而追求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歌剧《江姐》将西洋歌剧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的戏剧性特征与民族音乐要素中的多种板腔体式有机结合,成功的将“江姐”塑造成情感丰富、温柔善良,同时更具坚定勇敢性格的英雄形象。

作为我国民族歌剧史上里程碑之作,歌剧《江姐》的唱段以其扣人心弦的动人旋律,委婉缠绵的细腻情感,高亢激昂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早已在人民大众中永为传唱。与此同时江姐这一英雄的人物形象早已印刻在人民大众的心中。笔者通过对经典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人物形象和音乐创作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为共同研究此领域中的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同时也为民族歌剧的演唱提供一定的实践探索。

[1]羊鸣、姜春阳.歌剧〈江姐〉音乐的创作[J].人民音乐1965

[2]阎宇.歌剧〈江姐〉的创作经过[J].文化艺术报,2008

[3]蒋菁.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互融互长[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J].〈中国音乐词典中“板腔体”〉第15页,1985

(责任编辑张宝华)

J616.22

A

1001-5736(2016)03-0218-4

[1]作者简介:李雯靓(1984~)女,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红梅赞江姐唱段
《红梅赞》,永生的恋歌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2
绵绵古道连天上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8
一弯新月挂半天
黄梅戏艺术(2019年3期)2019-11-22 03:08:08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雷锋(2018年2期)2018-05-14 17:41:56
小城红梅赞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0
又唱红梅赞
老友(2017年3期)2017-04-20 06:31:00
听红梅赞歌,闻警钟长鸣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2:12:09
火呀火呀
音乐生活(2016年8期)2016-05-30 17:32:24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琴童(2016年6期)2016-05-14 10:58:55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