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然
略析哈姆莱特的艺术形象特征
倪思然
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身上,放烁出人文主义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芒。哈姆莱特具有多面向的复杂个性特征,为读者呈示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并且,他的身上还蕴蓄着深邃的哲思内涵,能够启迪读者领悟生存智慧。
哈姆莱特人文主义个性特征哲思生存智慧
哈姆莱特可以说是莎士比亚塑造得最成功、最富有艺术魅力的悲剧典型人物之一,历来成为众多学者、文豪争相品评的对象。从这位“由波浪形的线条构成的”①王子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在人性中的光辉闪耀,体悟出他复杂而真实的性情的迷人艺术魅力,并且收获多面向而深刻的哲思启迪。几百年来,哈姆莱特这一光辉的典型形象,以迷人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无数读者。莎士比亚精湛的艺术个性塑造技巧,也在《哈姆莱特》一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人文主义精神以充满朝气的曙光照亮了整个欧洲大陆。扫除蒙昧、追求个性解放、呼唤本真人性的复苏,成为人文主义作家们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在莎士比亚时代之前,文学、绘画等艺术均沦为神学和封建主义的附庸。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切而丰满的个性,在文学作品中被湮没、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清心寡欲、苦心修炼的圣徒与修士形象。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富有个性的文学典型,而仅仅是一些范型、符号,是神学与政治强权的臣服者。莎士比亚一反中世纪神学控制下的文学传统,在文学中真正把人当作有尊严、有个性的“人”。哈姆莱特在他笔下正是闪耀着人文主义璀璨光芒的形象。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身上赋予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首先体现为对人的理性、力量与行为的赞赏与讴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②尽管说出这段话语时,哈姆莱特正处于装疯状态,然而他隐藏在表面的癫狂下的是机敏的心智。从这段对白中,我们感受到一位人文主义者真切的心声。这也正是莎士比亚本人的心声。莎翁借哈姆莱特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可贵的人性的肯定与赞颂。此外,哈姆莱特“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③的自信、沉着与雄心,以及他智勇双全的斗争手段,都充分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的杰出理性与才干的由衷赞扬之情。显然,作为一个德才兼备、有勇有谋的人文主义者,在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寓了莎士比亚真挚的人文关怀情愫以及呼唤人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莎士比亚不仅将哈姆莱特塑造成智勇兼备、雄心勃勃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还将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正是由于哈姆莱特缺乏果断决策的能力,他的复仇计划最终险些搁浅。另外,在措词激烈地当面指出王后罪行时,狂暴而意气用事的他错杀了大臣波洛涅斯。全剧对哈姆莱特性情的缺憾还有多处展现。剧中其他人物如残暴而狡黠的克劳狄斯、美丽纯真的奥菲利娅、为虎作伥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等人物形象,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莎士比亚通过对人性光明与黑暗两面的充分展现,体现出人文主义文学对“人”自身予以全面客观认识的内在精神。他不仅歌颂人的才能与美德,还在哈姆莱特所处的人际关系中展现了剧中人人性自私与卑劣的阴暗面。对哈姆莱特及其他人物性情的全面展示以及对人与人关系的忠实刻画,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另一表现。
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恒久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他具有摒除蒙昧主义的人文主义品格,还在于他丰富而复杂的个性。莎士比亚一反中世纪的文学传统,以伟大的现实主义气魄,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塑造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正如普希金所说的,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形象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种热情、多种恶行的人物”④。莎翁以他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使哈姆莱特的个性中交织着众多复杂因素,为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读与阐释空间,这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在整个复仇斗争中,勇气与智谋并具。当他从父亲的鬼魂口中得知叔父杀兄僭越的罪行时,他便在记事簿上记下了叔父那万恶的名字。复仇的种子在他心中就此生根。在酝酿复仇计划的全过程中,他有过彷徨,却始终没有失去坚定的勇气。并且,他的睿智与警觉一直伴随在他的左右。为了躲避众人猜疑的视线,他假装疯癫等待机遇。通过安排戏剧《捕鼠机》模拟叔父僭越过程并对其进行试探,哈姆莱特获得了成功。在前往英国的航程中,他又及时识破了阴谋,修改了公函,并使二位随从落得咎由自取的下场。然而,智勇双全的哈姆莱特却使复仇计划一再延宕,失去了一雪家恨的最佳时机。关于哈姆莱特走上犹豫与延迟的心路历程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看来,哈姆莱特延宕的根本原因,不是他的优柔寡断,也不是他的宗教信仰,更不是“俄狄浦斯情结”。既然复仇的对象早已确立,他所犹豫的应当是具体的斗争策略问题——既不能伤了母亲的心,又不能给民众留下他杀叔篡位的错误印象。就这样,他彷徨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中。正如黑格尔评价哈姆莱特时指出的:“他所犹豫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去做。”⑤在思考中,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因而迟滞了复仇的进程。
哈姆莱特在同强大的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展现出他的勃勃雄心与强烈的争胜欲。他针对国王阴谋的每一次机敏的斗争计策,都是以他的雄心和斗志为强大后盾的。此外,他对皇后软弱无能、失节辱名的行为予以声色俱厉的痛斥。而对国王派来试探的波洛涅斯和奥菲利娅,他外疯而内省,以听似不着边际的话语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前往英国航船上,他面对险境毫不慌乱,巧妙地化险为夷、成功脱身。试想想,若不是具备勇者无畏的气概和争强求胜的雄心,哈姆莱特怎能处理得如此游刃有余?然而也正是他过于争强好胜的特征,在关键时刻蒙蔽了警醒的心智。他坚持要与雷欧提斯比试剑法,最终不幸落入了奸王的恶毒圈套。正所谓“物极必反”,争强好胜的欲望可以推动人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但过分的好胜心则有可能葬送大好前程。哈姆莱特的个性特征中,好胜欲不断生长直到过分膨胀,这一过程是发人深思的。
在剧中,哈姆莱特给奥菲利娅的火热情书,让我们领略了他纯真心灵中对美好爱情的热切渴望。“最亲爱的小姐,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是你的。”⑥——这是多么真挚而热烈的情怀!然而随后哈姆莱特以“疯子”的锐利双眼觉察出了自己心爱的奥菲利娅,也受国王和波洛涅斯的利用,成为试探自己的工具。这时的他面对着腥风血雨的人际关系,以及黑暗腥臭的残酷现实世界,彻底了断了自己的儿女私情。绝望的他将“癫狂”的话语抛给了自己曾经热恋的心上人:“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⑦这是向在幕后操控的国王与王后发出的叛逆与反抗的信号。从哈姆莱特由幻想爱情向痛击丑恶力量的转变,可以看出他在“癫狂”外表下内心的逐渐成熟。而这种转变也为他丰富的个性特征加入了深明大义的理智因素。
总之,通过仔细解读《哈姆莱特》,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哈姆莱特个性特征的多重内涵和广阔的可阐释空间,而这一点,迥异于莫里哀《悭吝人》、《伪君子》中性格单一、类似于英国理论家E.M.福斯特所定义的“扁平人物”的主人公形象,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哈姆莱特凭借丰富的、多面向的个性,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颇为鲜活的艺术形象。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颇受读者称颂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深邃哲理思辨意蕴,一直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颇有裨益的启迪。在莎士比亚时代,人们观看这部剧作时,对哈姆莱特的理解大都仅局限于一位复仇的丹麦王子形象。然而随着时光推移,哈姆莱特身上蕴含的思想意义不断为人们发掘出来。
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位在丑恶势力包围之中,面临四面楚歌绝境的勇者。作为一位对现实生活怀有过美好愿望和精诚抱负的人文主义者,他曾是“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⑧。然而父王遇害后,残酷无情的现实沉重地击碎了他的梦想。人面兽心的叔父克劳狄斯窃取了王位;母亲软弱地苟且偷生;波洛涅斯心怀鬼胎,不时监视着他的行动;心爱的奥菲利娅也成了奸王的帮凶……这是何等暗无天日的惨痛世界!对此,哈姆莱特单枪匹马奋起抗争。然而邪恶势力是如此强大,以致于他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仍落入恶毒的圈套。在生命最后关头,他终于以自己的奋力一剑完成了复仇的崇高使命。在他身上,蕴蓄着桑提亚哥(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主人公)式的“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执着生命力。尽管他复仇成功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但他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极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从他身上,我们还能看到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奋勇进取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英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因此,哈姆莱特英勇无畏的气魄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在剧中,哈姆莱特的一句经典台词成为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⑨这句话集中揭示了哈姆莱特复杂而矛盾的心境。要么奋力反抗人世间的苦难,要么凭借一死逃遁出这惨淡的世界。“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生存哲学!它不仅是哈姆莱特对艰难处境的反思,更是他对生命的价值和终极目标的深层思索。面前是“命运的暴虐的毒箭”⑩,是对神秘不可知的未来的重重顾虑。显然哈姆莱特的本真愿望是毅然挺身而出,“扼住命运的咽喉”。然而随着他思索的深入,他的顾虑已演变为对整个苍茫人世的深沉忧郁感。他的伟大理想不会破灭,却因建立在更广阔的现实基础上而得到了升华。相信他在进行这番自我“剖析”后,也获得了灵魂的升华。哈姆莱特的生存哲学令人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名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二者都寄寓着人在艰难困苦境地中对生存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思索。诚然,像司马迁、勾践、左丘明以及贝多芬这样生命中真正的强者必然会愈挫愈勇,并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哈姆莱特真正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是由他的生命悲剧带来的。“元凶除了,英雄也不免一死。”卞之琳先生这句话道出了哈姆莱特式悲剧的真谛。哈姆莱特复仇的结局,表面上是由一系列巧合因素起综合作用的;而事实上,哈姆莱特的悲剧结局具有必然性——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几乎不可能克服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冲破邪恶势力的重重围剿。从哈姆莱特无法自我救赎与普济苍生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看到了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所称颂的“全知全能的人”的局限性。从另一方面看,哈姆莱特的肉身虽已毁灭,但他的一切优点、一切迷人的个性魅力均长存人间。并且,莎士比亚冲破了神学思想的藩篱,在作品中重视并推崇现世中人类特有的美好情感与品行,并把它们的价值摆在崇高的悲剧意义中予以展现。同时,读者应看到:在剧中所展现的那种充满了荒谬与不公的社会,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艰苦卓绝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斗争的惨烈,不能不使人对他们的悲剧命运产生哀怜与惊惧,从而达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净化”(Katharsis)的审美效果。
当然,蕴含于哈姆莱特这一形象中的哲思意蕴还有很多,本文仅仅选取以上三点进行简析,以就正于方家。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是闪耀着辉煌人文精神的典范,是具有丰富多彩个性特征的美好艺术形象,也是时代精神与恒久思想艺术意蕴的统一体。哈姆莱特这一光辉形象的艺术魅力必将永驻人间!
注释
①赫士列特:《论莎士比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九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63页。
②③⑥⑦⑧⑨⑩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第103页,第109页,第125页,第126页,第124页,第124页。
④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426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4页。
(作者介绍:倪思然,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文艺学博士。在《新文学史料》《东南学术》《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中文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14SKGC-Q 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