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利
[摘 要]规则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元素,规则意识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规则、掌握规则、遵守规则的主动心态以及由此而外化出来的规范行为。大学生规则意识具有缺乏社会担当,法律意识淡薄和知行背离等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塑构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34 — 02
“规则意识就是个体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将规则有效内化为自觉地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地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于遵守规则的自主自律意识,形成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良好感情和习惯。”〔1〕
一、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其表征
一个国家人民规则意识的强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的脊梁,对其规则意识的培育不可小觑。大学生群体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培养与教育,对于规则及其规范行为有着明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而对于规则意识的整个形成到执行的过程并不能将其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规则意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个性化特征明显,缺乏社会担当
当今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有着独立张扬的个性,在处理事情时往往片面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渴求以及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使自己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与接受。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个体需求,但是当这种需求急于得到实现,进而代之以自我为中心时,变成“只注重个人的争强好胜时,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只停留在个人利益得失上,而淡化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2〕时,则他们就会成为社会规则的破坏性力量,进而对社会秩序的构建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大学生个性化特征使部分大学生的社会整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同学之间的协同意识的淡薄化,使其不能认识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对社会发展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无法与同学之间形成良性的协同互动。
(二)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不同,缺乏自律
“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可以分为他律、自律和自由三个阶段。”〔3〕法律是社会各种各样规则中约束面最大、最具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规则。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越来越丰富,法治意识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一方面,在社会法治权威还尚未完全建立的大背景下,拥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对国家法律也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漠视法律权威。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其犯罪手段和过程比常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背景下掌握较多的法律知识,但其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内化与提升。部分大学生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选择隐忍与顺从,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不得不遵守,当看到有学生触犯校规时,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默认而不会上前阻止。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要求的松散加上对规则认可程度较低等原因,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大部分尚处在他律阶段。
(三)知行背离,道德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的规则价值认同度较高,而规则发现意识、评价意识、公平制定规则意识、规则之上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低。”〔4〕大学生群体的规则意识还处在认识阶段,缺乏对规则功能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对规则意识的执行能力。大学生能够在理论上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而在实践中却承认身边普遍存在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且同意“只要能够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社会道德也没关系。”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明显低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出现了不对称,即知行背离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大学生对社会规则没有形成一种行为自觉、与其相背离的结果,最终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道德践行远远落后于道德认知的状况。
二、大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社会法律大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人治文化、人情社会和“潜规则”等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道德的约束能力较强,而现在的社会是流动型的,道德的约束力相对下降。中国的法治不是靠人们内心对法律的崇尚而是出于道德的约束,传统的道德约束在流动型的社会不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还较为薄弱,不守规则的社会风气较为严重。市场经济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同时,法律的建设尚未跟上,同时旧的道德体系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形成,中国人处在道德的恐慌之中,找不到信仰,规则意识没有方向的引领。当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到现实社会是不符合的,而想要在社会取得成绩就必须重新适应社会规则。
(二)规则的制定不科学
如果大部分人不执行规则,只能说明规则不适合大众的需要。不是以大众服务为导向的规则,自然也起不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作用。“我国高校教育过于强调行政式的管理,认为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员,就必须接受学校的管理和制约,学校的规章制度脱离学生的实际。”〔5〕学校规则的制定没有广泛征求同学的意见,片面的根据国家的要求制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规定不协调的地方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规则的漠视。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触犯规则的成本较低
《管子》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强调了破坏规则就会受到惩罚。新加坡对随地吐痰者会处以高额的罚款,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督促人们遵守规则。而我国规则体系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人们违背规则的成本较低,人们对规则缺少敬畏之心。
三、培育塑构大学生规则意识的路径选择
(一)学校强化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教育实效
贾新华认为:“要培育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就要把规则意识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实行全程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实行全员教育。”〔6〕法制是一种特殊的规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大学期间接受法制教育的最为规范和权威的载体,而除此课程外大学生基本再无正规的法治学习通道,单一的法律教育并未取得理想的教育实效。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校内的相关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尝试性地建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法律公选课为辅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平台作用,使其承担着法律常识普及及部分法制教育的任务。同时,在各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切入与此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法制的学习,提高自己依法运用自己专业技能的能力。
(二)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性特征与尊重社会规则的关系
“外在的规范向内在素质的转变,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而实际上已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7〕规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所拟定的社会规章契约。“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社会体系内的一员,大学生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正确把握表达自己意志和追求自身利益目标的规则边界,自觉遵守既定的规则秩序。良好的社会规则秩序能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有序的发展平台,从而使大学生在这种环境里得到最大限度地成长发展。而社会良好规则秩序的构建来源于每一个个体对规则的普遍自觉遵守,因此,大学生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秩序,以自身的自觉遵守,带动更多人的自觉遵守,从而为社会良好规则秩序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
(三)社会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
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实行全方位的教育。“每种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的更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但都将统一于社会实践当中。”〔8〕道德规范是一种隐于心、化于形的观念性准则,其本质上还是一种规则,只有在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感受到其存在。“规则意识是关于规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规则意识所涉及的不仅是行动者关于规则的知识懂得多少,关键是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的遵守规则。”〔6〕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对校规校纪的遵守及其良好校园行为习惯的引导,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在课堂和校园之外,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和规范作用,锻炼规则意志,提升规则意识。
当前中国社会的法律化进程超过历史的任何时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可塑区间,在这一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叶圣梅.规则意识的伦理审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2〕柯武刚,史漫飞.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杨维,刘苍劲.素质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李和民.论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7,(01).
〔5〕王开敏,冯林,高友清.母道-母亲文化与家庭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刘淑媛,阮方明.依托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
〔7〕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实践,2010,(03).
〔8〕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