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

2016-03-31 07:48:25李霞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

李霞(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浅析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

李霞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摘要:茶道文化是一种源于我国唐代时的饮茶风俗,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至今日本已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的成熟的茶道文化精神。茶道文化精髓也深入到日本社会文化中,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指出茶道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对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日本茶道;文化环境;营造模式

茶道文化最早源自于我国唐代,后经由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在日本受到广泛的欢迎,由此得以发扬光大。至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形成一套独立、成熟且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体系,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茶道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与水墨画及花道等文化的浸染,同时在禅文化的熏陶下,已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文化风格,从古至今一直对日本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日本茶道组织已遍布全国,并建立了统一的机构组织。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日本研习茶道文化的人数已超过五百万,其已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几个文化研究组织之一,相信随着茶道文化研究的深入,其对日本未来文化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为显著的作用,将形成具有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并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们的日常生活。下文就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指出茶道视野下,其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对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1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情况分析

1.1茶道文化的历史

日本茶道文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日本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茶道文化最早始于我国唐代,并由当时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加以推广传播。据史料《茶経詳説》中记载,日本政府曾经在邀请僧人讲经时,有过赐茶的记录。由此可见日本饮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奈良时期,并主要以最澄,嵯峨天皇等人为主,开创了日本茶文化的黄金阶段,研究领域称其为“弘仁茶风”。该时期被公认为日本茶道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室町时期,出现了以茶圣千利休,及村田珠光等人为代表的茶师,该阶段也产生了游艺性的“闘茶”,并在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茶道鼻祖珠光,首次将禅文化渗透进了茶文化中,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草庵茶风,首次将饮茶由原来的娱乐性质,上升到了一种文化艺术,实现了贵族茶与民间茶、茶和禅文化的有机整合,日本茶道文化也由此得以更加丰富,并奠定了“侘び茶”基础。随后武野紹鴎在前代茶师的基础上,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典雅,及素淡文化,又纳入到日本茶道文化中,对日本茶道文化的民族化,有着积极作用。之后的千利休又突破了茶道文化的阶级性和物质性,实现了茶道文化由上层社会垄断,向底层民众推广的目标,至此日本茶道文化的“和、敬、清、寂”文化精髓得以形成。后经历明治维新时代,日本茶道文化具有更为浓厚的民族气息,为日本茶道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1.2茶道文化现状

日本茶道文化自十九世纪后,就进入了现代茶道发展阶段,其由原来的上层社会垄断,转变为任何寻常百姓都可以拥有的、更大众化的茶文化,由此茶道文化,也成为了人们进行精神交流、审美需要及社会交往等的重要维系。在茶道文化体系方面,随着其日益发展完善,茶道文化已然深入到哲学、宗教与经济艺术等领域,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及专业性的文化门类。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日本茶道文化,因其“和敬清寂”的文化内涵,也逐渐为东西方各国所认可,研习茶道的人也不仅限于日本,当前很多欧美留学生也开始研究茶道,并大力推广茶道文化。昭和55年,日本借外交渠道,首次派团来到茶道文化的故里中国,与中国茶道文化研究者进行茶文化交流,这一事件为日后的茶道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至今茶道文化不仅仅在中日等东方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在西方欧美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之所以茶道文化能够深入人心,究其原因主要是,茶道文化代表着一种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与当下躁动的物质至上文化相冲突,人们更希望获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茶道文化也是一种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很好体现。此外,茶道文化,也是人们进行社交及精神交流的重要的桥梁,人们可以借助饮茶,彼此交互感情,加深相互的了解,实现心灵的良好沟通。

2 茶道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2.1茶道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茶道文化自唐代流入日本,已经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在风格及流派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其“和、敬、清、寂”的文化内涵,却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当前日本茶道文化的文化核心精髓。其对人们的精神追求方向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已成为当前日本人们追求自我素养提升的标尺,也是鼓励人们不断提升自我道德品质的重要动力来源。人们可以通过学茶上茶的过程,实现对自我意志的磨练,不断净化自身心灵,从而提升自我的品质,提升自信心,强化责任意识,最终实现自我思想境界的提高。同时茶道文化不仅是日本政府的一种政治经济手段,还是保障日本人文化同一性的重要方式。茶道文化对日本民族性及凝聚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茶道文化的不断发展,茶道文化已经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不分性别、年龄及阶级,都可以研习茶道,茶道也由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升华到一种精神文化概念。该精神内涵在不断鼓励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保障家庭生活及自身精神生活的高质量[2]。

2.2茶道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茶道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日本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道文化在饮食中的渗入,极大地丰富了日本饮食文化,对日本的饮食文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茶事活动里,宾主间要互敬互爱。在环境及氛围方面,要营造出与茶道文化相匹配的气氛,在茶具及周围建筑、房间环境方面,也要很好搭配,以创设出一种良好的饮食文化天地。如“懐石料理”就是一种由茶道文化衍生的一种饮食文化,其是在茶事活动结束后,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此种料理有效地将茶道文化内涵融入到饮食中,在命名方面,也与茶道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禅文化的忠实追随者们,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抵御寒冷和饥饿,用布条将烧热的石头包好,并放入怀中,“懐石”即是由此而来,随后“懐石”就演变为一种饮食名词,并最后成为一种当前日本最负盛名的料理之一,可见茶道文化对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影响。此外,“精進料理”也是一种在茶道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日本料理。茶道文化体现了日本人的文化精髓,而日本人的文化精髓及对自然的态度,则可以从他们的饮食文化中体现出来,因此茶道文化对日本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3]。

2.3茶道对礼仪文化的影响

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还可以看到日本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子,日本的传统礼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在日本举行茶事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则是日本礼仪文化的最好展现,日本人为了举办好一场茶事活动,往往要准备好几个月,对于茶事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这种态度其实很好地反映了日本的礼仪文化,即宾主间的相互尊重,主人精心布置,客人用感恩的心理去用心体会主人的精心安排。茶道文化中的礼仪,来源与古代的禅宗及佛教,同时在后来的发展演变中,又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礼仪文化,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应以互敬、平等及同情关爱的方式真诚相待。因而茶道文化借助其沏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来反应出人们感情交流的特殊礼仪,日本茶道文化对礼仪的重视,对日本礼仪文化的形成及不断成熟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

3 日本茶道文化魅力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是“和、敬、清、寂”,具有着持久的文化魅力。具体来说,其文化内涵如下:“和”,即追求在茶事活动中,不仅在具体形式方面,在主客之间、客人和客人之间,以及人与器具之间,能够顾及到一种内心情感的宁静平和,实现各方的友好和谐,其不仅反映了禅文化教义,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即整个国家内部追求的一种友好和谐的状态;“敬”,即追求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其在古代那种等级森严的制度下,茶道文化能够提出人不分贵贱,相互平等的理念,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清”,即追求一种不论从周边环境,到自身内心的空净,日本茶道文化精髓,不仅是对茶具及茶室的清洁,还是通过在茶道活动中,在自我心灵中创建无垢的净土,创设理想的社会环境;“寂”,也源于禅文化,是茶道修行的出发点及归宿,人们通过茶事活动,摆脱精神束缚,领悟到对世间万物的否定,最终达到“无一物中无尽藏”心灵境界[5]。

4 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日本茶道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演变历程,其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敬、清、寂”茶道文化精髓,也将对未来日本文化环境模式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時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12-15.

[2]陈胜利.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4:20-23.

[3]单琳琳.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18-21.

[4]张立娜.媒介环境学视野下日本动漫的文化输出[D].北京邮电大学,2013:30-32.

[5]张建立.日本茶道浅析[J].日本学刊,2013,(05):91-93.

作者简介:李霞(1984-),女,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
基于SWOT的中外合作办学文化环境分析
科教导刊(2017年3期)2017-03-14 16:02:52
浅析文化环境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 12:53:07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8:43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甘肃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7:57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55:37
佛教三大信仰群体与中国文化环境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38:20
老年友好城市核心指标的调查情况分析
刍议多元文化环境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思考
文化对行动的影响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1:26:00
城市文化环境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商(2016年6期)2016-04-20 17: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