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幼儿教育话题

2016-03-30 10:20胥兴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象生命幼儿

郑 卫,胥兴春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死亡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幼儿教育话题

郑 卫,胥兴春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大量的死亡现象,但我国对于死亡教育一直较避讳,导致幼儿对死亡现象缺乏科学的认知。本文通过对死亡教育内涵的解析,分析了在幼儿死亡教育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科学实施幼儿死亡教育的建议,以期让幼儿对死亡形成科学的认知,真正提升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死亡现象;死亡教育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认识与获得生命概念的重要时期。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大量的死亡现象,如花草的枯萎、动物的死亡和人的去世等。研究表明,四岁左右的儿童就已经产生了死亡的概念。有效实施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与了解死亡,帮助他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同时有利于幼儿排解面对死亡事件时的负面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尽管如此,幼儿死亡教育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尽量回避有关死亡的话题,这直接导致幼儿对死亡现象的错误认知。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幼儿死亡教育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一、死亡教育的内涵解析

心理学家列温在阐述死亡教育时,将其定义为“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1]。Levition等认为死亡教育是将与死亡相关的知识传授给社会和人们,是一个发展的历程。[2]Wass等则认为死亡教育是以教授死亡课题为主的正式教学或团体教学,包含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等,除了正式的教学外,还包含一些非正式的、偶然的、不定期的相关教学。[3]我国台湾学者张淑美认为,死亡教育是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濒死、丧恸的主题与现象……使人们深深地体会谦卑与珍爱,展现人性光辉,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4]

从以上关于死亡教育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观点,即死亡教育涉及死亡知识和现象的了解、死亡本质的认识及死亡观的形成等。由于幼儿认知处于感知和前运算阶段,理解死亡本质的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完全照搬一般的死亡教育内容。为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死亡教育应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了解各种死亡现象,认识死亡是世间万物的必然归宿,克服对死亡现象的恐惧并能接受生活中的死亡现象,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懂得生命的价值并倍加珍爱生命。幼儿死亡教育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引导幼儿了解各种死亡现象。死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幼儿了解死亡现象,首先可以从动植物的死亡现象开始,让幼儿发现幼儿园或家里的植物枯萎,来年不再发芽、开花、结果,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生病、死亡、腐烂等都是一种死亡现象。同时,引导幼儿正面理解身边亲人及朋友去世的自然规律,可以让稍大一点的幼儿参加一些葬礼仪式,给他们灌输任何生命都不会永恒这一道理。这是死亡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教育幼儿认识死亡的必然性并正确面对死亡现象。基于对死亡现象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所有动植物最终都会死,人也会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在面对自己养的花草、小动物,身边的亲人等的生病与死亡这一现象时,逐渐学会正确面对并接受。成人要让幼儿释放自然的生命体验与感受,在幼儿面对死亡现象产生焦虑情绪时,成人要及时给予安抚。这也是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第三,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并珍爱生命。尽管死亡教育是在与幼儿谈死亡的问题,但却包含着反向的教育意义,也就是引导幼儿认识与珍爱生命。幼儿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游戏与学习等充满好奇,做一个乐观的人。同时在了解万物的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现实中的困难与阻碍,并且要让幼儿懂得尊重他者的生命,表达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及身边人的关爱与关心。死亡教育是以死观生的教育,这也是幼儿死亡教育的真谛。

二、幼儿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死亡教育是通过对死亡现象的认识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可贵,但要有效地实施却并非易事。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幼儿死亡教育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死亡及死亡教育的认识偏见

在成人眼中,幼儿单纯可爱,他们相信童话、富于幻想,因此大多数人觉得幼儿是不能理解死亡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不相信死亡是真实的:(1)泛灵论。认为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是活的,死亡只是深睡。(2)魔法思维。他们给人赋予一种力量,每个人都受别人愿望的控制,人可以因为别人愿望而死亡,也可以随时活过来,不能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3)人为主义。相信事情的存在是为了人的目的,如玩具坏了能修好,人死了也能活过来。[5]基于这样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对幼儿实施死亡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受中国传统“重生忌死”观念的影响,死亡一直是人们回避的话题。由于对死亡的畏惧,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缺乏科学性,认为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是不可行的。另外,成人认为幼儿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低,讲述死亡现象会使他们受到惊吓,从而给他们幼小心灵留下阴影,所以当幼儿提及死亡话题时,成人多数会采取回避或以神秘的方式处理。成人对死亡话题的回避和排斥,导致幼儿很难真正了解和认识死亡现象。

(二)死亡教育内容过于片面

死亡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最主要表现为缺乏承载死亡教育完整的内容体系。家长与教师对幼儿死亡教育的理解和把握都比较片面,不知道幼儿死亡教育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在幼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今天,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安全教育,甚至直接以安全教育代替死亡教育。从某种角度看,安全教育与死亡教育的内容有相似之处,比如都包含有预防性的教育内容,教导幼儿不要做危险动作,否则会导致“死亡”。但成人一般不会直截了当地对幼儿解释死亡究竟是什么,而是用“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吃不到最喜爱的零食”或是“再没有小伙伴一起玩了”等言语代替。这很容易导致幼儿对死亡的理解仅停留在恐惧层面,对死亡本质也缺乏客观的认知。等同于在安全教育中所进行的死亡教育内容虽然可以被社会所接受和理解,但这样无疑缩小了死亡教育内容的外延,导致幼儿死亡教育停滞不前。

(三)死亡教育方法陈旧单一

我国幼儿死亡教育实践,大多采用以绘本为依托的阅读指导或成人口头讲述故事的方法。这些方法更多的是借助语言向幼儿传达隐性的死亡讯息,如《獾的礼物》《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等绘本都是用图画或文字来表现死亡。采用绘本载体的死亡教育本身没有问题,但绘本的内容更多的是拓展幼儿阅读量。而幼儿又极易被绘本故事中五颜六色的插图或是其他新鲜事物吸引,从而偏离死亡教育的本质。加之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绘本阅读很难引起幼儿对于死亡的关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出于对幼儿接受程度的顾虑,成人讲述故事也比较表面化,很少真正触及死亡的内涵,也无法满足幼儿对死亡教育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家长不愿意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也没有思考幼儿死亡教育方法的适宜性。长期以来,陈旧单一的教育方法,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死亡教育场所仅限于学校

现代教育的基本途径不外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而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才是实施各种教育最合适的场所,幼儿死亡教育的责任自然也就落在了教师身上。死亡教育集中于学校,忽视了幼儿的生活背景,取得的教育效果极为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幼儿接触死亡信息的途径也在增多,但幼儿周围的误导死亡信息也层出不穷,如卡通片里面的人物死亡以后还可以瞬间复活,以及一些暴力厮杀的动漫也悄悄地涌进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从小就对死亡表现出麻木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幼儿在身边都有接触死亡的经历,无论是来自动物、植物还是动漫中的故事情节。而这些信息渠道并未引起家长与教师的重视,也未引入幼儿学校教育之中。脱离幼儿生活现实的教育内容、以说教为主的方法和限于学校的教育场所,都会导致幼儿对死亡教育不感兴趣,死亡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科学实施幼儿死亡教育的建议

针对幼儿死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幼儿死亡教育的效果。

(一)形成科学的死亡观念,理性面对死亡现象

当人们对死亡产生困惑、好奇和恐惧时,死亡教育就应运而生。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人们客观看待死亡,为生活扫清迷惑和害怕,从而让人们更加精彩的活着。当幼儿面对死亡事件或死亡话题而表现出疑问和好奇时,成人不应采取淡漠和回避的态度,因为这会带来幼儿对死亡的迷惘。儿童哲学家李普曼指出,幼儿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好奇心驱使他们对周围世界或自我进行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一个四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思考:“人死了要到哪里去?”[6]正因为学前期幼儿的知识结构简单,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还处于发展初期,这是对其进行死亡教育最佳的时期。成人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死亡认知。弗洛伊德的“死本能”理论也折射出幼儿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死本能”是一个针对外部世界和其他机体的破坏性和侵犯性本能。如果个体外在的侵犯性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增加自我内部的破坏性。[7]由于幼儿的自我情绪疏导能力极弱,当他们身边出现或者经历死亡事件时,如果没有得到成人正确的引导,也极易造成情绪易怒、易躁且具有强烈攻击性的“创伤症候群”。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幼儿理性地面对死亡现象并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二)挖掘死亡教育资源,丰富幼儿死亡教育内容体系

死亡教育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死亡教育内容的设置要求非常高。教育者应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死亡教育的资源,寻找更多的素材来充实死亡教育的内容体系。著名的死亡教育专家Leviton曾提出死亡教育的三个层面:“死亡的本质”、“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其引起的情绪问题”和“对死亡和濒死的调整”[8]。结合我国的国情,幼儿死亡教育内容可以分三个维度设置。

第一,认知维度。宣讲有关死亡的科学知识,让幼儿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包括死亡的概念、定义以及判断死亡的标准。可以由对植物和动物的死亡认知推及到对人的死亡认知。死亡知识是死亡教育的基础,也是死亡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情感维度。首先,生死辩证关系的教育。学会引导幼儿客观辩证地看待生死,消除对死亡的情感抵触。其次,丧恸情绪排遣教育。尝试鼓励幼儿通过语言表达内心对于逝者的想念,或是组织幼儿近距离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释放玩耍的天性,平复悲伤的情绪。再次,尊重生命,享受生活的教育。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让幼儿意识到应该保护和热爱自己跟他人生命,勇敢表达自己内心对于他人的爱。第三,行为维度。明确告知幼儿哪些行为会引起死亡,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生命,远离死亡。当然,也要引导幼儿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比如在悼念逝者的时候,该持有什么样的行为来保持对死者的尊重等。

(三)探索多种教育方法,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适宜且多样的方法对于完善死亡教育体系,促进死亡教育的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应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多样化的幼儿死亡教育方法,结合幼儿的生活背景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实施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死亡的关注。美国幼儿“死亡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方法的多样化是有效实施幼儿“死亡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一,基于幼儿自身教育的认知探究法。即由教师或家长指定一个研究主题,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对死亡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从而得到答案的过程。这样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提升其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二,利用自然资源加以探索的行动实践法。在小孩身边其实存在很多死亡现象,只要加以利用,都可以变成“死亡教育”现成的教学资源。如大自然中各种植物可提供给幼儿作为直接观察的对象,让幼儿感受生命是从繁盛到凋零,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的过程。由于这些事件发生在幼儿身边,更容易被他们所理解和认知。第三,寄托于“死亡游戏”的模拟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死亡”,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交流自己内心的体会,可以加强幼儿对死亡的理解。游戏本身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做可以减少死亡事件的紧张气氛对幼儿心理的冲击。第四,借助音乐、绘画、影片的艺术教学法。给幼儿准备一些材料,让其把自由创作的作品送给他们心目中最怀念的“逝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幼儿心爱的动物或者植物)。还可以给幼儿观看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影片(以动画片为主)。看完之后,让幼儿分组或集体进行讨论以加深感触。

(四)拓宽教育的实施渠道,真正落实死亡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不应仅局限在一个场所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组成协调的统一体,实现时空上的紧密结合,保证死亡教育方向上的一致,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第一,家庭是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场所。虽然幼儿每天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间最长,但家庭才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不应逃避死亡,要让幼儿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比如带幼儿参与到病人的临终时刻、遗体告别仪式或其他的哀悼活动当中,以此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让幼儿对死亡有更加深刻的领悟。第二,系统设置死亡教育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在2006年引进过死亡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实施的效果显示,在幼儿园实行死亡教育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9]幼儿园可以在多方借鉴及广泛收集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开发一些有特色的关于死亡教育的园本课程。第三,社会创造支持性条件。一方面以幼儿园为核心,辐射到幼儿所在的社区,由教师、家长、义工以及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和医生护士等组成一个专门的教育组织和宣传机构,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这样能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也便于家长参与。另一方面,以电视和网络为主导,辅以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对幼儿死亡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能向幼儿传达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教育”并非是让幼儿在小小年纪感受生命中的不美好,而是教育幼儿接受生命中必然的矛盾体,即“生与死”,它们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会发生,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教育本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10]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死亡教育”彰显出的是一种对生命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1]罗蕊.死亡教育理念探——由“死”观“生”的教育思索[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Leviton,Dan.&Fretz,Bruce R.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fear of death and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and life[J].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1979(3):267-277.

[3]刘靖靖.大班儿童死亡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29-33.

[5]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91-93.

[6]张娜娜.儿童哲学视角下的学前儿童死亡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1):83-85.

[7]钟义诊.基于死本能理论的死亡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44-47.

[9]张婕.从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看幼儿园的死亡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2):29-32.

[10]金华丽.幼儿园死亡教育理念分析及现状调查研究[J].幼教·启蒙,2014(1):275.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6-04-18

郑卫(1992— ),女,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胥兴春(1973— ),男,四川广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G61

A

1008-6390(2016)06-0122-04

猜你喜欢
现象生命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