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

2016-11-11 07:27姜俊卫
乐府新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渔歌北戴河号子

姜俊卫

论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

姜俊卫[1]

北戴河渔歌号子起源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最早起源于秦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北戴河当地的文艺“特产”。北戴河渔歌号子产生于北戴河原始渔民的海洋打渔劳动生产中,其最终又服务于海洋打渔的劳动生产与生活。北戴河渔歌号子是与渔民的海洋打渔生产相辅相生的,这既是北戴河老渔民在打渔劳作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歌谣,也是北戴河的一种文明的象征。北戴河渔歌号子在当代的意义已经不止是一种简单的号子文化,其完全可以成为研究北戴河地域文化的代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北戴河早已经不是那个以打渔为生的小渔村,摇身变成了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渔民也随之改变了行业,不再靠打鱼为生,所以近些年来,北戴河渔歌号子面临着消失的处境。因此,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传承、光大、创新与发展尤为重要。

北戴河渔歌号子/文化传承/时代变迁

一、北戴河渔歌号子概述

(一)北戴河渔歌号子简介

北戴河区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管辖区,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绵延不断的海岸线,具有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的海洋型气候特点。所以自古以来,在北戴河的沿海地域就形成了以打渔为生的渔民部落。

北戴河渔歌号子最早起源于秦朝,主要流行于北戴河区戴河镇单庄、陆庄和赤土山村一带。在原始时期,北戴河渔歌号子在北戴河渔民的海洋打渔劳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北戴河渔歌号子根据其劳动作业的顺序以及种类有流网号子、搬浆号子、拉网号子、起钩号子、见鱼号子、大网绳号子和打网片号子等。通常海洋文化都会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海洋艺术,渔船号子产生于海上劳作,最终会服务于海洋打渔作业。在临海、有渔民生活的地方都会有渔民号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北戴河渔歌号子也不列外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从其名称来看,与其他的渔民号子还存在着一丝的区别。北戴河的号子是渔歌号子,其他地域是渔民号子。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名称也就决定了它具有两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渔歌与号子。当然,两种艺术形式会有不同的对象、功能以及特殊的含义。

北戴河渔歌号子中的渔歌,主要同样产生于渔民的日常生活中,它主要功能有两种。一种演唱对象是在家织网的女人们所演唱的,她们在家中演唱渔歌主要是期盼出海打鱼的丈夫能够早日平安归来,包含着一种期盼与祈祷;另一种就是渔村在渔民们庆祝鱼满仓、庆丰收的时候,表达渔民内心一种喜悦之情时所演唱的。

(二)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分类以及用途

由于北戴河渔歌号子产生于渔民的海洋打渔生产,所以其种类与打渔劳作紧密结合。主要分为流网号子、搬桨号子、拉网号子、起钩号子、见鱼号子、大网绳号子和打网片号子等。

1.流网号子。用于渔民在平静的海上撒网打渔时所演唱,让渔网流向海里的打渔劳作时所演唱的号子。相对于其他号子而言,这首号子是在风平浪静的海上环境上所喊唱的,所以流网号子的音程跳动比较小,旋律相对比较平缓,采用一领众和的方式进行演唱,与音程跨度大、旋律紧张的其他渔歌号子形成鲜明对比,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海上打渔的渔民打渔作业的舒缓性。

例1.《流网号子》刘占吉刘占新唱王玉珍记谱

2.搬桨号子。由于原始打渔作业时机械发展水平有限,打渔作业需要完全靠人力进行划桨,渔夫们需要用自己的双臂划动船桨,使渔船能够在波浪不断的大海中航行,这就要求船上的渔民们齐心协力一起划桨,特别需要渔民们运用一首节奏感强,能够凝心聚气的号子进行统一作业,因此创作了《搬浆号子》,这首作品分为三大段,按照“1-3-5”主调音的音程推进,使音乐也随之层层推进。节奏非常强,旋律起伏大,音程跨度大,最大音程跨度为八度,充分展现了渔夫们在海上划桨时与大风大浪作斗争的汹涌气势。

例2.《搬桨号子》单长有等演唱王玉珍记谱

3.拉网号子。用于海洋打渔收网,收获环节,由于劳动内容的缘故,这首渔歌号子的音程跨度较大,采用了轮唱以及“鱼咬尾”的一领众和喊唱方式,从这首号子民歌性的旋律中可以体会到渔民们在拉网收渔,看到鱼满仓时收获的喜悦。慷锵有力的旋律使得渔民们能够齐心协力将捕满鱼儿的渔网拉上船,运用“嗨、呦、吼、呀”等口语化的字,再运用一领众和的喊唱方式,使大家劲往一起使,更有利于繁重的拉网动作的完成。从这首号子的音乐律动以及唱词中也可以体会出,当渔夫们收网看到渔网中活蹦乱乱跳的鱼儿时内心无比喜悦之情。

例3.《拉网号子》单长有等演唱王玉珍记谱

二、北戴河渔歌号子的艺术特征

北戴河渔歌号子在分类上属于传统的劳动号子范畴,首先劳动号子都是起源于劳动,为了能够凝心聚力,更好的进行劳动,所以渔歌号子也同样具有服务于劳动的实用性特征;其次在音乐本体发面,劳动号子的音乐旋律一般都会很简单,采用非常有慷锵之力的节奏型,节奏都很有顿挫感,劳动号子一班采用宫调式、徵调式为主;再次,渔歌号子在演唱方面与其他的劳动号子一样,都是创作于集体劳动中,所以同样是采用一领众和的方式进行喊唱;还有在号子的命名以及分类上,劳动号子通常都会以劳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命名,比如抬木号子、川江号子,北戴河渔歌号子同样如此,以劳动的内容进行命名,比如搬桨号子、流网号子、见鱼号子等。

北戴河渔歌号子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节奏方面

现存的十余首北戴河渔歌号子中均存在有较多的符点音符,并且所有的符点音符都的位置都在每首号子的强拍上,这一特征与海上打渔作业息息相关,说明在海上打渔作业的过程中打渔劳动节奏感较强,并且打渔作业的劳作具有强烈的顿挫感;由于海洋打渔作业是一项集体劳作的过程,并且依据海面的环境而有所变化,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劳动号子与打渔号子的劳动紧密相连,北戴河渔歌号子的音程跨度较大,最大音程跨度可达九度、十度,音乐节奏紧中有松,松中有紧,与打渔劳作中有起有伏的节奏感相吻合。

(二)音乐旋律特征

通过对北戴河渔歌号子中《拉网号子》、《流网号子》的音乐作品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北戴河渔歌号子的音乐旋律起伏以及音程跨度的大小是由在在海上打渔劳动强度所决定的。当劳动的轻度大时,音乐旋律的线条以及起伏大;反之,音乐旋律以及线条起伏较小,音乐的律动也会比较平缓。

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喊唱也会受到海面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在风平浪静时,渔夫们在打渔时所喊唱的号子的气势会比较舒缓,声音也会比较柔和,音量也会比较小;当遇到大风大浪的海面环境时,渔夫们所喊唱的号子就会随着恶劣的环境进行改变,喊唱的气势会变得强烈,以求得凝心聚气的作用,抵御恶劣的海面环境,与恶劣的海面环境作斗争。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秦皇岛靠近东北地区,秦皇岛有许多的居民都是从东北迁移过来,所以北戴河渔歌号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北民歌的影响,在部分的旋律比较平缓的渔歌号子中,大量的倚音的运用充分证实了这一特征。比如:《起钩号子》。

(三)语言特征

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唱词均采用“哦、哎、呀、喉”等语气词,没有完整句段的唱词,这是北戴河渔歌号子一个特有的艺术特征。首先简单口语化的唱词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凝结气力的作用,能够更有助于海上打鱼作业;再者简单的语气词可以与打渔劳作时的顿挫感相互协调。

北戴河渔歌号子与其他劳动号子、搬运号子的唱词相比较,搬运号子以及其他劳动号子都有讲述故事的唱词,北戴河渔歌号子唱词只有语气词,是由于在海上打渔作业的特殊性所导致的。海上打渔号子与陆地上的劳动相比较,具有时令性,要求渔夫们必须在特定的时间进行迅速作业,否则就会你失去最佳的捕鱼时机,故而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唱词的编创,所以久而久之,北戴河渔歌号子就形成了无叙述性、故事性的唱词的特征。

三、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北戴河已经由原来的小渔村变成了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当地的渔民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家庭旅馆的职业,用以接待来北戴河旅游的游客,所以致使渔民几乎不再出海打鱼,没有了出海打渔的劳作,喊唱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渔民也越来越少,最终使北戴河渔歌号子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目前现存的原始北戴河渔歌号子共十余篇,是原北戴河文化馆馆长王玉珍老先生(已逝世)通过拜访北戴河的老渔民单长有、杨庆有、杨惠中和刘占吉等,进行现场演唱录音、记谱,经过后期整理、记录所保留下来的。于2014年发表于《北戴河新文艺作品集1949-2014》一书中。

现今的北戴河区已经不是那个以出海打渔为生的渔民小镇,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宜人的气候,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北戴河已经转型为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从事海洋打渔的渔民几乎消失,渔歌号子服务于劳动的功能逐渐失去价值,会唱北戴河渔歌号子的老渔民大部分已经离世,再者加上子孙后代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缺乏兴趣,以及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使得北戴河渔歌号子几乎失传,其传承以及发展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北戴河区文化馆馆长王俊峰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传承方面做了新的突破。他在原始渔歌号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吸收在保持原汁原味北戴河渔歌号子音乐元素基础上增添新时代风采。

1999年,在北戴河海滨镇刘庄村的《流网号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创作,在此基础创作出新的作品《潮歌》。本作品在2010年参加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得到了各位领导以及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2011年参加央视网络春晚的演出。

近些年,王馆长从未停止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研究学习与创作,不断推出新的创作作品,如《哎嗨哟》,讲述的是在渔家生活背景下,渔娘盼望出海打鱼的丈夫平安归来,为丈夫祈求平安的故事。

2015年,北戴河渔歌号子被确认为秦皇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北戴河渔歌号子保护意义及保护建议

(一)北戴河渔歌号子保护意义.

1.历史文化意义

北戴河渔歌号子起源于秦朝,距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渔歌号子代表着北戴河原始渔民的海洋渔民文化,北戴河渔歌号子对于北戴河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而是一张北戴河文化的明信片,成为了北戴河海洋渔业文化的一种象征。可以通过北戴河渔歌号子了解北戴河曾经的海洋渔业历史,从历史中去发掘发掘更多原始渔民的风土人情,发掘原始北戴河的海洋文明。

由于北戴河渔歌号子起源于北戴河,在富有节奏感的渔歌号子中包含着许多北戴河的民俗文化,每一首渔歌号子都是一幅北戴河渔民辛勤劳作打渔的生动图画,通过北戴河渔歌号子我们可以非常真切的感受到北戴河渔民的勤劳、勇敢,重新感受千年来北戴河渔民风采,感受敢于与大风大浪做抗争的无所畏惧的渔民精神。

2.音乐本体意义

北戴河渔歌号子作为一种北戴河特有的民间音乐,其铿锵统一的节奏以及独特的喊唱旋律可以作为北戴河当地的一种民间音乐代表。每种音乐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现存的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学习、演唱以及分析运用,可以对当代的北戴河民间音乐甚至于中国民歌的创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为当代中国音乐添加新的音乐元素。北戴河渔歌号子将成为北戴河当地、河北省甚至于全国的音乐创作的丰富音乐资源,成为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3.音乐产业开发意义

北戴河如今已经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被称为“夏都”和“京津唐后花园”。旅游业比较发达。在夏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来此避暑疗养,甚至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这个小海岛上坐落着上百所疗养院。而北戴河渔歌号子作为一种北戴河民间音乐的代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演艺进行商业性的演出。在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结合当代的音乐潮流以及完美的声光电的结合,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北戴河印象”的北戴河渔歌号子文化产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多的了解北戴河的历史文化。这样,既可以对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继承与发展,又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保护建议

北戴河渔歌号子作为一种古老的北戴河民间音乐艺术,必须进行继承和保护。近年来,北戴河文化馆在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传承以及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北戴河渔歌号子现今已经成为了河北省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戴河区文化馆除了对现存的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整理发表以外,还进行了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再度创作,组织当地的村民进行学习演唱,并且参加展演以及比赛。

当今的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快,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各方面文化的冲击,许多的民间艺人、民间音乐都被人们所遗忘,最终致使珍贵的民间文化灭绝,所以当下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保护工作将显得更加紧迫。在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保护上,我们一定要遵循不改变其原汁原味的前提,通过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合理开发、创作以及传播来促进北戴河渔歌号子文化的保护。

首先,可以通过与政府以及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使北戴河渔歌号子走进中小学学生的音乐课堂中,使当地的学生对北戴河渔歌号子有正确的认识,邀请有演唱经验的渔民进行现场教唱,让学生们亲身进行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演唱,使北戴河渔歌号子真正能够进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从内心唤醒学生们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保护意识,让学生们对北戴河渔歌号子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保护意识。

其次,对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宣传,成立专门的北戴河渔歌号子演出队,进行学习演唱北戴河渔歌号子,一方面使得北戴河渔歌号子有了固定的继承人,另一方面定期到各个村落以及中小学进行巡回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北戴河渔歌号子,对其产生兴趣,并且举办各种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演唱比赛,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北戴河渔歌号子的传播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者对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深入研究,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一定要注意与当代流行因素的结合,一定要通俗易懂,考虑大中的审美观念,使北戴河渔歌号子得到年轻群体的重视,让他们产生对渔歌号子学唱的兴趣。

最后要对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产业化规划。北戴河渔歌号子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形式,必然拥有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北戴河渔歌号子进行现代化的再度创作,加入当代新的音乐元素,要符合当代人的大众音乐审美观念,再加上现代化的舞台以及声光电的完美组合,可以将北戴河渔歌号子做成一顿“秀色可餐”的文化盛宴,最终与北戴河的旅游产业结合,使得更多的游客可以了解北戴河渔歌号子,这样可以使得北戴河渔歌号子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产生活,北戴河渔歌号子就是一种起源与劳动生产,最终服务于劳动生产的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是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北戴河已经不是渔民村,所以随着打渔劳作的消失,使得这种服务于打渔生产的艺术形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当今国家也一直在做一系列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比如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可以看的出国家以及政府对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视,但是,总的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我们的全民保护意识,对渔歌号子的传承人进行保护,为渔歌号子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传承的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取得更大的进展。

(责任编辑高倩)

J616.22

A

1001-5736(2016)03-0201-5

[1]作者简介:姜俊卫(1992~),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渔歌北戴河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唱起号子走汉江
随手拍
汨罗江渔歌
雷家民作品
秋浦渔歌
汕尾渔歌的考察与研究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赵学敏书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