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孙晓东
【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03月辽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98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锂,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餐时口服齐拉西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狂躁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关键词】齐拉西酮;碳酸锂;躁狂症;临床效果
辽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沈阳110168
躁狂症是双相感情障碍的一种,多见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早期,与遗传和精神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感情高涨、易激怒、精力旺盛、活动增多,甚至出现妄想、幻觉[1]。躁狂症易反复发作,需长期服药[2],早期诊断可提高其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有效药物,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而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病的治疗[3]。本研究就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03月我院收治的198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躁狂症诊断标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少于18分,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分裂、药物过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试验组患者中,男68例,女31例,年龄15~45岁,平均(27±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65例,女34例,年龄17~48岁,平均(28±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碳酸锂(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批号:20111208)进行治疗,500 mg/次,1次/d,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为每次750~1500 mg,1次/d。若出现震颤、头晕等不良反应,应酌情减少用药剂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餐时口服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批号:20101112)最初剂量为每天20 mg,2次/d,每2天增加20 mg,10 d后,药量增加至每次100~160 mg,1次/d。对于睡眠障碍较严重的患者,应使用氯硝西泮片1 mg或阿普唑仑0.8mg缓减。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RMS评分标准:无明显躁狂症状为0~5分;有一定躁狂症状为6~10分,严重躁狂症状为22分以上。
1.4疗效判定标准[4-5]显效:BRMS减分率>60%;有效:BRMS减分率为30%~59%;无效:BRMS减分率<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BRM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99 29±8 21±4*试验组 99 30±8 16±7*#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99 29±8 21±4*试验组 99 30±8 16±7*#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躁狂症已成为21世纪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和研究热点,临床主要采用锂盐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但锂盐会导致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时会发生锂盐中毒,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在不良反应方面,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也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
齐拉西酮为多巴胺D2受体及5-羟色胺5HT2A(5-HT2A)受体拮抗剂,其对多胺D3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也是5-HT1A强激动剂,5-羟色胺2C (5-HT2C)和5-羟色胺1D(5-HT1D)受体强拮抗剂[7]。董莹盈和甘建光[8]研究表明,齐拉西酮通过拮抗多巴胺D2和5HT2受体发挥抗精神分裂功效,可缓减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由于对组胺(H1)受体、胆碱能(M1)受体、肾上腺素受体亲和性较低,齐拉西酮对于嗜睡、中枢及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外周抗胆碱能等不良反应影响较小[9]。碳酸锂可有效抑制躁狂症,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也具有一定作用。但锂盐的镇静作用不明显,不适用于严重急性躁狂症,待其急性症状缓解后,使用碳酸锂能够达到维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齐拉西酮治疗躁狂症有效率达86.7%,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RM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狂躁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唐武军,李向荣,陈胜才.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4):40-41.
[2] 金庞,陈静,周波,等.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5): 580-582.
[3] 任志斌,陈正昕,金卫东,等.齐拉西酮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 78-82.
[4] 谢琴,龚传鹏,谢俊,等.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 39(10):620-623.
[5] 陈正昕,任志斌,邱德胜,等.齐拉西酮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躁狂发作[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682-683.
[6] 骆建忠,孙再丽,陈军良.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68-669.
[7] 喻东山.碳酸锂在躁狂症以外的临床应用-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3):214-216.
[8] 董莹盈,甘建光.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06-1807.
[9] 周淑新,李雯.双相情感障碍: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 473-477.
[10] 凌洁,冯影霞,谭东升,等.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80-381.
作者简介:孙晓东(1966.9-),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科医疗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志码】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