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杏珍:
(一)
“1947年,开始进校教书;
1952年,调入市实小,一年后,被借到省教育厅去编写教学参考书;
1956年,第一次前往北京,编写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
1957年,回到市实小,任班主任,从事语文教学;
1959年,第二次前往北京编写教材;
1967年,回到市实小,从事语文教学;
1977年,第三次前往北京编写教材;
1978年,她被评为江苏省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1979年直到退休,一直在市实小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工作……”
这是一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工作经历。
这是一段精彩到不能再精彩的教育人生。
庄杏珍,全国“小语界”的翘楚,作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曾前后三次参与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不满三十岁时,就与叶圣陶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共事。然而,就在事业的巅峰期,她毅然拒绝了教育部的邀请,回到三尺讲台前,与她最爱的学生,与她最爱的语文教学在一起。
执教六十年,她一手将苏州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的领头羊。她当年手把手带过的青年教师,有些已在全国教科研领域崭露头角;有些则成为苏州教育的中坚。
时至今日,庄杏珍都没有出版过任何一本与她个人经历、或教育教学思想有关的著作。她说,她这一生,只会做,也只做好了一件事,那便是“教书”。
(二)
铁瓶巷老房子前的院子里,种着一棵香椿树。每年春天,香椿长出新芽,她就会拿来炒蛋,然后装在小小的铁皮饭盒里,带来给大家分享。在我眼里的她,不只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会生活的人。 ——吴云霞(苏州市名校长)
1980年,刚刚病了一场的吴云霞回到市实小,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庄杏珍老师接了她的班。当时,她心里一个“咯噔”。果然,上班第一天,庄老师就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话说得很不客气,“你走的时候,没有跟我交接,你现在回来,我倒是必须要跟你交接一下”。庄老师便将教学的进度,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一一作了交代。吴云霞说,这次交接,亦是她们师徒情的开始。
庄老师认为,教学前老师的主要精力要用于钻研教材,在把教材吃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备课。在小语界,大家一致公认庄老师钻研教材、运用教材的精到和独特是她鲜明的教学特色,别人无法模仿。
“她备课,那是绝不看教参的。”吴云霞说,“所有的教案都是她根据教材亲自编写。”一堂课,说什么话,设计什么问题,她甚至会精确到“字”,决不多说一句“废话”。庄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她的语言极富磁性,整个课程有设计感,听她的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每次只要她一开公开课,学
三尺讲台,一生梦
校只容纳得下几百人的大礼堂里,都要挤来上千人。更令人佩服的是,就算是上同样的课文,庄老师的上法也是不同的,“一篇《寒号鸟》,她讲了四次,每次都不同,一次比一次精彩”。
吴云霞说,在80年代初,整个教育教学的秩序也刚刚恢复,会上课的老师并不多,像庄老师那样能上好古诗词的人,就更少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古诗课《鹅》”,短短18个字,庄老师不是常规地一句句教,而是打乱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到深,设计一个个问题提问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分析思考能力,学生回答完所有问题,整首古诗的画面感就油然而生,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是这种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千变万化的互动形式,让庄老师的学生们即使在花甲之年,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与老师的对答。
不仅如此,庄老师还倡导因材施教和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教学理念,她强调老师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指导,同时抓住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领,通过阅读、写作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油印期末的复习资料给学生,她看见了后大发脾气”,吴云霞回忆说,“她当时就拍着桌子对我说,做这么多题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学习的规律”。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庄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到现在,市实小依然秉承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风格。
(三)
第一次在校园里看见她,是她刚从北京编完教材回来。我记得,她穿了一条蓝色的“布拉吉”,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那么优雅、从容。可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个上课时那么灵动、有趣的人,对于学术是多么的严苛。然而,每次被她“逼”到绝境后,迎来的却是一次次蜕变。——黄年胜(原苏州市语文教研员,曾任苏州实小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从70年代开始,市实小的公开课便像苏州的园林一样,全国闻名。
黄年胜回忆说,那个时候,不管全国什么地方的学校来苏州学习,都会点名要听市实小的公开课,而每年校庆的保留节目之一,也是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做老师的都知道,一次公开课,胜读三年书。庄老师就是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年轻教师。黄年胜回忆说,学校里不管谁上公开课,都是一个团队去准备,大家一起分析教材,一起讨论教案,然后由庄老师来把关。要过庄老师这一关,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从开始准备到最后上这堂课,不说半条命,至少掉层皮”。这话怎么理解?黄年胜说,从准备教案、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她都要看。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会问你为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对于不合适的地方,立即就帮你想方法、想点子,并且要求,必须改正。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我上《詹天佑》的公开课。当时,就一个关于‘枕木的介绍,庄老师不仅要求我去了解材质、种类、尺寸,甚至还有铺设的方法。”黄年胜说,“当时又没有百度,这些资料有的要去请教专业人士,更多的就要靠自己翻阅大量的资料。当时,真的觉得为了这两个字,花这么多时间去查资料,有点不值得,但慢慢才发现庄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只有你深入地了解了教材,才能让你的课堂生动起来。”
也正是这种严苛的治学精神,才促使年轻教师每当上公开课,都要提前一个月深入研究教材,从课文的背景资料,到作者的情况说明,再到文章里涉及的科学知识,一点也不敢马虎。当时,整个学校的研究氛围都特别浓。
长期以来,庄老师视培训年轻一代为历史任务,公开教学频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学骨干,促进了学校、全市的教学改革,在省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0年,庄老师曾经主动牵头组织市内各区主要骨干成立5人中心教研组,研讨实际问题,改革课堂教学。在她的引领下,队伍逐步扩大,培养出了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
1990年以来,虽然庄老师已是花甲之年,仍然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年轻教师上,面对面说理启示,手把手扶持开导,全面培育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和语文教学功底。
如今,庄老师培养的年轻一代名师已遍布全市,吴云霞校长、黄年胜老师、江苏省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市实小校长林红等,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
(四)
翻看庄老师的备课笔记,密密麻麻全是绿豆小字,记录的是她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和教育教学的心得。她说,只有把教材吃透、钻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天真无邪中独到的见解,标准答案是万万要不得的。——潘一涵(苏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一位老师,如果一生能参加一次教材的编写,我们就要竖起大拇指了,而她三次参加教材编写,用“传奇”来形容她的教学生涯似乎也并不过分。
1956年,才25岁的庄老师,受到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关注,被借调到北京,编写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当时,负责教材编写的不是别人,正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此后1959~1961年和1977~1979年,她又两次参与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编辑工作。这样的经历,源于她对教材的研究、把握。
任教之初,庄老师就认识到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地位,她对年轻的语文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备课不能看教参,要自己去理解”。
对老师来说,看教参备课是很容易的,要自己钻研教材,就要花上几倍、十几倍的精力。潘一涵回忆说,在当时低年级的说话课上,学生们要学习句子的四种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要让那么小的孩子掌握这些,说实话确实有难度”。而庄老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这四种句子提炼成“说明情况”“问个问题”“提出要求”和“表示感情”,附上文中不同的句子示例,一节课功夫,学生们就能完全掌握要领,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庄老师强调语文教学要“活”,不能把学生教死。她总结,学生学习语文,要掌握字、词、句、篇四项基本知识,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即便教拼音,也得听说读写齐跟上,而不是只会默写。
庄老师尤其反对语文教学为学生设置标准答案,她总是说,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见解,应该及时激励和引导。“我印象最深的是听庄老师古诗《小儿垂钓》的公开课,那真是叫人很意外”。潘一涵说,这首诗中有一句“路人借问遥招手”,在对“招”字的解读上,常规的理解往往是这个小孩子钓鱼专心致志,怕路人问路把鱼儿惊散而做出的动作,庄老师却赋予其更多内涵,“她认为,这个动作恰恰反映了小孩子并非全神贯注,对路人的问话也并非漠不关心,这样理解,小儿天真无邪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在庄老师的影响下,一大批市实小语文教师前赴后继,潜心钻研语文教材,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字里行间恣意驰骋,在开放、多元的氛围中,爱上汉字,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而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当之无愧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领头羊。
(五)
庄老师是孔子式的教育家,自己没有去写皇皇巨著,她的青春都实实在在地献给了讲台和学生,无以数计的孩子和教师都是她的学生,也是她的著作,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的本色。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曾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
在教育部编教材期间,庄老师获得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称号,当时教育部有意将庄老师留在那里。出人意料的是,庄老师拒绝了这个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千载难逢的机会,回到了市实小,回到了教学一线,一干就是六十年。
庄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参加全国统一教材的编写,对她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责任。和叶圣陶等教育家共同编写教材的不平凡经历,坚定了她回到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的信念,“我觉得,离开讲台,离开实践,就没有最真实的感受。而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个人日后的教育及成长全是在此基础上累积起来的,责任重大,尽管没有多少人看到这点,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它的重要性”。
“在我心底,我就是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对于教育,我一直都充满热爱。”庄老师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这样吐露心声。庄老师认为,教育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而是要因人而异、与时俱进,因此,六十年来她都没有去写书或者理论著作。即使是她发表的为数不多的《以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形象》等论文,也只是介绍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实用性很强。然而,无以数计的孩子和教师却都是她的“著作”。
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教育,总会和一些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庄杏珍,就是苏州这座名城值得记忆的名字之一。
(执笔张英,苏州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