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孟伟
(西藏藏医学院 思政教研室,西藏 拉萨 850000)
生成论教学理念:《学记》之现代意蕴
郭孟伟
(西藏藏医学院 思政教研室,西藏 拉萨 850000)
《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学观念因素。“大道不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是生成论教学理念的形上依据,“道而弗牵”强调了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原则,“藏修息游”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原则,而“教学相长”强调了教与学的动态生成。
《学记》;生成论教学理念;启发性;体验性
教学观念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培养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坚定地推进教学观念的革新。生成论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关注教师教授的启发性和学生学习的体验性,越来越被教育界青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其丰富的生成论教学理念,时至今日仍让人叹为观止!
《学记》曰:“大道不器。”[1](凡引《学记》原文均在第1521-1525页,以下不再注明)何谓“道”?何谓“器”?《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形乃谓之器。”[2]“道”是没有具体可把握的象状和形体;“器”则反之,有可具体把握的象状和形体。因此,“道”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在不断地生成之中;“器”则是具体而现成的对象性存在。王弼在《老子指略》中领会“道”时说:“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否则“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3]。“道”既不是温热的也不是寒凉的,既不是宫音也不是商调;但“道”可能是温热的也可能是寒凉的,可能是宫音也可能是商调。如果说确定“道”是温热的,就排除了它作为寒凉的可能性;如果说确定“道”是宫音,就排除了它作为商调的可能性。而“器”有其自身的确定性,要么是温热的要么是寒凉的,要么是宫音要么是商调,两者只能居其一。所以说“大道不器”就是指作为无限可能性的“道”不是具有确定性的“器”,但“道”是“器”的本源。
“不器”体现了“道”的无限可能性和不断生成性。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君子不器”,就是指学生要做到“体无不具”而“用无不周”[4],不能拘泥于具体才艺的学习,还要领会学习根本大道。当然,教师也要树立“不器”之观念,即人人都能成才的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促进教学过程的生成,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授人以渔。
“大道不器”是生成论教学理念的形上依据。“道”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生成论也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5]。生成论教学理念主张以人为本,认为教学活动是不断生成的,而不是既成的、预定的。因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就要因材施教,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无限可塑性,还应根据动态的教学过程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则要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清醒地认识到“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是学习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
生成论教学理念反对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师预设的情景按部就班地讲课,而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关注教学的动态变化,即根据教学的当下情景展开教学活动。但教学是不能完全脱离教材的,而是要以教材为依据。因而,只有融会贯通地领会教材的意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挥洒自如,也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促成教学活动的不断生成。《学记》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就是说,教师如果不学无术,仅仅记诵他人的只言片语或道听途说而没有自己的深刻见解,那就难以胜任教师之职;如果忝居教师岗位,那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地讲课。《学记》中对这种教师有着精彩的刻画:“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意思是说,在当今的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教师,自己并没有深刻领会经典的意旨,死搬硬套地追赶教学进度而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造成教师不能竭尽所能地教育学生,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生即便勉强完成了学业,也会很快忘记。
教师是生成论教学理念能否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关键。要避免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师就必须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而《学记》对生成论教学理念的启发性原则对当今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教师要把握“时”的原则。《学记》曰:“当其可之谓时。”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教师怎样才能把握住时机呢?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4]如果学生已深入思考了,但还没有彻底想通,教师就要加以点拨使其豁然开朗;如果学生虽心里已明白了,但仍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就要明确告诉他,避免其辞不达意。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地思考或根本没有去细想,教师就要“时观而弗语”,从而让他们学会思考。
其次,教师要善于以“喻”教人。《学记》认为合格的教师要能“博喻”和“善喻”,使学生乐于“继其志”。“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合格的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学习程度的深浅,还要把握他们资质的优劣。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启发。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地引导。怎样做到“善喻”?《学记》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唯有引导而不威逼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勉励而不抑制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轻松,也只有启发而不灌输才能让学生体会思考的喜悦。这样的教师讲起课来才能使学生明白通晓,促使其自觉自愿地学习。
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生成论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主张教学活动要围绕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而展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学习的体验性原则,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首先,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每个学生就像璞玉一样,在被雕琢之前是“不器”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可能性,因势利导激活他们的内在良知,使其成为“精美的玉器”,但学生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器”的内在动力。
其次,要重视学习的体验性。所谓体验,就是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经历,是将生命之整体连续不断投入进去的经历。[6]正如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7]体验不是一种浮光掠影的经历,而是一种储存着生命意义的经历,学习的体验性就在于通过学习的经历来提升学生自身的价值。《学记》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优秀的冶炼工匠在教子弟时先让他们学会用碎皮补缀裘衣,而“学为裘”的体验正储存着成为“良冶”的基因,因为“良冶”就在于善于陶铸金铁以补冶旧器;优秀的弓匠在教子弟时先让他们学会用柳枝编织簸箕,而“学为箕”的体验正储存着“良弓”的基因,因为“良弓”就在于善于挠屈干角以调和成弓;马驹初学驾车时先跟在马车的后面,耳濡目染大马在前牵车,通过观摩体验而后才能驾车。因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获得的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历。
再次,学习需要用心去体验。《学记》指出,学习要孜孜不倦萦怀于胸中,无论劳作休息还是闲暇无事,都不可须臾懈怠,即“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教学只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生成,才能让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仍能继续学习。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还没有离开课堂,所学内容已经忘记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因为教学根本没有触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方面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在生活体验中触摸心灵,即“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只有细心体验调音才能得心应手地拨弄琴弦,只有用心体验譬喻才能心领神会诗歌的意趣,只有用心体察皮弁之事才能明白礼仪的俨然。
生成论教学理念打破了教与学的严格界限,认为教与学的矛盾在动态中生成和转化,从而使每个人既成为教师又成为学生。《学记》从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观念出发强调“师严然后道尊”,认为师生关系是泾渭分明的。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应予以剔除,但尊师重道是教育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因而,要用扬弃的态度来阅读《学记》,使其思想的光辉穿透历史的迷雾重新照耀当今的教坛。
首先,“教学相长”是教学的经典原则。《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只有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教授才明白自己尚未通达。知道不足,才能扪心自问,奋发图强;明白尚未通达,才能严谨笃学,孜孜不倦。这就是教和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通常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天职是“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增益。但教师首先是学习者,如果不学就会因无知而自负;而学生也应是教授者,如果不教就会因自满而却步。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逐步完善自我,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学生也只有相互教授,才知道自己的困惑,才能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增强学习能力。
其次,“善问”与“善待问”是《学记》中提出的具体教学原则。“问”与“待问”是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现象,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当今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重学答,轻提问”,即学生重视如何回答问题,而轻视如何提出问题。“问”是“思”的具体表现。教师通过提问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学生通过提问来积极思考。然而,何谓“善问”呢?《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于发问就像砍伐树木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下手,然后砍坚硬的关节。时间久了,就能慢慢地理解和愉快地接受。相反,不善发问的是先难后易,其结果只能使人望而生畏。教师在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回答,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善于答问就像撞钟一样,轻撞则声小,重撞则声大,待问者从容理解了,再提高难度,尽可能让他们深切体会。当然,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辨证统一。生成论教学理念抓住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强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灵共鸣。本文通过阐发《学记》中的生成论教学理念,以期为当今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考。
[1]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下)·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521-1525.
[2]王弼等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上)·周易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2-83.
[3]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5.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57,1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6]郭孟伟.“道—美”之涌现与领会[D].成都:四川大学,2006:17.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9.
2016-05-29
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SK2015-66)。
郭孟伟(1978- ),男,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G424
A
2095-7602(2016)09-01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