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2016-03-30 08:09李海民
理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我国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李海民

[摘 要]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但与实际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立足于分析体制与机制的关系,提出了促进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病对三种机制如何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我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33 — 02

志愿服务是精神追求,是价值认同①,是自愿奉献。对于目前中国的社会来讲,是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和谐的治理力量。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壮大离要依靠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依靠良好的内部驱动机制,依靠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因此,发展和推动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既要满足党和政府的任务需求,更重要的和更多的还要满足社会自身的多元化需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就要着眼于根本驱动力量的培育,注重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体制与机制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机制蕴含其中,当推动这项社会活动的组织基础和制度规范形成时,这项社会活动就相对固定和规范下来,而运行机制也逐渐形成,但不一定最优。欠缺的体制基础会制约良性机制的形成并影响这项社会活动的全面发展,而不良的机制会导致社会活动的畸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制的完善和壮大。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活动,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体制与机制。特别是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其重要的区别就是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还不优化,比如,本身具有鲜明社会性、自愿性的志愿服务的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对于志愿服务的保障缺乏制度层面的依据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尽管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体制基础,但没有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而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全面发展。在互动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视野中,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良性发展机制应当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及志愿者组织三方“合力”组成的工作系统。②

二、志愿服务的主要运行机制

有学者提出了志愿服务运行的内部机制如注册机制、激励机制及外部机制如招募机制、监督机制等③,也有学者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按流程分为招募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④,这些机制固然很重要,但不是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机制,驱动或限制志愿服务事业的根本机制是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这三种重要的力量机制。比如,政府若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制约志愿服务的发展或采取根本不支持的态度,志愿服务仅仅只是一个与其他众多的社会活动一样的分散性、孤立化的社会活动,很难形成组织化、规模化和法治化发展的态势;而在志愿服务组织化推进的时候,如果不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规律讲求效率和效益,志愿者组织的正常运行势必难以为继,正常的一些激励机制也难以建立起来,从而无法保障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久性;若志愿服务脱离自愿、无偿的本质宗旨,与社会机制的要求相违背,那么其发展壮大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个视角去审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就不难发现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存在着行政化力量推动强大、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明显不足的畸形发展状况,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也是我们的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调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让政府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是政府机制是对不同的主体或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所做的规范性的安排,大多时候体现出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①政府机制在青年志愿服务运行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要回归本职,让出“越位”的空间,补足不够的空间。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模式还是“政府重视直接经营而轻视增长质量”②,所以,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逐渐淡化志愿服务的浓厚行政化色彩,回归其社会性的本质,推动志愿服务按照社会机制的规律去运行和发展,再不用强制性和行政性的力量去动员、部署、安排。从法规制度的层面推动志愿服务是政府机制作用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即使是在具有一定刚性和硬性约束的制度规范中,尽量采用柔性的和引导性的规范去推动志愿服务。

二是市场机制主要的作用邻域在于市场化环境当中,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志愿服务的发展中市场机制无法介入。首先,志愿者组织的日常管理和推进要讲求效率,要追求以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及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基于志愿服务也是一项有成本的社会活动或经济活动的视角而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了志愿服务可以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表述其社会效益,这样就对志愿服务的效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次,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当然是一项消费性的社会活动,会付出许多如精力、技术、费用等的成本,如果能够在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弥补一些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的付出,当然会保护和激励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第三,对于社会来讲,需要准确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状况和为社会的实际提供的效益,完善志愿服务的市场机制就是要引进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通过经济影响分析的方式去考量志愿服务,利用市场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逐渐形成政府对志愿服务的利益补偿机制。

三是志愿服务中的社会机制是一个根本的机制形式,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自愿、无偿、公益,这个本质是引导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而公民意识的普及是形成社会机制的基础。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养成和强化,是引导公众自觉服务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基本动力。为此,要不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公众了解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组织来讲,还要创新志愿服务的基本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实践;而激发志愿者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能够真正保障志愿者的自身权益,如果是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而使自己付出了自愿付出的东西以外的东西甚至还要遭受更多的损失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伤害时,这肯定对志愿服务的发展非常不利;为了强力发展志愿服务,还要注重志愿资源的整合,要通过良好的机制来整合发展志愿者、募集资金、物资、积极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这就是社会机制改进和提高的一些路径。

三、结论

从外在表现上审视,平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有形化的体制如成文的制度和固定的办公场所等,而对于无形化或内化在社会活动当中的机制往往难以觅其踪迹。实际上,机制更多的表现为部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一种动态的运行过程。而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就是内化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运行机制便发挥作用。实际上的运行机制是无法完全分开的,也就是说在志愿服务的运行过程当中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都会发挥作用,并不能够截然分开,也有些学者把这种现象叫做混合机制。良好机制外显的形式就是志愿服务的发展和推进,志愿服务这项事业发展和推进就是机制积极运行的证明,但是否达到最佳状态,还要看这些机制是否真正体现了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

志愿者组织作为一类重要的与政府公共组织、市场企业组织鼎足而立的社会组织,具有通过“以志愿求公益”来弥补政府的“缺陷”和市场的“失灵”的重要功能,在公民意识的启迪、社会生态的改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政府解决职能转变的难题,传播博爱及奉献的精神等。因此,志愿者组织的健康繁荣和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形成的重要一环。据统计,我国的志愿者人数到2020年会自然增长至56.32万人,而到2020年我国志愿者人数的期望值是616.10万人,期望值与自然增长值之间的政策缺口是561万人,③这说明我国的志愿服务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平台。

〔参 考 文 献〕

〔1〕高鹏怀.历史比较中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4〕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谭建光,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我国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