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婧,陈文娟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外语系,安徽 阜阳 236000
建构主义视角下ESP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王晓婧,陈文娟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ESP的出现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多重的学术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相应调整知识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探究,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ESP教学机制,促进教师发展,实现教学双赢.
关键词:建构主义;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毕业生词汇量应达到3500个,所以大一新生就已基本满足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有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1].《要求》亦表明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强调交流信息的交际功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等,对比EGP(一般用途英语)和ESP(专门用途英语),合理布局教学.
ESP是与特定的学科或职业相关,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及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英语的学习不能限于语言,它的工具性﹑功能性和应用性应予以彰显.在1996年,刘润清在英国的一项调查中在肯定了英语世界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将来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近90%的人持此看法)[2],这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说法相一致,亦与ESP教学的理念不吻而合;蔡基刚(2004年)指出,EGP不再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将之移至ESP[3].在此环境背景下,ESP对传统的英语教学产生了挑战,亦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提出了要求.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4].因此,由于学习者不同的个人知识,采用统一或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不合适的,所以,应合理利用EGP和ESP,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Brown认为教学是用于指导和促进学习,目的是使学习者去学习,并创建适合学习的环境(2000)[5].从建构主义看,它提倡“合作”“协作”,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认知能力﹑性格﹑个性等,为其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协作小组,在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中进行自我建构.所以,建构主义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则是其帮助者,ESP是在需求分析上,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哈格瑞沃斯Hargreaves将教师文化的形式分为四类:个人主义文化;分化的文化;合作的文化;硬造的合作(1994)[6].其中,合作的文化是符合教师长久发展的,而ESP合作教学文化的营造需多方力量,包括英语教师﹑专业教师﹑院系行政部门﹑教学辅助单位等的配合和支持.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其生存环境,其中学校及社会的制度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赋能增值出发,学校管理权力的回归是教师赋能增值的前提,校长领导职能是其发展的动力(陈蓉辉&马云鹏,2008)[7].为了营造积极的校园制度文化,在教学工作的决策中,英语教师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应得到强化;同时,应更多地发挥教师的自主能动性.
3.2校本调研
ESP和EGP是实现共同教学目标的两个递进层面,先打好基础,再寻求专业的最大化,是处理二者的原则.所以,学校应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就业需求的差异,进行实地考察校本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开设不同专业的分级教学,并结合专业的需求分析,根据反馈的结果适时地做出调整,逐步完善ESP框架的教学大纲和体系.
3.3互动团队发展
ESP教学强调了语言和专业的有机融合,大学英语教师须调整知识结构,和专业教师们形成互动协作发展的模式;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参照Strevens(1988)提出的ESP特征: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8],建设教师发展团队,组成对子模式,在专业和语言知识方面相互协商,实现共同发展.
文秋芳的英语语言教育理论框架包括语言板块,人生观与世界观板块,终生学习与研究能力板块(2002)[9].相应的说,语言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应该包括语言板块,教学理念板块,教学能力板块,研究能力板块,价值信念板块等.同时,吴一安(2005)在较大规模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框架,包括: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10].综上所述,这四个维度和上述语言教育理论框架的内容基本吻合,因此,可从“教”﹑“学”﹑“知”﹑“德”等角度来阐释英语语言教师发展.
4.1以生为本
“据我们了解,您曾经在某天夜里酒驾后撞倒过一位老人,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救助,并且又倒车从他身上碾轧了几次后才迅速逃离现场,您选择了说谎,很遗憾,根据我们的规则,您将接受惩罚。”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能力吸纳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英语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现在的英语课堂文化不应限于具体知识的传授,也不应是“灌输式”,应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协助者,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ESP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出发,英语教师设计安排教学,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来满足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及专业方面的需求.
4.2终身学习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补充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多元化知识的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断解构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正如Bruce(2002)指出的“教师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受时间约束的训练活动,而是一个终身的﹑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11],大学英语教师须在教学和学术领域内不断学习进步,虚心请教,有机会的可攻读相关联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以符合ESP教学的需求.
4.3可持续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建构中,需要实现角色和作用的转变,同时,也需要通过自我反思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ESP发展的契机,注重产学研的融会贯通,实现产出最大化,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媒体的信息交流,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及自身朝着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4.4情感监控
就监控而言,教师作为情感的实施者,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接收者,教师的情感亦受到学生﹑领导﹑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映射.教学本质上是自我价值和态度的体现,因此,要增强教师的情感监控能力,注重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情感输入,重视英语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而言,优化的人文关怀比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能影响其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应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协同合作,吸收有用的学术前沿理论知识,不断地对自身知识和认知进行解构和建构,并借助内外部一切可能的发展动力,使自身的发展吻合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全面及可持续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合理的情感监控,结合本校的具体特点,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努力开发符合自身的校本ESP课程,真正达到预期中教学相长﹑教学双赢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全文)[EB/OL].(2007-9-26).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7/09-26/1036802.shtml.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02):1-8.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02):22-28.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1-9.
〔5〕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urth edition) [M].NY: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0:7.
〔6〕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M].London:Cassell,1994:XIII.
〔7〕陈蓉辉,马云鹏.赋权增能:教师课程参与的保障——美国教师“赋权增能”策略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 (02):17-21.
〔8〕Stre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 [A],In Tichoo M.(ed.) ESP:State of the Art [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9〕文秋芳.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重要原则[J].外语界,2002 (01):17-21.
〔10〕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3):199-205.
〔11〕Bruce Joyce,Beverly Showers.Student Achievement Through Staff Development (3rd Edition) [M].唐悦&周俏纨,译.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V.
收稿日期:2015-10-1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219-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6期