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楠(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河南开封475004)
茶叶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措施探讨
余楠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我国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害微生物残留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针对我国茶叶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茶叶生产企业建立HACCP体系和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以及人性化管理分析企业质量管控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茶行业的整体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国家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生产;质量管控;措施;探讨
作为全球化传统饮料的茶叶,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增加,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观念也随之增强,大众对茶叶卫生质量、绿色健康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上却没有响当当的茶叶品牌,而且近些年出口茶叶很难达到西方国家的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茶叶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农药以及微生物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等,使得我国茶叶在对外出口贸易中处于劣势。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叶出口,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茶行业敲响了警钟,如果茶叶生产企业再不重视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的管控,将非常不利于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
茶叶质量安全主要是指茶叶质量对饮茶者不会造成身体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即要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饮用,对饮用者不会产生可观察到的不良状况。”早在2001年国家农业部已将茶叶纳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中首批74个农产品之一,在茶叶种植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以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促使我国茶叶生产现状有了明显好转。但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时有发现,在我国很多地区茶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柱,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追求GDP指数,而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导致我国被认为在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有发展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同时也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贸易造成的。
1.1农药残留严重的因素
茶农为追求茶叶高产,不合理使用农药,甚至盲目使用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茶叶未到安全间隔期便开始采摘,违背茶叶采摘的科学性等等都是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在国家相关部门明令禁止中,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降低,出口茶叶农药残留的总量已从1999年的80%超标率降低到2004年的18 %,[1]传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等农药逐渐消失了,但新的农药残留问题又出现了。2008年1 月1日,农业部已决定禁止销售含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但我国现阶段茶叶中普遍存在八氯二丙醚(S-421)残留,各省的超标率在6% ~20%。[2]正因为农药残留超标,欧盟国家加大对中国茶叶口岸查验力度,仅2012年初,欧盟就多次通报我国出口茶叶农药超标,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极大的影响,也损坏了茶叶大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1.2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因素
茶叶重金属含量超标主要是铅、铜、镉等,铅含量超标位列首位,是造成茶叶质量安全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茶树被重金属污染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导致茶树叶绿色消褪呈现棕色,最终降低茶叶产量。重金属污染途径有三,一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中铅超标影响茶叶的生产种植。二是种植过程中使用含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一方面肥料中的重金属对茶树生长有极大的影响,铅、镉等容易被茶树根吸收;另一方面长期使用肥料,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改变土壤的存在形态和生物有效性。三是茶叶加工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加工机械中含有的铅容易转移到茶叶上。
重金属具有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污染范围广以及无法被生物降解等特征,并且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聚合,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最终在人体内蓄积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曾对我国23个省市将近600个茶样检测中,表明铅含量在绿茶和乌龙茶相对较低,在红茶及紧压茶的含量相对高。2011年11月,我国质检总局公布乌龙茶抽查结果,立顿、铁观音等19种茶叶品牌查出稀土含量超标。[3]此外,镉含量超标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西方国家已经将镉列为最主要的农业环境污染物,近几年国内大米和蔬菜中都发现了镉超标现象,因此,茶叶中也要足以重视是否存在镉含量超标。
1.3有害微生物残留的因素
微生物残留也是现在茶叶质量安全必须考虑因素之一,茶叶在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等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各种细节等问题非常容易滋生细菌或者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导致茶叶有异味甚至霉变。从当前茶叶贸易过程出现的茶叶有害微生物事件看到,我国茶叶中有害微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以及黄曲霉毒素等。发达国家已将微生物检测作为茶叶质量的参考项目,如美国要求茶叶中不能出现大肠杆菌,俄罗斯要求茶叶细菌总数≤1000个/g。我国除了云南的普洱茶地方标准DB53中规定了不得检出大肠菌群MPN100g≤300和致病菌,其余均未出现茶叶微生物检测规定。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小作坊式茶叶生产,不重视加工、生产等方面的卫生条件,甚至有些茶业企业因人员素养不高,不注意卫生造成茶叶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以及霉菌污染。
针对茶叶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近些年来不断地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及有害的微生物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但国家控制毕竟是事后控制,要想从源头上杜绝茶叶质量安全的问题,茶叶生产企业首先要做好质量管控。
我国茶叶生产企业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由于经营管理观念、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落后,导致我国茶叶品牌意识薄弱,国际知名的茶企业非常少,而且茶叶品质一直徘徊不前。我国是茶叶大国,各地方都具有传统的茶叶品牌,如何发展各个地方茶叶经济,如何增加各自茶叶品牌国内外的销售量,这就需要茶叶生产企业严把质量关,生产优质、健康的茶叶。
2.1建立HACCP体系
茶叶生产企业通过建立HACCP体系,这是国际公认食品安全保证体系,是对食品中危害物质临界点控制。HACCP体系重点在于CPP识别控制点,抓好CCP就等于抓住了茶叶的质量命脉,茶叶生产者要认真研究不同的茶原料、发酵、干燥、精制到压制等几个CPP的特征和控制方式,建立生产过程中每个控制点的极限值。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启动检测系统并查找问题原因。如广西六堡茶建立HACCP体系后,不但促进了六堡茶叶质量的提升,而且维护了广西六堡茶的名片形象和品牌建设。
2.2建立健全茶叶质量追溯体系
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是要求企业从茶园种植、鲜叶采摘、毛茶加工、精制加工以及茶叶销售等建立完整的茶叶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供应链的管理制度。[4]如在茶园种植基地管理阶段,这是严把茶叶质量的基础,茶叶生产企业若想控制农药以及微生物残留、重金属等问题,必须从茶园基地管理入手,严格控制茶园基地一切活动。一方面建立基地档案;一是要实地调查严格筛选,综合评定茶叶生产种植的环境以及预定未来几年茶园周边的环境变化;二是建立茶园档案,记录茶园种植面积、品种、周边环境变化(包括出现的工厂、汽车量等);三是详细记录茶园的农事活动,如施肥、用药、修剪等;四是茶叶采摘记录,如采摘日期、数量、储存、天气情况等等,每一步都由专人负责。另一方面,完善茶园基地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如茶叶安全用药准则和管理制度、茶叶肥料使用管理制度、茶叶质量安全承诺书等等。完善这些规定制度,无论是企业自己的茶园,还是与别的茶园合作,企业都能掌控茶叶动态,控制茶叶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证茶叶的质量。茶叶基地管理环节如此,鲜叶采摘、毛茶加工、精制加工以及茶叶销售等环节也是如此,建立详细的档案和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得以实施。
2.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茶叶生产企业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一方面通过优越的条件招聘专业人才,促进茶叶生产科研开发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培训制度,帮助员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加强员工对企业HACCP体系和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学习和了解,更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心。第三、制定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让员工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此外,多开展员工活动,关心慰问老员工,这样才能让员工内心产生归属感,也有利于企业家庭氛围的培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有利于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茶叶生产工作。
茶作为全球三大没有酒精的饮料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近些年来,茶的消费量呈现增长趋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保持3-5%的增幅递增。[5]如何在茶叶市场中站稳脚跟,如何建设中国茶叶品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各个茶叶生产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严格把关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狠抓茶叶质量,生产无毒害、绿色健康的茶叶,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阻碍,才能稳稳占领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谭正初,萧力争.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J].茶叶通讯,2008,(1): 19-21.
[2]陈宗懋.欧盟新修改的茶叶农残标准更趋严格[J].中国茶叶,2007, (1): 7.
[3]陈志雄、周昱.企业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70.
[4]冯娟娟.中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 2009, 27-28.
[5]王春娟.茶行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J].市场经济.2014:17.
作者简介:余楠(1983-),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