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摘 要]城镇化的过程是主体心态调整的过程。而进城农民作为特殊的参与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社会心态。十八大以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但参与城镇化的进城农民的积弊心态仍然存在,因此,在适应城镇生活节奏的过程中,进城农民会存在着依恋农村生活模式与向往城市新生活两种并存的心态。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进城农民虽然不可避免地仍会存在一些积弊心态,但面对国家新的城镇化形势,他们的社会心态总体上向良性方向变迁。新的政策与举措推动农民产生向上心态,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城镇生活。总体来讲,我们也希望进城农民的社会心态向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进城农民;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95 — 02
城镇化的过程,是进城农民参与的过程,也是进城农民社会心态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进城农民的社会心态不仅是其主观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体现,而且是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加强对进城农民社会心态的分析对于推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转型时期的积弊心态仍然存在
(一)生活压力下的急躁心态
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首先面临的是失地的窘境,这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失业的风险。面对城市相对高昂的生活成本,他们往往产生焦虑的心态。在目睹和经历了城市与农村生活方式的差别后,城市的发展会让从乡土社会脱离的他们有难以同步的尴尬和焦虑,进城农民的求富意识特别强烈,在这样心态的指导下,进城农民把目标投向服务业甚至是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比如一些进城农民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对虚拟经济的投资上,如炒股、投资彩票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速成心态支配下的行动让一些进城农民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有些因此产生了安于现状的自满心态,有些可能在邪恶观念的支配下,走上了小偷小摸等不归路。
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进城农民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由于个人过于忙于自己的经济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像在农村时密切,他们对渐趋冷漠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不满的心态,同时自己慢慢地对周围的事情失去了敏感的反映,对于某些公众事件也仅仅以一种围观的心态对待。
(二)多边选择下的被动心态
市场经济下,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自由选择,但它在某种情况下会被异化。相较农村,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城市显得尤为突出。信任危机成为近几年来特别突出的问题。频频爆出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让进城农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他们因此产生了不安的心态。
城市中的多元文化对较为传统的农村文化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会受到城市多元价值观的极大冲击。进城农民在多元选择中难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群体间产生代际对立甚至冲突。一些进城农民特别是老年群体会固守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坚持家长制观念,迷信鬼神,不愿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理念。而青年群体却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孝敬父母的意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可能不如在农村时那样强烈。极其自由的恋爱观和不负责任的婚姻观也使这些家庭的许多孩子深受毒害。如果越来越多进城农民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使这些孩子承受更多的负面心态,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将是十分可怕的。
(三)社会不公下的偏激心态
城乡二元体系下,城市从农村汲取大量资源及劳动力,但许多城市却未很好地反哺农村。面对行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一些进城农民会把责任归结于模糊的主体即社会不公带来的。面对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粗暴的工作方式和较低的办事效率,一些进城农民会对政府和社会产生偏激情绪。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得不到立法、执法机关的公正处理时,他们会对干群关系等产生失衡心态。当进城农民的利益屡次受到侵犯却无力解决时,不满的心态甚至会转换为极端行为。
市场经济下,一方面,有些群体以金钱化的态度对待进城农民,进城农民在城市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人的冷眼歧视甚至谩骂侮辱,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无疑加重了一些农民本已存在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面对一些人的公开炫富行为,相比自己现阶段的生活状况,一些进城农民的挫败感和仇富心态便会显现,由此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面对社会上的人与事物,一些进城农民因此很难理性看待,非友即敌、非好即坏成为其判断标准。遭遇诸多社会不公之后,一些进城农民的德性观趋向了世俗化标准,同时会盲从他人的非理性心态,自己养成的基本是非观、正义观可能会妥协于金钱观、名利观。
二、依恋农村模式与向往城市生活
(一)对农村生活模式的依恋
对于进城农民来说,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活是非常不易的。或主动或由于政策原因而向城市迈进的那一刻起,他们已有太多的不舍。在城市的适应阶段,面临被边缘化风险的进城农民会更加依恋农村的人与物,农村的土地会让他们有安全感,农村的住宅会让他们有归属感,彼此间的串门等行为会让他们有和睦感。而现在却面临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但重新回到农村的那种生活是现实所不允许的。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将依恋情结保留在心中,不断提高抗压和适应城市节奏的能力。
(二)对城市新生活的向往
1.进取心态下的新生活
面对城乡之间显著的差距,进城农民逐步意识到仅仅抱怨将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致富心态推动了他们的竞争心态,进入城市的农民逐步意识到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去改善家庭生活。因此许多人不再过度依赖政府有限的财政补贴。在农村,许多农民依靠田地生存或在当地的工厂做简单劳动,有的则在依赖心理下基本闲置在家等待政府的救济。进入城市之后,残酷的现实生活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态,他们懂得在城市过“悠闲”的生活是不现实的。
要想在城市更好地立足,进城农民意识到必须依靠知识和技术。生活和职业带来的危机意识推动农民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中青年农民群体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如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或借助网络等等。从在农村对待知识、技术较为模糊的心态到现在逐步认识到知识、技术的重要性,进城农民这一心态的转变将推动他们对子女教育观的转变,因为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接受城市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2.开放心态下的新面貌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村的生活方式到城市的生活方式,进城农民由封闭的心态向较为开放的心态转变。不愿意接受风险挑战的他们进入城市后感受到了城市人的冒险精神。虽然面临一定风险,有些进城农民仍愿意接受各种形式的入股合作,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他人通过合办餐馆等方式共同致富,这一参与过程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城市人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是农民远远不及的。农民对人民主权的概念是模糊的,更不用说维权的实际行动了。在融入城市之后,农民学会了与他人协商,当熟人社会的那套解决问题的方式已远远超出他们的范围而难以发挥效果时,进城农民学会了向有关部门投诉,懂得了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尽管有时结果并不乐观。有的进城农民参与到网络反腐的行动中,特别是深受当地某些贪官的压榨而自己没有退路时,他们会选择这种方式。
城市同样意味着新时尚、新风气。近年来,政府着力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农民在进入城市后形成了具有新气息的娱乐心态。城市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为进城农民提供了释放自我的空间,推动其心态的积极转变。
三、社会心态在新形势下的良性变迁
(一)新政策引导下的向上心态
农民的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十多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始终围绕三农问题,这给进城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感。即使在城市生活,进城农民也会分享惠农政策的实惠。
从“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对于反映人民意愿的重视,国家越来越注重人自身的建设。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无论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农民自身发展的角度,国家都会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各方面的政策让农民分享国富的红利。从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一届政府始终将这个问题摆在了尤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样一种关注和之后相关政策的实施无疑可以引导进城农民的社会心态的良性变迁。
(二)惧怕改革到希望改革
农民是惧怕政策改变的,他们惧怕相关政策的改变会危害自身的利益。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推动了进城农民对于改革的心态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对于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和取消,注册资本登记的简化让进城农民相信在新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他们不用将过多经历放在和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上,收入途径也可以多元化和自主化,如自己可以小额投资当老板。随着公职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进城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关系极大改善,从而利于中央政府惠民政策在地方的推广与落实,这一切利于农民塑造相对理性的心态。许多进城农民相信社会会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他们也从心态上逐步愿意接受相关改革措施。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的切实推行让进城农民享有了更多平等权利。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对落户城市的放宽让进城农民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更多期待。此外,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疗、教育公平、构建“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等方面的举措让农民对自己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有了新的期待。
四、总结
深化改革时期,进城农民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负面心态,但由于对于城市生活某些方面的向往和对相关福利政策的切身感受,进城农民的社会心态总体上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家需要对进城农民的社会心态进行积极引导,让农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这样,进城农民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的社会心态才能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石向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调研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博.新生代农民工的“差异化生存”与双向社会心态〔J〕.当代经济管理,2015.
〔3〕宋林飞.新型城镇化方向:农业人口身份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4〕付桂芳.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J〕.求索,2013.
〔5〕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
〔6〕毕宏音.当前农民社会心态解读及调试〔J〕.前沿,2006.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