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磊,张 帅,许颖芳(河北公安警察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法律对策研究
何磊,张帅,许颖芳
(河北公安警察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茶叶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历史悠久的茶业,在当前局势下却陷入了“绿色危机”的泥沼。本文从影响我国茶叶贸易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出发,分析当前状态下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意义,并重点阐述了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茶叶贸易;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绿色壁垒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是指以“健康绿色无公害”为标准,对茶叶中的农产品和附着的毒害物质进行检测与控制的行为。倘若其检测结果达到国际标准,就意味着其成功的越过“绿色壁垒”这一障碍,能顺利的出口到国外市场。倘若其检测结果达不到国际标准,那么就意味着被拒之于海外市场的大门了。但就近年来的茶叶进出口额统计数据显示,能顺利走出国门的茶叶量,竟然呈现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有不少茶叶直接被拒之于“绿色大门”之外。究其原因,影响其出口的关键因素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简而言之,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没有完全的付诸实践,使得茶叶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过多,从而达不到国际标准,最后也只能望洋兴叹。
1.1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我国茶叶的生产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大部分茶企依靠施用化肥促进茶叶的生长来增加产量,依靠农药来防治病害。这种粗放的掠夺式的行为,将会直接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过多,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检测中不合格的后果。
1.2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早在唐朝时,茶叶就被传播到国外。此后,一直被远销于海外市场。即使到了腐败的清朝晚期,茶叶出口贸易也撑起了中国贸易市场的半边天。一直到当代,茶叶也是经久不衰,备受国外市场的欢迎与青睐。所以,为了经济利益,增加销量,茶商们通过大肆施用化肥和农药,来保证茶叶的产量,却忽略了茶叶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了茶叶中残留物过多,最终达不到国际农产品标准,造成出口受阻。
1.3生产技术水平低
生产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意识是我国茶企的通病。一方面,大部分茶商们固执的沉溺于旧的茶叶生产模式,不能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地沿用科技产品、更新生产设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茶企规模大多较小,使其缺乏经济实力研发增加茶叶产量的科技产品,也无力开发出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产品。“无创新低技术”下的茶企们,为了谋求生存不得不采取最原始最粗放的方式,通过投放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来增加产量。
1.4政府缺乏监管
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的曝光,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但是相关的茶叶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并没有彻底实施,而且相关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虽然,我国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屡次碰壁于“绿色壁垒”皆因其质量安全系数太低,但是农业部、卫生部等相应的政府部门,并没有依此对涉事茶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一问题。不完备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以及政府监管不当,给一些不良茶企钻了空子,从而使得大部分出口茶叶陷入了止步于“绿色壁垒”的恶性循环之中。
1.5过低的职业素质以及道德操守
古人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一些茶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丧失了自己的职业操守,为了获取利益使用一切手段,完全置茶叶的质量安全于不顾,将“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获利”的精神践行到底。再者,还有一些茶企在经济利益面前丢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丧失了对茶叶质量安全行为的认知,使得粗制滥造的茶叶横行于世,最后必然会导致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1打开海外市场增加创汇收入
我国茶叶对外贸易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绿色壁垒”,一旦茶叶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那么将能轻松的跨过绿色障碍,光明正大地走出国门,被更多的海外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在无形中拓展了茶叶的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茶叶的出口量增加了,其带来的外汇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这一举又使我国茶叶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2.2有利于促使我国茶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新科技新知识武装自己,主动融入到世界潮流中去。而提高茶叶的质量与安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换句话说,研发与茶叶相关的高科技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茶叶的质量与安全。而高科技产品在茶叶领域的投入使用,将会促进茶叶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这一轮挑战中,经得起考验懂得变通的茶企就是优胜者;而经不起考验,不能与时俱进不依靠科技,固步自封的茶企就会被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茶企是在主动调整生产方式后,经过市场筛选出的结果,从而促进整个茶叶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有利于品牌茶叶的树立
其三,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案例研究虽多,但重复性研究较多,活动设计趋于形式化,未能真正落实数据分析观念.基于此,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联合高校等研究人员应注重积累和开发优秀的教学案例,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观念,充分利用素材体现观念.优秀的案例应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使用真实的数据;利用问题驱动统计活动,体会统计思维;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概念性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给予适当的反馈.
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下,掀起了“健康饮食文化”的热潮,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不再只注重量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更注重品质,更在意其是否健康。“绿色环保无公害”就成了食品以后的发展方向。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与绿色茶叶理念相符合,也迎合当代人对于茶叶的基本要求,这将会对树立茶叶品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为茶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4跨越“绿色壁垒”践行WTO贸易规则
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主要是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际标准之内,而此举的实质是为了通过“绿色壁垒”。因此,这么一来,我国茶叶也不会再受此阻碍,而会更自信更有底气的“走出去”。我国在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时就承诺要遵守WTO的规则,WTO规则里有与此相关的绿色规则,不仅要求各国的农产品上认证环保标志还要求认证绿色标志。对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检测行为与WTO的绿色规则相一致,是履行承诺的体现。
3.1建立完备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立法系统
目前,针对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规范并不完备,没有形成综合的完备的立法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为了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控制,应对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行为主体、实施对象以及具体操作规则进行详细的规定,而不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做到每一个法律行为都有法可依。
3.2严格执法,加强监管
3.3制定严格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
结合我国茶叶的特点,借鉴国际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HACCP体系,以帮助我国茶叶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同时,也应该征集质量检验、茶叶研究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向权威人士取经,从而制定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使其得以充分的贯彻实施。
3.4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茶叶
我国茶叶生产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缺乏创新力,科技利用率低,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没有为茶叶的发展提供原始的动力,使得茶叶产业发展停滞不前,质量低,走不出国门。为了适应优胜劣汰的规则,茶企们应该加大对科技的关注与投入,积极引进高科技产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研发提高茶叶质量的质检设备,从而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促进茶叶贸易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3.5加强职业道德
茶叶生产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道德底线,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研究中去,树立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生产理念。
3.6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结果。生态环境保护中有一点是禁止农药和化肥的滥用,而茶叶的质量安全行为则是对茶叶中的农产品含量是否超标进行检测,如果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那么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茶叶中残留的含量,从而达到控制茶叶质量安全行为的目的。因此,将茶生态环境保护与茶质量安全两者结合起来促进统筹茶叶贸易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最后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有着广阔的开拓空间。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一直不振,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难跨越的是绿色壁垒这一障碍。茶企们应与时俱进依靠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发展平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国际贸易中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参考文献
[1]张鑫.张金华.李新.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08s):325.
[2]张益.绿色壁垒法律探析与我国的对策[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7.
[3]陈宗懋.2008年欧盟发布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J].中国茶叶. 2008(4):7.
[4]锁放.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3):11234-11235
[5]陈巧峰.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4.
作者简介:何磊(1980-),男,山西运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诉讼法学。张帅(1988-),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许颖芳(1991-),女,辽宁铁岭人,硕士研究生,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侦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