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爽(广东省文化馆 广东 广州 510075)
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彭爽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广州51007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浅析对其增强保护的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措施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申遗,文化逐渐成为代表某个地域的标志,通过这个标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一般来说,文化遗产有有形和无形的区别。本文主要是讲述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该如何做好保护工作的问题。
(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坊间习俗、方言文化、礼仪佳节、传统工艺等。就现状来看,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是不够。在申报方面,相关部门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它们没有被及时发现,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申报工作难以有所突破。例如:青海同仁地区的热贡艺术文化、陕北民族特色的安塞腰鼓、傣族的泼水节活动,它们都没有被列为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遗保护传承人员不足
非遗保护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后续力量不够,没有人接班。像技艺类型的,很多人都不乐意去继承它,主要是全过程都是手工完成,这让很多人敬而远之,制作过程辛苦,耗费时间长,而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与之相符,因此,年轻人不愿传承该项技艺。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清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并没有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对于一些本该保护的遗产却不加保护,造成了这些遗产的最终没落。另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足够的重视,也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的价值,只是对能够产生直接价值的物品感兴趣,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比较落后;所以,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不清。
(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充满了活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逐渐吸收对文化发展中的有力因素,去除一些不利因素,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所以,要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应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应该充分重视宣传教育,对其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保护非遗的氛围。
(三)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
当前,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败落或消失的危险,这将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应充分重视保护以及抢救。可以利用博物馆进行专业化的保存,也可通过国家立法,利用法律保证更好地实施非遗的保护工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勇于创新,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从事与之相关的艺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喜爱的艺术,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这就造成了很多文化艺人的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种状况,相关的从业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要对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就要做到对客观存在文化方面的财产的守护,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是共通的,非物质要借助实物来呈现给世人。所以,应该加大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具体包括文物古迹、经典文本以及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包括民间谚语等,让它们更好地发挥物质载体的作用。其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一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贴近现实社会,使非物质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六)将非遗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素质的考核内容
因为非遗的特殊性,所以应加倍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对地方干部进行提拔时应把非遗知识列入考试项目中,这样可以加强干部对非遗的关注与重视。除此之外,地方干部需要用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地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七)注重发挥人民群众、民间组织的宣传作用
由于对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没有形成保护意识,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其实对于该工作的宣传,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是可以实施的。比如通过网络宣传、广告宣传、才艺表演或是成立协会等方式,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把所有的文化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储存起来,才能保证所有的文化遗产不会被埋没,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记录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承。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可用“描述”概括,在“描述—解析—评论”中,“描述”是最为基础繁琐的工作,所以,非遗数据库的创建,力求全面呈现出每个非遗的特点,为之后更好开展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在收集归纳的基础上,非遗数据库成了管理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非遗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较为繁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非遗的保护来说,数据库的使用非常活套、十分有利于保存和治理,它极大地促进其管理水平的升高,对于建立恰当的保护计划,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是非常有帮助的。人们使用方便快捷的方式--数据库来传播非遗资源,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具有各自的信息如图片、阐述文字、影音视频等,而传播的本质就是这些信息与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转换,保护非遗的同时能够形象生动的描述非遗。简而言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计算机转换为易懂的字符,人们能够将显示的字符结合成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样便有利于它的扩散,以便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的保护热情。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乃至标志,是一个民族情感、精神的源泉,是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很多道德品行都是传袭而来。民族道德品行与社会文明进度都是受非遗的文化影响,给人们正常社会活动提供基本统一的保障与纪律,是调解个体问题、化解社会争端的基本协调方法和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非遗在文化传承中占据主要位置,推进精神认同、民族归属感等有重要意义。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社会和谐的重要源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经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很好地被继承下去,极大地促使了人们弘扬正能量、艰苦奋斗、团结民心,更进一步保障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所以,要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对它的理论探索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才是加强对它的保护,然后继承发扬。另外,要加强立法和宣传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民众的整体素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姜兆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选择、传承效能与保护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2〕胡丽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国家与民间社会关系论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08):P192-195;
〔3〕方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 才智,2014(29):P309。
彭爽(1984--),女,本科,助理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