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
环保与经济,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我们走过了一段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滞后的生态保护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京津冀地区,解决环保的雾霾之痛便是当务之急。
现状:雾霾是京津冀发展痛点
京津冀小污染群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区域的水质污染,例如城市周边的黑臭等问题相当迫切;建筑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还很紧迫;产业粗放、低效、低水平重复等工业化初期阶段的遗留问题,仍旧突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也还亟待大幅度调整。
雾霾是京津冀当前最大的痛点。曾有建议称,早年困扰京津冀民众甚重的风沙问题,多年治理已经有了明显成效,能否对治霾提供借鉴?
近年沙尘暴治理成效显著,但雾霾治理难度远甚于此。前者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见到成效。但雾霾问题相当复杂,从2012年初首次大规模爆发至今,还未有根本性解决方案,因此无法类比和借鉴。
事实上,京津冀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告急。2015年,我国钢铁产量约为8.06亿吨,其中京津冀地区囊括5亿吨;同年,全国生产原煤36.95亿吨,其中京津冀高达18亿吨,占比全国的1/3左右。因而,京津冀的去产能任务尤为重大,需要下决心来大力推进。
而对于京津冀来说,最大压力莫过于削减钢铁产能。2015年前10个月,河北压减炼铁产能1202万吨,炼钢产能977万吨,水泥产能2863万吨和平板玻璃产能2286万箱。与此同时,今年年初各省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中,河北GDP增速是仅有的几个低于全国均值的省份之一,河北经济可谓伤筋动骨。
未来:划定红线,终身追责
当前京津冀的生态问题,还需完成大量工作。如北京周边散落着部分小型矿山,其治理问题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仍然是生态破坏的重要源头。
再比如,地下水超采现象仍然严重,加之整个京津冀地形呈现漏斗状,超采现象一旦持续,生态环境将很难恢复,造成永久性破坏。
京津冀要解决环保之痛,首先要规划好国土开发的空间格局,准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总量”、 “强度”双控,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其次,要从预防和治理的角度,规划产业和企业布局,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这就是说,只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能够落地,其余企业要么迁出,要么淘汰。
其三,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包括针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的区域联动联防联治机制、针对污染事故的应对机制、针对各行业企业的环保监控机制、针对机动车的区域内管制机制,以及“大交通”等互联互通建设,对碎片化的管理进行有效整合。
其四,要把生态责任落到实处,切实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其中,“一岗”指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指既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其他相关责任负责,即肩负双重责任。具体到环保上,主要是建立官员的生态损害问责制,对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到底。
总体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环保工作,需提倡养护、养育观念,尊重并敬畏自然,尊重并遵循发展规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聂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