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英译和茶文化传播分析

2016-03-31 08:29都焕梅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茶经陆羽翻译者

都焕梅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70)

《茶经》英译和茶文化传播分析

都焕梅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70)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不仅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翻译《茶经》不仅能够为构建茶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好《茶经》中的茶文化承载与英译本的处理,是译者的必要工作,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向读者阐释如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茶经》进行翻译工作,让茶文化得到更加优良的传播。

茶经;翻译;茶文化;传播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先秦开始,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本民族标志文化之一。公元780年的唐朝,作为茶圣的陆羽创作的《茶经》问世,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诞生。《茶经》让更多的西方国家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不仅构建了茶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有了一席之地。《茶经》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随着《茶经》的流传而弘扬到了世界各地,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精华的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本民族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茶经》与茶文化内涵

文化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对于文化的解释也有许多种,也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地说明什么是文化。我们所常说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民族特色,风土习俗,包括具有地域特征的艺术表达,以及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都属于文化这一概念的范畴之内,我国饮茶习惯的形成与之后的发展也属于文化的范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茶文化。“茶”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我国也有着非常深厚的“茶”文化,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茶经》中,陆羽对“茶”进行了分类,刨除那些含义不明的词,茶可以分为五类“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这里陆羽所用的不是“茶”,而是“荼”。在陆羽之后到了中唐时期,茶已经基本在全国普及了,人们已经将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人们也逐渐认清了茶的本质,茶树是木本植物而不是草本植物,也因此将原本的“荼”变成了“茶”。在我国的“茶”文化中,饮茶有着非常特别的讲究,从采茶,烹茶,再到冲泡,每一步都有着非常复杂的步骤,经过多道工序之后使茶在最终饮用之时达到色香味形俱全的效果,配合上中国陶瓷文化铸就的形状各异、风格不同的茶具,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茶文化。

2 《茶经》中的茶文化承载与英译本处理

在对《茶经》进行翻译的时候,其中蕴含的茶文化是翻译工作的重点,由于其内容的丰富,并且有着很长的历史,我们进行阅读之时尚有些困难,转换成其他语言便可想而知了,因此信息过载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便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拓宽与删减,以此来表达《茶经》中的精髓。

2.1对于信息的拓宽

所谓信息的拓宽指的是,在与原文相符的情况之下,翻译者对原文中的一些知识进行补充,为目的语读者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翻译家约翰·纽马克就提出了“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的理念,拓宽译本中是信息,让信息的负载和信息的容量形成一个新的平衡。我们都知道,世界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其具有民族背景的文本也拥有一定的特定含义,而这些含义对于其它民族是难以理解的,这就导致了民族文化精髓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在翻译之时对信息进行拓宽,对这类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化进行阐释,能够增加目的语读者对其的理解程度。《茶经》中融合了太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则需要将这些信息进行阐释,让英语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其经典。比如,好多译本对于“五行”这一概念的翻译便略显不足,在第四章“茶之器”中,陆羽写到“体需五行去百疾”,而有的版本将之译为“Balancing five elements to cure all diseases.”这显然是不妥的,无形直接以为five elements容易造成读者理解的偏差,对于我国读者来说,五行的含义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道家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陆羽认为煮茶应当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达到一个和谐,这样煮出来的茶是有益于我们的健康的,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更多的对这一理念进行阐释,让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

2.2对于信息的删减

在陆羽所创作的《茶经》中,不仅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系统总结,讲述了诸多茶学相关的知识,也有许多内容与“茶”这一主题无关,只是对一些汉字或者语句的出处进行的拓展。在《茶经》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应当将翻译的最终目的确立在传播我国茶文化与“茶”相关的知识,而文中对于语言文字的阐述则不必要翻译。对于目的语的读者而言,其阅读《茶经》也是希望能够了解其中的知识,如果文中有着过多与茶文化无关的内容,会使其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负担,无法很好地理解茶相关知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翻译者应当将译本的主题固定在茶文化与茶学知识这两个方向,对于其它与之无关的内容应当进行删减。比如在《茶经》第一章,“茶之源”中,作者为了介绍茶生长的土壤时,写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按: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在许多翻译的版本中都将[按:栎字当从石为砾]这句话进行了省略,这句话对于茶文化相关知识并无影响,只是为读者解释了文章中的“栎”字与我们所常见的“砾”字相同,为中国观众解释了这一汉字的来历,比对字形进行了阐释,而在翻译为英文之时,这些是不必要的,对于汉字的研究并不在《茶经》的范畴之中,翻译的价值不大,西方读者不需要对其进行理解,因此应当将其进行删减。

3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运用

对不同文本进行翻译之时,应当确立其不同的翻译目的,同时翻译本应当将翻译文本特定的目的翻译当作其最终目的,根据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法。在《茶经》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要求的不同,翻译的目的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种类。本文所探讨的更多的是与文化传播这一目的要求有关,通过这一目的去探讨《茶经》翻译的过程中,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应当得到如何的运用。在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的著作《翻译问题探索》中,彼得第一次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翻译的“语义翻译”策略和“交际翻译”策略。这套理论继承了传统翻译方式直译与意译的优点,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发展,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语义翻译指的是在目标语的语义句法结构之上,将原文本中的上下文的意义展现出来。而交际翻译则更多产生一种独特的效果,让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与原文本读者相同的感受。二者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语义翻译所展现的效果,不仅能够保留原文本的特点,也能够让其中的思想得以展现,比较忠实于原著。但是此类翻译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翻译者不仅需要了解本文的字面意义,同时也需要研究其引申义。交际翻译能够让目标语读者有更加愉快的阅读体验,但是会让原文中的一些效果消失。在《茶经》的翻译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侧重点不同,对于《茶经》的展现也都有所偏差,因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使用才是更加正确的选择。《茶经》是应用文体,它更多的是将茶的器物文化与精神文化传递出去,所以在翻译之时,信息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应当作为其补充而出现,让原文与译文相对等。比如《茶经》第二章“茶之具”中就说道“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以及第六章“茶之饮”中写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在诸多翻译中,有的翻译者对此类语句进行翻译之时,便适当的采用交际翻译的策略,比如“梅雨”一词,有的译本翻译成“rainy season”,并用语句对其进行了阐释(plums are ripening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解释说明了月份的含义,让原本模糊的事物明确的得到解释,将这种融合在中华文化中的词汇,明白地展现给读者。也有的译者在翻译“二月、三月、四月”时使用了“the second,third,and fourth months”进行翻译,并对其加以说明,阐释了中国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使英文读者能够联想到在不同的时节中,气候是如何变化的。这种翻译方式便是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结合,不仅保留了原文中的效果,同时也让西方读者能够对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

4 结束语

《茶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翻译有助于本民族的文化传播,而在《茶经》中所蕴含的诸多文化知识,又是翻译者需要着重翻译知识,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并且对必要的信息进行补充阐释,将不必要的内容进行删减,让西方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能够让“茶文化”得到长远的传播。

[1]姜欣、姜怡.茶经[Z].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 [J].农业考古. 2010(2):37—39

[3]廖七一.翻译与信息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3):82—86

[4]鲁鸣皋、鄢来香.浅析陆羽《茶经》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农业考古.2008(2):241—24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课题,编号:2011047,课题名称:基础英语和机电英语有机结合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都焕梅(1973-),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猜你喜欢
茶经陆羽翻译者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茶圣”陆羽:煮茶走天涯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捧场的好朋友
翻译家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