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玲,张景辉(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中国制茶工艺的旅游产品化研究
张娟玲,张景辉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本文将针对我国制茶工艺旅游产品化转变的转型条件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型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我国制茶工艺的旅游产品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制茶工艺;旅游产品化;条件;路径
伴随着制茶工艺逐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深入发展,将制茶工艺转变为旅游产品,成为未来我国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的必然趋势,更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带来重要帮助。
1.1制茶工艺本身的旅游开发价值
制茶工艺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极具历史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传统技艺。所以,近些年来,将制茶工艺进行传播与发展,成为许多游客的内心渴求,同时也成为许多游客满足自身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独特要求。因此,对制茶工艺进行旅游开发,首先需要从历史价值角度进行考虑。我国是有着三千多年制茶工艺历史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制茶技艺不断攀升,并且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对我国茶叶加工制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探究茶叶本身的生长环境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是近些年来茶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其次,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制茶工艺大多是以口头与亲身传承的形式进行传承与发展的,并且客观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茶文化本身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制茶工艺一定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更是保留与体现我国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生态淳朴性的代表。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也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制茶工艺作为茶文化的重要分支与组成部分,更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并且在未来的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占据着更高的比重。最后,则需要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阐述。制茶工艺是茶文化的一个部分,而茶文化是茶道、禅道等重要思想的体现与凝结。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健康、无污染、原生态更是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状态的体现。而儒释道文化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展示,更从思想层面加之高度,带给游客一种内心的净化与启迪,是形成极高文化认同以及较强世界和谐意识的重要展现。因此,从审美艺术价值角度考虑,中国的制茶工艺作为旅游产品,是极具开发空间的。
1.2制茶工艺的载体分析
制茶工艺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找到其本身的有效承载。实际上,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变,恰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开发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制茶工艺的旅游产品化转型,实际上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人为加工的过程。制茶工艺是茶叶制作过程的灵魂,所以其往往对茶叶加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茶工艺的直接载体就是茶叶,从而通过对茶叶的加工与完善,打造出更多的茶饮品、茶食品、茶保健品、茶纪念品等和茶叶密切相关的一切衍生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实际上可以作为遗产地或者产茶区的重要旅游产品,是实现制茶工艺旅游产品化转型的基础。随着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人们对茶的消费与需求,不再停留在这样的基础产品之上,而是围绕制茶工艺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旅游产品进行消费的。这些衍生出的产品,是基于旅游开发的制茶工艺进行产品化转变的重要载体。
1.3对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型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型,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与要素进行分析。只有抓住市场要素、整体要素以及真实要素,才能客观分析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型的趋势与未来,进而不断提升制茶工艺的整体水平,为我国制茶工艺的长久发展提供契机与平台。
第一,市场要素。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与发展,市场要素成为制茶工艺实现旅游产品化转型的重要前提与环境。作为市场,需要严格的市场秩序,同时也需要开发者客观分析市场需求,不能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进而使得旅游产品呈现出被动销售形式。制茶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转型为旅游产品,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感与文化特征。所以将其转变为旅游产品,实则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时候就需要相关的制茶工艺资源开发者对这一市场进行客观分析与预判,并且了解哪些客户是属于愿意接受茶文化、茶体验旅游的人,而哪些则是属于被动接受的。只有不断挖掘与培养游客转变为主动型,才能使得市场本身更具有开发性,同时有助于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与长久发展。
第二,整体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转型与传统的旅游资源有所差别,其本身更加注重遗产传承过程的整体性。尤其是制茶工艺,其本身也不同于茶叶,在制茶过程中,制茶人的工艺以及其信仰、审美、习俗、文化积淀,都会与制茶技艺的高低有着密切关联。而不同的茶产区有着独特的茶叶文化历史、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民族精神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制茶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所以,对制茶工艺进行传承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性原则。
第三,真实要素。所谓真实,就是要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传承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文化的真实性,切忌不可进行随意改变,从而导致真实性受损。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保留遗产真实性应该放在首位。比如在传统的制茶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往往产出的茶叶数量却少之又少。然而当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数量的大量要求,许多工厂开始实现机械化操作,通过机械化制茶,代替传统的手工制茶,这必然会导致传统的制茶工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遭到失真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注重制茶工艺的真实性,一定要确保传承的手工技艺是符合我国传统制茶要求的,通过培养优秀的传承人,将我国制茶工艺的精髓不断传承下去。
2.1建造生态茶园
建造生态茶园,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选择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环境,应用生态原理对原有的茶园进行改造,设置路、水利系统、茶园与各种林木,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园边、路边、沟边有木;园内茶药或茶绿肥间种;梯壁种花草,空地乔木、灌木、草类混种。构成多物种可观光的生态茶园。满足绿色、健康、无污染、无公害的要求,通过茶文化旅游结合,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使生态茶园能够提供游客的观赏体验与内心诉求。加上建设度假、休闲等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就能形成独具规模的生态茶园景区。如四川雅安的名山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就是近些年来开发的,有一定茶叶资源基础且有着独特制茶工艺的茶叶观光园,也是我国制茶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2.2打造茶文化遗产廊道
我国是有着“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元素的国家,在我国打造茶文化遗产廊道,可以有效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形成固定的遗产区域划分。以滇藏线和川藏线为例,两线分别为我国茶马古道的重要线路,如云南省宁洱县的普洱茶制茶工艺、四川省雅安市的南路边茶制茶工艺都是依托于茶马古道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条件形成的,是具有极强综合性的遗产廊道。通过统筹规划,对廊道地区进行统一部署,实现联动发展,促进该区域茶文化遗产廊道的规模化发展。
2.3打造城市茶文化休闲街区与娱乐场所
在城市中发展茶文化,实则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制茶工艺发展、茶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表现。如浙江省杭州市的梅家坞文化特色村落以及福建省厦门市的南普陀寺周边街区,都修建了较多的茶馆和茶庄。在其中,有专业的制茶师傅进行茶叶制作与讲解,同时还可以进行品茗,与地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化发展效益。在我国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就是张一元茶业有限公司,以茉莉花茶为主要生产类型,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茶楼与茶馆,将茶文化不断传承。同时将自身企业的制茶进行相应的展示,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最终实现了茶产业化发展。
2.4开展相应的茶节庆会展活动
茶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表现,与其相关的茶节庆会展活动也是进行制茶工艺宣传的重要表现。在节庆会展的活动中,可以对茶叶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茶叶衍生产品的开发进行展示,从而实现茶叶的营销。如“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顺利举办,就是在各个茶产区进行的。通过对茶事的回顾,弘扬茶文化,开展紫砂文化以及名家书画展,进而以贴近民俗的形式,带动我国制茶工艺的传承,从而通过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的制茶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旅游产品化转型,将其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创新与发展,进而将我国制茶工艺不断传承,也将我国制茶技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维锦,李三强.中国茶制作技艺的旅游产品化路径探析[J].昆明学院学报,2013,05:96-100.
[2]刘馨秋,王思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江苏传统制茶技术考证及价值探讨[J].中国农史,2012,04:101-108.
作者简介:张娟玲(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张景辉(1977-),男,河北定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食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