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茶典籍翻译中障碍点的互文性研究
赵莹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翻译工作者把茶典籍准确翻译成英文,能够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而互文是翻译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典籍翻译障碍点的共性,然后介绍了茶典籍翻译中互文的特点,最后结合实际翻译例子,研究了茶典籍中互文性翻译的障碍点,希望能为将来的茶典籍翻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茶典籍;翻译;障碍点;互文性;研究
典籍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极为重要的翻译项目,也是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的许多翻译人员早就开始进行中国古代典籍著作的翻译工作,然而茶典籍的英文翻译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互文性是翻译工作的最大难点之一,互文理论对英语翻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翻译人员要认真研究翻译的互文性,将其合理运用于茶典籍翻译过程中,以突破传统翻译的障碍,促进茶文化传播。
典籍翻译涉及到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汇集,是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典籍通常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其文本翻译也必定会促进各类文化的交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思想、审美与价值观。
将我国传统典籍翻译成英文,其难度之大众所周知。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的文化传播工作目前还做得不够到位,典籍翻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版本繁多,而茶典籍尤甚。茶典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品,其翻译能够促使我国文明走向世界。但多数西方人不懂汉语,也无法阅读深奥艰涩的古文著作,因此优秀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可以实现从文字到文学,从文学到文化的交流与转变,其内容不仅仅是各种语言的互译,还包括了同类语言古往今来的互译。翻译过程要考虑到目标典籍作者的意图、内容的含义、译者的思想、读者的期望等,要达成完美的视域融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字的转变,尤其是作为文化传播介质词句的阶段性转变,为茶典籍翻译添加了一缕神秘的特殊色彩。
茶典籍是我国古代茶人与文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蕴含了特殊意义的文化载体。茶典籍的作者大多都是我国有名的茶文化学家。其内容涵盖了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个方面。我国古代茶典籍还拥有不同寻常的互文性特征,互文是指文字之间的延伸、暗喻或包含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短语、短句、分句以及文段、语类等多元化的层次关系。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有时还表现为相近的语类(genre)关系,或是相似的主旨关系、构造关系、融合关系、功能关系等。例如,《茶经》与《续茶经》这两部著作都深入解析了茶的来源、茶的生产地、采茶器具、采茶时令、制茶技术、盛茶杯盏、煮茶流程、茶的历史、茶的故事、茶人茶诗等,其内容极为丰富,涵盖面广。《茶经》与《续茶经》都表现了我国自唐代到清朝之间上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史,折射出传统茶文化鲜明的民族性与厚重的历史感之间多元化的关系。从《续茶经》可以看出,作者对原著的理解极为透彻,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完整地呈现出了《茶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意义。从微观角度看,《续茶经》及《茶经》的互文性主要表现于“模仿”、“引用”与“创新”的手法上,而作者所沿袭的“创新”思想又在对前人“模仿”与“引用”中展现出来。
3.1茶典籍中固定语句翻译
固定语句指的是一段文字从过去的文字中借鉴词汇、成语、名句等,这些因素是互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后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流传与应用,逐步演化成固定的语言模式。当此后的文字用到这类表达语句时,则原始文字和后来的文字之间就形成了互文性。我国茶文化领域中有不少专用名词及术语,译者在翻译时不可望文生义,而要结合其多元化的互文关系,依据上下文和现实语境作出正确诠释。
比如“七碗茶”,该词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角度看,其含义却并非如此简单。“七碗茶”来源于唐朝诗人卢仝的名作《七碗茶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语句是“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近乎出神入化地写出了饮下七碗茶之后的感受,从唐朝开始传唱,此后经历了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千年不衰,历久弥新。自此,“七碗茶“成了茶文化领域的专用词汇,其内在含义之丰富,早已不是“seven cups of tea”或“the seventh cup of tea”所能表达。翻译时,只能依照实际语境表达不同的体验,或以茶明德、宁静致远;或不蔓不枝、清雅脱俗;或自由不羁、狂歌五柳;或旷达自如,一任平生。
3.2茶典籍中时态与称谓的关系
茶典籍和普通文字书籍不同,其内容中随处可见时态与人称的交叉运用。“旁征博引”是互文性语言的特点之一,茶典籍作者为了体现语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时而会将语法或句法置于次要地位。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不只可以经由语言得到表述,还能直接表现在语句格式里。汉语属于分析性较强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曲折或阴阳等词性变换,若单纯分析词形,也难以确定该词的词性。汉语中,语法和修辞重在意义上的切合,而英文语法和修辞则要求形式上的切合。这两类语言特点各不相同,呈现出中西方思想和审美的差异。
比如,《续茶经》中,借用了茶仙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称谓角度看,诗中的动词“羡”并无主语,只有一系列宾语,若将主语翻译为“you”、“he”、“I”、“we”等,似乎都可以说得通。从时态层面看,原诗的语言表达也较为模糊,没有明确所指。因此,译文如何准确表达出原句的含义,成了翻译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问题。
茶典籍翻译不但要穿越地域文化差异,还要穿越时间与空间;不但要运用国外语言呈现出国内的经典文化,还要让目标读者群体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翻译者要随时随地关注译文与原文在称谓和时态上的区别。
3.3在翻译中引用典故传说
茶典籍属于较为典型的文化产物,具有高语境传播的特点,其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典故繁多,且言简意赅,含义深刻,互文性很强。茶典籍中包含的信息大多隐藏在语境中,而翻译行为却很容易破坏这种自然协调的状态,把源语言文字从固定的语境中生生剥离,并不经修改地放入新的语境,这就会导致语境文化产生参差不齐的错层。比如,茶典籍中收录了“酪奴”一词,该词是茶的别称,在《茶经》与《续茶经》中都出现过。“酪奴”的典故源自北魏时期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书中写王肃爱饮茶,也爱吃奶酪,他认为“惟茗不中与酪作奴”,即茶不能给奶酪作奴隶。但后人误用了这一语义,将茶称为“酪奴”。如果在翻译时脱离了语境,而目标读者对我国文化了解不足,就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构成文化错层。此外,还有一些典故如果经过模仿和翻新,就会产生出新的语境,若要完整保留译文与原文的互文性,翻译者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4茶典籍中的重复性名称
茶典籍中存在引用原文题目作书名的情况,这种重复性名称容易使人混淆一些名字相同但内容迥异的书籍,茶典籍是向国外读者传播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茶典籍的名字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符号。因此,茶典籍的书名不仅要体现其内容的精髓和含义,还要简明扼要,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应(face validity)。从互文性层面看,这些名称相互重叠,穿越了数千年的互文时空,和历代文人与茶人促膝交谈,一次又一次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又和同名著作连枝共气,因此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比如,《续茶经》引用文字繁多,其中提及了一些同名书籍。茶典籍名字里,“录”可以翻译成Postscript, Conspectus, Discourse or Records etc.如《跋茶录》被翻译为“Postscript to Zhang Yuan' s Records on Tea”这一名称准确地表述出书籍内容的重心。而《北苑总录》属于大纲式的归纳,因此其中的“录”被翻译成“Conspectus”。由此可见,书作的内容、题材、中心思想等元素只要有略微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结果。
3.5保留茶典籍中意形兼备的内容
“意”和“形”之间一直存在着取舍关系,这也是许多茶典籍翻译工作者遇到的障碍之一。为了保护原文独到的表达模式以及蕴藏的文学、美学价值,翻译界人士不断在讨论诗歌翻译可否“因形损意”、“因韵损意”或是“因意折形”等。事实上,“意”和“形”兼具的我国古代典籍单论体裁就已极大超越了诗词格律的内容,如《茶经》和《续茶经》,这两大典籍的作者都善于运用大量排比修辞,体现出古典文学的字精句简与修饰能力,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与良好的审美体验。排比是中国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法,目的是强化语势,提高文章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文章更有条理性,从而抒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茶典籍中谈到有关品茶的内容:1、“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2、“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从美学角度评析,这类修辞手法可以让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赋予文句以形态之美。而英语中与排比修辞相对应的手法是平行结构(parallelism),若原文排比句长短适宜,翻译时就可以采用parallelism使之维持原状。
在翻译茶典籍时,翻译人员可能会遭到来自多方面的约束,要想让译文在韵律、风格、内容、体裁、情感、修辞等多个层面都与原著相符合,从理论上讲是很难成功的。所以,茶典籍翻译会遇到许多难题,译者在解析源语言时,不可单纯探究其语法关系或延伸含义,要多注重其内在构造与外部构造。翻译人员要和茶文化学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才能使译文取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姜怡,王慧,林萌.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J].农业考古,2009 (5):288-290.
[2]姜欣,刘晓雪,王冰.茶典籍翻译障碍点的互文性解析[J].农业考古, 2009(5):291-296.
作者简介:赵莹(1983-),女,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