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露(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基于地域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教学方法分析
余露露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分析了原有包装设计课程模式中的优缺点,以茶叶包装设计为例,概括了设计教学中应该依据的原则,从教学方法、设计思路与设计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教学的一些方法。使用两种方法:学习动机的形成与激发,情境化学习来阐述设计教学的培养特点;使用地域文化的信息传达方法与地域文化情感化设计两种方法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培养。
关键词:地域文化;茶叶;包装设计;教学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速度与距离不断加大,使商品包装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高等院校中开设的包装设计课程,便是为了满足逐渐加大的包装设计人才的需要。[1]茶叶是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茶叶的包装设计关乎茶叶品质的实现与表达,在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中,茶叶的包装设计练习是经常用到的题材。
1.1学习动机的形成与激发
没有学习动机的学习是没有成效的,目前我国高校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教师以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寡淡,学生缺少学习动机,不容易集中精力,作为一门包装设计课程,创意灵感的激发是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灵感,因此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教师采用了一些教学手法来促使学生激发其学习动机。
本次课程以地域文化为主题,以茶叶包装为题材,教师让学生从河南省内若干个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中选定一个主题,将全班学生五十人分为十组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有了学习动机,课堂的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最后经过探讨,总结出了安阳殷墟甲骨文化,登封“天中”嵩山少林文化,开封大宋东京文化,洛阳唐三彩文化以及龙门文化等几个大的门类,分别由组长进行观点陈述,依照茶叶的历史文化属性,投票定题为具有色彩特色、纹样特色以及历史特色的唐三彩文化,目的是将唐三彩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上,该主题也正好切合于我国“一带一路”的“新丝绸经济带”国策。
1.2情境化学习
情境化认知与学习方法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法则中常用到的一种,知识存在于群体的活动之中,学习者需要参与到该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形成经验,构建知识体系。[2]唐三彩艺术是盛唐时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制作环境与方法都不同于常规产品,要研究这种文化,除了需要深入了解该文化的历史渊源之外,还需要了解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与美学特色。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对唐三彩的艺术造型进行剖析,如何将这一文化信息用图形、符号、色彩、造型等方式在茶叶的包装设计的形式上来表达是本次课程的难点。
2.1地域文化信息传达方法
信息是外部环境投射在人们认知中,并被人们的认知所影响的内容与名称,信息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数据、指令、约束、刺激、感知与表达等,茶叶包装设计上的信息可以概括为文字信息、图形信息、色彩信息与造型信息几个方面,如何筛选出富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信息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3]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在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商场、超市等机构,对当前较为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了拍照、记录、观摩,并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从网络、书籍结合实地考察等途径,总结富有代表性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分析常用的信息提炼手法与设计表现方法。
经过分析,共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图形概括、色彩归纳、文字表述以及造型提炼。图形概括是将传统纹样重新再塑造,将图案进行夸张重组,设计出富历史感与现代感的新图形,如图1中所示的牡丹花茶系列包装(作者为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2012级学生毛振仙),将唐三彩中的图案简化至圆环状图形,使图形富有了现代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色彩归纳是将传统色彩归纳为三种至五种主体色彩,设计时依据产品特点,进行选择使用;文字表述是将文化名称或人物、事件等名称作为表现对象,在设计中进行视觉表达;造型提炼是将古文物或者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器具,动物等形象进行提炼,使形象更加富有装饰性与识别性,从而使用在设计上,如图2所示的“茶色”乌龙茶包装设计(作者为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2012级学生曹娟),通过将三彩的马俑造型的水墨效果处理,用作包装的主题图案,造型的装饰性加强。
图1 牡丹花茶系列包装
图2 “茶色”乌龙茶系列包装
2.2地域文化的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是在设计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传统的茶叶包装设计关注点往往在视觉冲击力与促销功能,却容易忽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消费者在接触到商品包装时,可以吸取到除了产品信息以外的文化情感信息。在本课程中,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了地域文化情感化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国内外较高水准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案例,通过学生主动探讨与发言,总结出了情感化设计的几种表现方式:故事性表现、精髓性表现、抒情性表现。
故事性表现是在包装设计上还原历史故事的部分场景,使包装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富有阅读性;精髓性表现是在包装上强调突出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式语句,达到阅读者的共鸣;抒情性表现可采用诗歌或短篇小散文的方法,强调产品的历史文化感与情感诉说,从而达到感染消费者的目的。图3为学生在本课程结束时设计制作的一组唐三彩主题的包装(作者为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2012级学生王帅),内容为洛阳花茶,从信息传达手法上来看,学生采用了图形概括的方法,将唐三彩盘中的花纹进行提取概括,将其造型简化提炼,作为设计中的图形信息内容,将花纹的色彩提取为包装设计的主体色彩;从情感表达上来看,学生将花茶品牌名称命为“春风十里”,取自于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在此用该诗句,恰好寓意洛阳花茶的寻者难遇,设计花纹的花朵图案与“春”相呼应,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古典韵味。
图3 “春风十里”洛阳花茶系列包装
3.1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绘画是设计的基本功,电脑软件是协助设计制作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如今有很多设计师习惯了仅用电脑进行设计操作,忽视了手绘的重要性,在本课程里,教师为学生强调了手绘设计与制作拍摄的设计方法,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用到的标志、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要采用手绘草稿,扫描处理的方法进行制作,或者也可采用制作拍摄的方法,即:手工制作出可以表达设计创意的实物,进行拍摄后,导入电脑软件中进行设计处理。最后将设计方案在电脑软件中生成最终方案,再进行打印,手工制作成包装盒,包装袋,包装容器等包装实物,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到设计方案与最终印刷品实物之间的差距,这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亲自设计生产产品包装的重要基本功。
3.2分工与合作
在设计公司的实际设计程序中,没有一个设计是某一个设计师完全独立完成的,因此,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至关重要,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题材是唐三彩文化主题的茶叶包装,每一组五个同学,按照市场调研、策划、主体设计、衍生设计、设计制作以及投放市场调查几个分工,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二至三项工作进行合作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既相互监督,又相互讨论学习,不仅培养了设计能力,也培养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随着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产品包装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也逐渐提高,包装的功能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容纳、存储与流通,产品的地域特色也需要展现在包装设计上[4],以此提高产品的认知度与知名度,本次包装设计课程,以茶叶为题材,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设计作品融合了地域文化特色与实用功能,课程结束时,将每组的设计作品在教室里进行了设计展览,得到了学院里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蓝铭坤.包装设计教学中中国元素应用的探索[J].艺术科技, 2015 (6):276-276.
[2]李红霞.“项目工作室制”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包装工业, 2015,14:54-58.
[3]李慧.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的意义探讨[J].包装工程, 2013,34(4): 105-106,110.
[4]王峡.纸材料包装结构创新设计研究[J].装饰,2015(4):76-77.
作者简介:余露露(197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