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交网络中公民权力与表达自由

2016-03-30 08:09刘晓丽王永明
理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

刘晓丽 王永明

[摘 要]社交网络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塑造着我们对于社会的新探索与认知。以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观点来审慎社交网络,把握WEB2.0技术背景下微博发展同公民参与关系、深刻理解公民参与的前提——自由观念,唯有此才能认识到社交网络中公民权力的表达自由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交网络;公民权力;表达自由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29 — 02

安东尼·吉登斯讲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迷惑、变化无常、非理性而且脱离了人类控制的世界,生活在越来越难以理解,未来越来越难以预测的21世纪”。〔1〕吉登斯讲到的迷惑、变化、非理性,是因为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能感觉到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这种难以理解,难以预测,同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思考的方式、反思的深度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作为当代最为重要社交网络,为我们把握自己、了解自己、深度交往提供了一个宽泛的平台。社交网络作为最新的一种社会互动交往形态,在21世纪成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民意、实现平等交往、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方式方法之一。

一、精神交往与社交网络

现代精神交往的起源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交往”这个概念,它内在的包含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通。〔2〕马克思恩格斯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考察精神交往的物质基础,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都取决于它。)”〔3〕这就为精神交往的产生、发展、变化奠定了基础性来源,特别是“依靠了现代的交通工具,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才达到的。”〔4〕现代交通工具、信息传递方式的变更,都为交往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载体,考察历史的交往形态,主要有宗教、文艺、舆论、宣传、新闻、报刊。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现代通信使全球变得可能。计算机网络带给我们的既是个人也是全球的同步信息。”〔1〕作为当下发展最为迅速的互联网络,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特别是伴随着Web2.0的诞生,“Web 2.0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通过网络应用(Web Applications)促进网络上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其模式更加以用户为中心。典型的Web 2.0站点有:网络社区、网络应用程序、社交网站、博客、Wiki等等。”〔5〕由于Web2.0站点的包含的较多的内容,不能逐一而论,这里仅就社交网络进行考察,“社交网络往往是自发而非正式、横向而非层级、动态而不断改变的,而组织结构确是有组织而正式、纵向而分层、静止而刻板的。”〔6〕通常,社交网络可以分为五大类:自我主义的社交网络、基于社团的社交网络、机会主义的社交网络、兴趣驱动的社交网络以及媒体共享的社交网络。〔6〕这五种社交网络,又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即理性的和非理性的。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研究社会过程中对于人类行动的聚合进行了分类,在他看来由于价值观念与个人利益的不同,在人们的生活中趋向于两种聚合: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描述的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紧密的“社区身份”;“社会”则相反,它指的是个人利益的理性关联形式。社交网络,在现时代以其特别的存在形式,聚合了理性与非理性,包容了“共同体”与“社区”,其内容主要展现为网络身份虚拟化、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化,所以,必须客观公正的看待社交网络。

二、微博与公民参与

作为社交网络当下最受欢迎的交往工具之一的微博,在2013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微博成为中国网民上的主要活动之一。2014年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3年,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 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7〕人们对于在交往中参与性的强烈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新水平上从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民政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共接收推送数据2.88亿条,从中采集标记了与民政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215.84万条,以及来自新浪微博的信息31.69万条,来自博客的1.28万条,来自各大论坛的10.76万条。〔8〕这就说明广大的民众希望,借助先进的网络工具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能够实现民意的传达,实现自身的参与,以此来彰显公民参与的价值。

要理解公民参与,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即“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指“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为”,这种行动包括“投票选举、政党斗争、社区活动以及就某种特别的个人事物与代表或官员进行接触”。也就是说政治参与同公共政策有关,一旦民众以公民的身份参与政治活动,而这种参与活动是基于公民身份成立为前提的。公民,是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其权利受法律规定与保护的社会成员的称谓,是具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政治行动者。〔9〕微博作为一种参与平台、表达工具,成为影响政府制定政策、倾听民众意愿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也成为公民参与政治行动的灵活的平台。

三、公民参与的前提——自由观念思想

现代自由观念思想的产生,是肇始于启蒙运动中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对于人的自由状态古典的追溯,人的本性的探讨,是对于人之为人的一种复归。人只有作为政治人存在,才能享受到自由。因为纯粹自然状态下的人是无法自由的。自由本身就是限制。正如卢梭的言论一样“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处不身戴枷锁。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10〕这种枷锁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原因,亦有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在卢梭看来“既然任何人对他的同胞都不拥有天然的权威,既然任何强力都不可能产生权利,于是,人与人之间就只有用约定来作为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了。”〔13〕人与人的约定,从自然状态讲,就是让渡自己权利的过程,“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做人的权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义务。”〔13〕在卢梭看来这是违反契约原则的,因为“社会契约的目的是旨在保全缔约者。”〔13〕唯有此才能保证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美德——正义。“正义是一种包含着与其他人关系的美德,因为它促进另一个的利益,无论他是统治者还是仅是一个市民。正义有两种意义,即合法和公平。”〔11〕

霍布斯从自然法的角度,论述了“人人都是天生自由的,人人都有保存自己、企求安全的欲望,人人都有大自然赋予的理性和平等的权利等等。”〔12〕但是自然状态下,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要摆脱战争,捍卫“我们看见天生爱好自由和统治他人的人类生活在国家中,使自己受到束缚,他们的终极动机、目的或企图使预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全自己并因此而得到更为满意的生活;也就是说,要使自己脱离战争的悲惨状况。”〔15〕所以,“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15〕通过这种拟人格化实现人的自由。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对于自由释义,托克维尔这样说,“实际上有两种自由。有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用它,它的本质就是为所欲为。这种自由是一切威权的敌人,它忍受不了一切规章制度。还有一种公民或道德的自由,它的力量在于联合,而政权本身的使命则在于保护这种自由。”〔13〕

以上就几位比较有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关于自由观念,进行了考察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自然状态的自由是一种非自由;2.自由是有限制的;3.自由必须有法来作为保障;4.个人自由的基准是以社会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因此,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站在马克思的立场上来看自由,一定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强调的自由是具体的这一观点。特别是新的变化、新的实践,都要求我们真正的,在时代的背景中对自由做出规范,因此,引导公民参与,必须使公民真正把握自由的观念。

四、社交网络中公民权力的表达自由

言论表达自由是自由的必然要求之一,是基于自由权力、公民权力、参与政治的要求,是实现政治平等、权力平等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现阶段践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的要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舆论力量不断地增强,作为关心社会发展、监督政府行政、联系大众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注重新的网络形式,与时俱进,接受新鲜事物,关心社交网络中公民权力的行使,对于提高当前国家治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展、降低群体事件都有着无法回避的责任。因此,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公民表达自由给予引导与规范:

第一,创新表达机制,畅通渠道。符合群众需要,适应新发展的机制容易被群众接受,也能够提升政府的适应能力,从而引导民众合法合理的表达利益需求。

第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行为。这里涉及到技术管制,对于危害社会、影响青少年的不良信息,误导群众的网络行为一定严厉打击,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从而使网络走向规范。

〔参 考 文 献〕

〔1〕〔英〕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吉登斯讲演录〔M〕.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03-08.

〔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8.

〔5〕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eb2.0.

〔6〕〔印〕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谈冠华,郭小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2-05-06.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
口碑信息传播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社交网络推荐系统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五要素理论的视频自媒体盈利模式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