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群(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广东 中山 528400)
民俗类非遗对维系海外乡亲爱国爱乡起纽带作用
——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溪镇为例
林凤群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广东中山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蕴藏着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本文尝试探讨丰富的民俗文化对维系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爱国爱乡热情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国爱乡纽带作用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一带区域,历史上被称之为“隆都”。户籍人口6.1万人,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是珠三角著名的“华侨文化之乡”,同时,侨居海外和港澳台的乡亲有8万多人,分布在全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隆都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系8万多海外和港澳台乡亲的爱国爱乡热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沙溪镇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上,沙溪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紧邻西江,村民从福建一带南迁到这里后,大多以种养为生,因此,形成了这里音韵独特的“省岐隆”语言,并建有大量与民俗信仰有关的牌坊、祠堂和庙宇,同时,还创造了丰富民俗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有二月十三“大王诞”习俗、三月三“北帝诞”习俗、四月初八“浴佛节”民间艺术大巡游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金龙舞、银龙舞、金凤舞、醒狮舞、鹤舞、鹤歌,有沙溪传统饮食习俗等,至今为止,小小的沙溪镇已有近十个项目被列入了国家或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是这些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夯实了这个地区百姓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
农历二月十三 “大王诞”,沙溪村民以精湛的手艺扎作数百上千个高大的纸菩萨供奉在村中的大王殿前,大王殿里香火鼎盛,法师念诵祈祷,村民一批又一批前来参拜。
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溪村民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为庙内的北帝像重贴金箔并且设坛奠土,称之为“打醮”。历史上,沙溪水患频繁,当地百姓信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认为他能统管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具有消灾化厄之神力,因此形成了北帝信仰。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沙溪村民都会举行大型的民间艺术出巡,对此民俗,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第三卷“风俗篇”中就有记载:“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日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是日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
从古籍记载中可知,沙溪村民还创作了与民俗息息相关的传统歌舞,每逢节日庆典,龙、狮、凤、鹤、飘色、武术等都可以派上用场。其规模大者为艺术巡游(村民称为“出高兴”)。其中,以鹤舞最有特色,过去,隆都地区的冲积沙滩地带,白鹤聚居在竹林之中,在水上觅食嬉戏,沙溪申明亭村民发扬先祖义学之风,取本地话“鹤”与“学”同音之义,从明代开始,村民以白鹤为原型,创作鹤舞道具,每逢村中有喜庆之事或大型节令时,均有举行鹤舞出巡,并以鹤歌引路,深受村民欢迎。
沙溪镇是一个典型华侨之乡。户籍人口只有6.1万人,但却有8万多的华侨港澳台同胞旅居39个国家和地区。这么多沙溪人旅居海外是有很深层次的历史根源的。据史料记载: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十月,宋端宗被元兵追赶,驻跸香山(今中山),香山沙涌人士马南宝献粮饷军,并招募四乡青壮者勤王。隆都豪吐村人高添,积极响应,率领青壮者参加,追随宋帝至碙州,不幸殉国。次年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朝覆灭,随行将士除阵亡者,不少漂流逃亡海外,此为最早记载隆都籍人士出国谋生者。至清道光(公元182l—1850年)期间,列强瓜分中国,清朝逐步没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本地谋生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村民纷纷不惜离乡背井,漂洋过海,以卖猪仔或以合约雇佣形式出国,近者立足于南洋群岛或东南亚国家,远者到达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各地。
旅居海外39个国家和地区的沙溪人,能够维系他们连绵不断的乡情,是那根植于血脉中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大王诞”这一天,沙溪村民有大摆斋宴的习俗,在村中开阔地带,斋菜筵开百席,每年的这一天,不但本地村民参加,很多出外谋生的海外乡亲也会赶回来参加这一年一度“大王诞”活动,祈福后,在斋宴上与乡亲一叙乡情。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村中举行“太平清醮”等各种传统仪式和活动,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络绎不绝,不畏路途遥远地回乡,到北帝殿中献上虔诚的祭祀。
到了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这一天,是沙溪村民“出高兴”的日子,村民将木龙、金龙、银龙等在大王庙进行一番拜祭后进行点睛。然后,沿着大街小巷热闹舞动,在浓浓的爆竹硫磺味中,最热心的是那些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他们不但从世界各地赶回村中亲力亲为组织队伍,募捐资金,还扛着龙、凤、蚌以及飘色等作盛大出巡。
最令海外乡亲念念不忘的是隆都饮食习俗,醇厚味美“沙溪九大簋”里有白切鸡、炆洋鸭、粉葛扣肉、上汤头胶、榄仁炒肉丁、咕噜肉、发菜蚝豉、炒鱼丸、霸王花红萝卜猪手汤共九大样菜,馥郁浓香飘至世界各地,以至在澳洲悉尼唐人街每年一次的华人春节活动上,来自沙溪的隆都厨师都要亲自下厨做上一锅又一锅的炆洋鸭,让久离故乡的游子一解乡愁。
最神奇的还有沙溪凉茶。这个诞生于沙溪、由当地轿夫黄汇潜心收集民间药方而首创的中草药方,从清光绪年十一年(1885年)创制至今已有130年历史。这种具有治疗感冒奇效的中草药凉茶,由于凉茶药性平和,疗效甚佳,不仅流传于省港澳,还辐射到东南亚、美加等多个沙溪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
沙溪浓厚的民俗文化浸透在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主宰百姓的精神灵魂。同时,具有深厚历史根源的民俗文化,也早已根植在沙溪华侨的心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家乡有大型民俗活动举行,他们都不辞万里地赶回家乡,出钱出力参与其中。可以说,民俗文化成为维系华侨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纽带。
二月十三“大王诞”祭祀仪式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活动成为了维系海内外乡亲追思问祖、维系乡情的纽带,筵开百席的斋宴上,有很多是从海外赶回来的游子认购下来遍请乡亲品尝的。
“三月三”“北帝诞”,无论是每逢60年举行一届的“罗天大醮”,,还是平时年份每年都会举行的“太平清醮”,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都不畏路途遥远地回乡参与盛事,使“三月三”办成了广大群众和海内外乡亲热心参与的欢乐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浴佛节”,旅居港澳和世界各地的乡亲赶回家乡参加巡游活动。他们积极捐助活动经费,还亲力亲为参加活动仪式的组织工作。比如圣狮村中的彭官连这位习俗传承人,20世纪20年代他就去了香港开纱绸行,每年农历三月份,他就回到家乡开始协助筹办四月初八“浴佛节”出巡的事宜。到了他的后代,也是为传承村中的民俗出钱出力。
丰富多彩隆都的饮食文化,更是召唤海外游子回乡的重要纽带,在沙溪当地,经营隆都菜系的餐馆,每天都有一辆辆旅游大巴停在门口,那是归心似箭的沙溪乡亲回乡必到的地方;还有沙溪粥城等风味食街,更是食客如云。在向海内外乡亲奉现家乡美食外,还将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代代相传。
最有典型意义的是沙溪凉茶传统工艺。创始人黄汇的儿子黄国屏从国外学医归来,在中山开了一间西医诊所,为百姓送医送药的同时,还将父亲经营的小药铺改为“黄潮善堂”,将黄汇凉茶改为“伤寒圣茶”,又称为“沙溪伤寒茶”。由于此药对治疗伤寒有特效,不但流传于广东省内,并辐射到港澳、东南亚、美加等多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沙溪旅居海外的乡亲,每次回乡都要买上几十包凉茶回去居住地“看门口”。
浓厚的民俗文化维系了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的热情,促进了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对家乡文化的强烈认同,令他们在异国他乡为理想和生活打拼的同时,不忘反哺乡梓,早在20世纪初,沙溪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就积极为家乡捐资办学,施药办医,赈灾济贫,修桥整路等。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沙溪镇共接受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累计数以亿元,侨捐项目超过500项,促进了家乡的公益事业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群体、集体或个人所创造并后代通过精神交流方式传承的活态的精神财富。它们是当地百姓或是海外华侨人世代传承的活的文化形态,也是人们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
著名“华侨之乡”沙溪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厚的民俗文化,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了身份认同的印记,也为他们加强与家乡的联系发挥了很好的纽带作用。由此可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得以代代相传,对凝聚中华民族爱国爱乡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P100;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38;
〔3〕香山县志.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版;
〔4〕张庆善.非遗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解读,2010(8)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讲义;
〔5〕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沙溪镇志.花城出版社,1996:P363;
〔6〕范伯群主编.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P71。
林凤群(1964--),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曾撰写出版《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著作十多部,现任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