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壮族采茶戏生存现状及传承发展探析
于丽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采茶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戏种,据史料记载,采茶戏先是在赣南地区生根发芽,之后迅速“兵分几路”朝周边传播。当采茶戏传到广西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后,便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出现新的采茶戏支系,如壮族采茶戏等。这些有着浓厚少数民族特色的采茶戏,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充实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但在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下,今日少数民族地区的采茶戏,不可避免出现了传承和发展上的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以壮族采茶戏为例,基于少数民族的视角,来对采茶戏的来源和发展、表现形式和特点、当前的困境以及如何更好去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壮族采茶戏;生存现状;传承发展;建议
我国不仅是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故乡。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采茶戏算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在江西地区产生并发展的采茶戏,先是流入一山之隔的福建省,又从福建省流入广东省,然后传入少数民族聚集地——广西桂南地区。至此,历史终于让汉族的采茶戏遇上广西的少数民族,并碰撞融合出别具特色的壮族采茶戏。
采茶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如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这其中除了广西之外,其它地区均是以汉族人为主,而采茶戏也正是汉族客家人在采茶活动中创立的一种戏剧类型,其文化内涵、表现形式、艺术价值,展现的均是南方汉族人特别是江西、广东客家人的历史文化。这就不由让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采茶戏是怎么传至以少数民族特别是壮族为主的广西地区的呢,又是如何在少数民族之间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的呢?
关于壮族采茶戏的来源,根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据广西上林县的官方资料,采茶戏的源头有两个,一是采茶的源头,二是戏曲的源头。采茶的源头来自宋朝时候的北方地区,壮族的先人从北方南迁至此,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开始以采茶为主要营生。为了传承这一生活方式,也为了团结族人,凝聚力量,其后代们每逢春节便“闹采茶”,场面十分热闹和喜庆。其时这种“闹采茶”的形式还不能称之为采茶戏,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表演形式。后来,当地人从广东粤剧中吸收了很多艺术元素,使其形式和剧目变得丰富起来,后来逐渐变成了今日的壮族采茶戏。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学家对上林县壮族祖先从北方而来的这一说法存在怀疑,所以这一关于壮族采茶戏的说法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第二,根据广西其它地方的记载,壮族采茶戏于清朝中后期,由广东、福建等地区迁徙至此的移民所带来。这一说法有足够的历史证据支撑,清朝时,广西一些地区土地肥沃,开发程度较低,加上气候湿润而温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省人,尤其是福建人和广东人前来定居,这一移民潮在清朝中期达到了顶峰。在这一过程中,采茶戏自然也被带到了广西,并在与壮族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壮族采茶戏。这一观点目前是广西壮族采茶戏来源的主流论断。
但是第一种观点也不能说不对,由于历史的多层性演变进程,局部地区采茶戏的形成的确有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根据不同资料和史料的综合分析,笔者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广西不同地区的采茶戏,尽管其具体的形成时间和传入路径各不相同,但基本是与不同时期人口的迁入有关,特别是跟清朝时期福建人和广东人的流入有极大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江西赣南采茶戏经过广东北部,进而再传到广西桂南地区,最后再传入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艺术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而渐渐形成。
现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壮族采茶戏的形成时期是从清朝中后期到民国中期。应该说,这一论断是较为严谨和可信的。据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壮族采茶戏主要还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形式表演,内容以表演舞龙舞狮为主,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这可以说是壮族采茶戏的萌芽时期。
到了清朝后期,壮族采茶戏迎来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期。在表演中,开始出现了各种故事和剧本,再加上广东粤剧的渗透,其从单一的情节表演,朝着演戏的方向变化,无论是从剧种还是表演形态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卖胭脂》、《卖杂货》等,是当时壮族采茶戏的著名曲目。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壮族采茶戏奠定自己艺术风格的阶段。
到了民国时期,壮族采茶戏终于攀爬到了自己的顶峰。经过二百来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风格的独立艺术形式。据资料记载,当时的一些壮族村落,每个村都有一个甚至多个戏班子或演出队,除了春节等民族节日必演外,在平日里也会不定期举行大量的演出,每次演出,都是当地居民的一个盛大节日,几乎是家家出动,都来观看采茶戏的演出。
到了文革时期,壮族采茶戏则遇到了历史上的最低谷。当时,由于要求“破四旧”,很多传统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壮族采茶戏也不例外。其被认定为封建文化的糟粕,禁止公开演出。这直接导致了采茶戏的优秀人才流失,也致使其后继无人、青黄不接。但是,即便是这样的“禁令”,也无法阻止一些采茶戏表演者对其的热爱和坚守。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些采茶戏的从业者并没有对此灰心丧气和选择离去,而是采取了一种聪明的变通方法,那就是用采茶戏的曲调和形式,去表演其它的内容。这样的坚守,首先说明采茶戏在壮族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喜爱之情,其次也展示了采茶戏生命力的旺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壮族同胞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采茶戏这种古老的艺术,又迎来了它的恢复时期。那些曾经被解散的戏班,也开始再次回归,并且重新开始在民间进行演出。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采茶戏在演出时,也增添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这使得其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壮族采茶戏来说,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自己的复苏,又让自己陷入了困境。首先是“边缘化”的困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略”日益猛烈,人们越来越青睐那些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这使得采茶戏的市场日益萎缩。在一些采茶戏曾经盛行的地区,戏曲艺术逐渐被现代文化挤压,观众也只剩下了一些老年人,演员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这使得采茶戏不可避免的被渐渐边缘化。
其次是资金上的短缺。由于长期以来,壮族采茶戏都是靠自己的演出来维持日常的开支,相关部门的补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鼎盛时期,剧团靠演出就能养活自己,但是随着自身的边缘化,观众的快速流失,这就使得很多剧团再难以通过纯粹的演出来维持生计了。同时,在广西一些地区,政府的补助往往是跟剧团每年演出的数量挂钩的,也就是说,剧团的演出场次越多,取得的成绩越高,政府的补贴也就越高。但是,由于采茶戏不再被市场所重视,其演出也越来越少,因此政府的补助也就相应减少。所以,这就出现一个恶性的循环:你演出少,我补贴就少,补贴少了,经费就不足,人员会更加迅速流失,艺术创作也会停滞不前,导致观众更加不重视采茶戏,演出场次也会更少。
缺乏优秀的编剧人才,导致表演内容上故步自封,缺乏创新,这也是制约壮族采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讳言,现在的采茶戏曲目,基本上还是停滞于其最辉煌的时期。但是时代总在变化,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化,新的时代需要采茶戏在保持其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加强在内容上的创新,要在剧本上多下功夫,多采写创作一些能够反映当今时代,满足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人胃口的曲目。
除此之外,采茶戏表演者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很多都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学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深度理解和对采茶戏的再创作、再创新能力。
经过上面的探析,我们对壮族采茶戏的困境有了一定的认知。那么,如何改变壮族采茶戏的这些困境,使之今后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呢?
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对采茶戏的资金投入机制。要想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解决采茶戏剧团的资金问题。同时,还要在争取一些公益组织基金会的帮助上多下功夫。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成立了一些与此相关的基金会。这就需要采茶戏从业者抓住当前这难得机遇,积极争取这些社会名士的支持。
其次,要加强宣传,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观众的培养。谁拥有了年轻人谁就拥有未来,对于壮族采茶戏来说也是如此。采茶戏是舞台艺术,观众则是其存活和成长的土壤。在这一点上,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或欣赏,或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并爱上家乡的传统艺术。与此同时,还需要文化部门开动脑筋,利用新的技术,比如说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等载体,在制造话题讨论、普及采茶戏知识、组织演出、开办讲堂、设立展览上多下功夫,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出浓厚的采茶戏文化氛围。
其三,要改变和完善传统的传承体系。这一点上,就需要一些持有老旧思想的老艺人改变那种落后的意识,把采茶戏这种艺术形式放到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范畴去考虑问题。要认识到,会表演会唱采茶戏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一技之长”,更是属于自己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是属于社会的、国家的。因此,就要用包容开放的思想,去看待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要用一颗无私的心,把自己掌握的采茶戏演出本领教给更多的人,如此方能让这门艺术人丁兴旺、薪火相传。
其四,要创新演出形式,开辟更多市场。在这方面,可以利用壮族及广西其他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文化,将其与采茶戏更好融合,在表演形式上进行适当的创新,比如说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给传统的戏曲披上一件“国际范儿”的外衣,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同时,可以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通过前期巧妙宣传、制造舆论关注点等方式,在更大的平台上包装和宣传自己。譬如说,可以通过一些当地的大型文化节、交易会、综合性文艺演出等平台进行对壮族采茶戏的推广。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壮族采茶戏,并喜欢上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范炎兴.粤北采茶戏[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陈映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4]黄桂凤.论保护和发展博白桂南采茶戏的策略分析[M].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于丽(1979-),女,陕西省岐山县人,音乐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和音乐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5J044);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2013JK0485);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